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教師成長心得體會500字(精選3篇)
專業教師成長心得體會500字 篇1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在知識經濟大爆炸的時代,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要發展,教師要先行。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是教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教師只有走上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才能始終把握時代的脈搏,洞悉教育的走向,不斷超越自我。
一、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意識決定行動。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一個教師怎樣發展,發展方向是什么,他的主動性是最重要的。教師應是自身發展的積極建構者。“自覺”、“自主”應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詞。它具體表現為教師能自覺地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自覺地對過去、現在的狀態進行反思,對未來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與程度做出規劃,并能自主、自覺地遵循自己專業發展的目標、計劃、途徑,努力實踐,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教師必須抱著積極主動的心態,尋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資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書籍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
二、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專家的引領。
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專家的引領是必要的。沒有專家的引領,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和帶動,一線教師難以突破多年教學經驗累筑起來的藩籬,專業發展的預期往往落空。但是,我們必須要弄清楚的一點是,專家的理論引領并不能解決教師的所有實踐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在弄清楚專家引領的作用的前提下,認真設計專家引領的模式,讓廣大一線教師能夠獲得的幫助――教育智慧。知識給予了教師課堂教學的底氣,智慧賦予教師靈氣,一個同時擁有底氣和靈氣的教師才會大氣,才會表現出高度的教育機智。
三、教師應注重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本質是以校為本,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陣地。它擯棄了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注重學科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統一,注重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和修正。校本研修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有利的學習環境和智力支持,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戰場。一個教師只要走“教、思、研”的道路,開展切實有效的行動研究,就能使平時的一線教學工作經驗教訓上升到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高度,這樣的教師就不再是一個教書匠。
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是實現教學實踐活動的創新,實現教育的整體創新,使之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為日益發展的國家和社會培養和提供更多有用人才的要求――這應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高層次目標。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學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規范,離不開校本研修的合作交流,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更離不開自身的奉獻精神和努力,只有實現上述條件的和諧統一,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專業教師成長心得體會500字 篇2
走上教師崗位的5年間,大大小小的培訓倒也參加不少,回想起,每次參加培訓都帶著為了獲得學時的功利心,很多次的培訓也帶著些許無奈的心情去參加,而王雄老師的阿福童教育的培訓讓我第一次能夠參與其中,并且開懷大笑,也是第一次在培訓之后頗有心情的與身邊的家人同事分享這次愉快的培訓。
培訓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當培訓老師讓我們在白紙上畫出手時,我興致勃勃的畫出了我手的輪廓,好像回到了童年般,與身邊人討論手輪廓之間的不同,若是以前,我一定深覺無聊,可那一刻,我卻覺得特別的快樂,我想如果我是一個孩子,我是這位培訓老師的學生,我一定會深深的喜歡這位老師的課。如今,回想起我的小學低年級所接受的教育,是枯燥無味的課堂,是生字沒學會時無數遍的罰抄,如果我當年的老師也能采用這種形式,我一定會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這些游戲顯然不適用于初中課堂,但這次培訓也帶給我很多的反思,我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讓初中課堂更精彩,讓處于少年期的初中生也能夠每堂課聽的津津有味,讓這些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愛上我們的課堂。
專業教師成長心得體會500字 篇3
面對不好的環境,每個人都埋怨過,沮喪過,灰心過,也等待過,但不是第一時間想辦法戰勝它解決它,而是用寶貴的光陰換來無用的指責抱怨。太多的時候,我們把困難在自己的想象中擴大,其實不盡然,如果你能稍做一下改變,也許就會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呢?老話說人生如水,做人應像水一樣柔和、謙和,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并在適應的過程中激發自己的能力,創造適合自己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獲得快樂,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對你不利的環境,不嘗試著改變自己,那么,不僅在生活上是一無所獲,精神上也會承受很大的煎熬。
雖然我們生活的很舒適,物質條件也不錯,但仍然感覺缺少精彩,總是難得如意。我們這一代人,在對社會價值、人生價值的選擇的主體性上不斷膨脹,導致不斷的抱怨,讓自己的身心都變得疲憊,失去了太多。
然而在我看來,我們這代人也是幸運的“新新人類”,因為我們足夠年輕,很多東西還不曾定型,我們有精力,正在成長,能夠改變自己。因此我認為改變自己的第一課就應該是學著知足,珍惜已有的東西;第二要把消極的毫無建設性的思想統統扼殺,我們習慣性常說的“為什么”“憑什么”,換成“怎樣”“如何”“我憑什么不行”換成“我如何才行”?換個方式思考人生;第三調整心態,不把得失看得太重,你對生活微笑,那么生活也對你微笑;第四該說話時說話,該沉默時沉默;第五學著寬容,學著承受,寬容別人其實也就是寬容自己。
如果要抱怨世界,可以找一百個理由,但世界不會因為我們找了這些理由而發生百分之一的變化。可是如果改變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或許明天就會發現自己身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埋怨環境,不如改變自身。改變雖然是痛苦、困難的過程,但這就是一個成長的必經之路,就像毛毛蟲的一生,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蛻皮,然后吐絲、結繭,總有一天要艱難地沖破厚厚的繭,承受長時間的苦痛,但苦痛之后,破繭而出,張開大大的翅膀,變成美麗的蝴蝶。
改變不是要你放棄自己的原則,而是讓自己有更多的契機更多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不是妥協,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明智選擇。現實中有許多事情都如同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或至少暫時無法改變,那么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就勇敢地改變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