嚴管善導
xx中學 凌興旺
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也是班主任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前提。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樁大事了。”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張對學生施以“仁愛”,做到“誨人不倦”,我國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我們可以說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學生有誠心,有愛心,有真心,才能換取學生的熱心,贏得學生的信心。現代教育理論研究表明,教學過程中保持情感維度的和諧性,讓教師發揮師愛的心理調節器的作用,實現師愛的激勵效應,感化效應,調節效應,在良好的情感氛圍中,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當然,班主任始終是班級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學生做大量而細致的工作,其工作方法則是實現德育目的和任務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環節。“嚴管善導”是我在擔任班主任期間努力達到的目標,具體細分為兩個方面、六種方法:
嚴于管教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認為“以德服人,嚴格管教”是規范學生行為舉止的重要保證。“篤實、求知、力行、致遠”是我們師生雙方共同制定的班規。在帶班的具體工作中我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一) 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就是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解剖、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育實踐中,自我教育始終伴隨著每個人,只有讓學生激發出主體的需要欲望,調動和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將德育教育的影響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規范,才能成為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并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引導和幫助學生培養自我教育能力時,應做到以下三點:
1、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沒有自我教育的愿望,便沒有自我教育。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同時要培養他們的意志力,借以克服自我教育中的障礙。我相信盧梭說的:“人一出世就開始自我教育了。”所以我鼓勵學生教育自己,塑造自己。
2、培養學生的“慎獨”精神。
“慎獨”,即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在獨處之時,也能自我監督、自我控制,堅持良好的品德行為。老子說:“自知者明,自制者勝。”我認為班主任不在時應該讓同學們相互監督和檢查,由值周班長負責管理,使學生“要我遵守紀律” 的意識逐漸改變為“我要遵守紀律”的意識,從而增強他們獨處時的自律能力。
3、發展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調適的能力既是自我教育的起點,又是自我教育的方法。只有使這種能力充分發展了,才有可能使自我教育付諸實踐,并收到教育效果。
初中階段的自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關注學生一舉一動的同時我常常有選擇性的組織一部分同學交流個人自我教育的心得體會,促使他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 批評法
批評法就是通過對某種思想和行為的否定,削弱其錯誤影響,使之轉化到正確方面來的一種方法。在運用批評法時,應注意兩個方面:
第一、批評的方式。
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以下方式:
1、“夾在贊美中的小批評”。這是一種與表揚相結合的批評。
2、個別批評。這種方式較好地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理。
3、對事不對人的批評。這種方式既可給學生留情面,又可使學生產生壓力,催其醒悟,且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
4、暗示批評。以暗示為手段,語言上表達多為提醒、啟迪之類。
5、啟發批評。在批評學生時要點到即止,適時沉默,啟發其自我認識。
6、反推批評。有時學生還不能認識其缺點和錯誤,批評時可以其錯誤觀點為假設前提,一步步推導出顯然是荒謬的結論,使其錯誤觀點不能自圓其說,恍然大悟。
7、直接批評。對于某些常推諉責任,事后矢口否認的學生,則應當場、當事、當時直接批評,使其無言以對,不得不承認錯誤。
第二、批評的藝術。
學生是否心服口服接受教師的批評,跟教師的批評藝術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應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1、實事求是,一分為二。
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分不同性質的錯誤,說話要有事實和根據,否定一切是不利于學生錯誤和缺點的轉化的。只有公正地評價學生的成績和缺點,才能使矛盾雙方相互轉化,化消極為積極。
2、充分發揚民主。
這就是要讓人說話,允許犯錯誤的學生申辯。師生之間應處于平等地位,說話要推心置腹,以誠相見,不能一棍子打死人或者不讓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