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4篇)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我們總是十分厭惡父母的管教,凡事都喜歡自己拿決定,根本從未考慮過事情的后果。而也就是因為這樣,從而導致因選錯道路而使我們對未來的一切憧憬頃刻間化成了泡沫。針對這一事實,學校開展了法制教育報告會。
在會上,警察叔叔為我們列舉了眾多的案例,那些案例雖說人物和過程不同,但其結果幾乎是極其相似的,差不多都是死亡或者進監獄。這些令人心酸的結果無一不牽動我的心。畢竟誰能保證這些人沒有憧憬過、期盼過自己的未來?與此同時,也為我敲響了警鐘,在以后的日子里,絕不能因一時的沖動而親手葬送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
另外,警察叔叔還為我們提出了眾多要求。比如,不可以進網吧、游戲廳,不可以看色情光碟、報刊,乘車時不可以將頭伸出窗外等等。這些要求一一銘記在了我的心中,并且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會使我受益無窮。
警察叔叔還講了好多好多……
就這樣,時間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刻間悄然離去。盡管報告會結束了,但其內容卻永駐我的心田。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教育對于種子是陽光,對于樹林是水,對于稻田是肥料……而對于我們少年兒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小學生要遵守《小學是守則》,員工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游戲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游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煙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
我們班經常開展班隊活動,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隊會的題目是:‘告別依賴,學會獨立’,在這次班會,講了一個人,都快20歲了還整天依賴他爸爸,又不好好讀書,連個碗也不會洗。一天,他找了個算命的幫他爸爸算命,得知爸爸能活到70歲時,當場大哭,旁人不解,后來他邊哭邊說,他爸爸大他30歲,他爸爸死后,他才40歲,那誰來養他?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剛開始你也會感到可笑,可經過反思,你還笑得出來嗎?都40歲了還想要死的爸爸養他,那么做父親的不就是太可憐了?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少年兒童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質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的強弱,更是一個國家法制建設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的重要標尺。曾有教育專家說過:“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因此,普法勢在必行。孩子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讓小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制意識,是刻不容緩的。“能不能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學科知識和法律知識的雙豐收呢?”一個大膽而富于創意的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教師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應憑借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滲透,讓學生從小就有法制觀念,知道用法律保護自己。適時在語文課堂中滲透法制教育,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徑。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當地把握分寸,適時滲透,潛移默化。例如我在教學五年級語文第十二課《美麗的眼睛》時,除了介紹、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相關知識外,運用多媒體播放人類捕殺鯨的場景,提問學生:人們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學生立即意識到這種捕殺國家保護動物的狩獵活動是一種違法行為。我趁機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禁止獵殺野生動物的相關條例,組織學生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全班討論,特別是對世界稀有物種的捕殺,譴責他們的違法行為,控訴他們的累累罪行。這時我就讓學生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學生通過此課的學習,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得到極大的增強。
此外還可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講故事,手抄報,演講等讓學生感受到“法”的觀念,感受到法無處不在,從小就學法,知法,懂法,不斷提高普法力度。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某月某日)上午,何主任在廣播上給我們講法制教育講座,講得非常精彩。
他主要講了怎樣做好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比如校園內的安全問題,上樓和下樓時要靠右走,不要爭先恐后,否則很容易會摔跤。還要注意飲食問題,甲流高峰期不要吃生的飯菜、瓜果……小攤的食品不要吃,因為非常不衛生,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還要追交通安全,平時走路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過馬路不要嬉戲、打鬧,不要分心;坐公共汽車時不要你推我,我推你,這樣會影響司機開車。還要主動讓座給老人家。還有要注意陌生人,遇到事情要機智、勇敢,有陌生人敲你家門不要開門,不要請外人到家里吃飯,你卜認識的人不要跟他走,有陌生人叫你,你不要相信他。
何主任說的每一句話,都說得頭頭是道,也讓我學習到很多知識。何主任的每一句話都深深的記在我的腦海之中。
這真是一場很精彩和收益很大的講座!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在某月某日時,是我最刻苦銘心的日子。因為我們全校都在看法制教育,這些年輕的大哥哥們走上了這條犯罪的道路,不僅自己痛苦,父母痛苦,被害人的父母親更痛苦。
在一個個叔叔們講過話后,他們選了幾名在監獄里表現最好的哥哥們。第一個來講話的哥哥講述了自己整個犯罪過程:20xx年某月某日,他的一個同學生日,他們一起去歌舞廳玩,不料有一個人無緣無故的跑過去打他們,可能是喝醉了吧,還破壞了他們的好心情,所以又跑過去打他,而他又打不過大哥哥們,便走了。還給大哥哥們留下了一句話:我跟你們沒完。這天傍晚,大哥哥就帶了幾個人,買了刀,向那個人的住處跑去,進了門二話不說便捅了他。殺了人之后,他們幾個人東躲西藏,日子過得不像日子。終于有一天,警察把他們幾個捉拿歸案。據我說知:大哥哥在犯罪前事一名三好學生,在班里是數一數二的。現在大哥哥卻走上了這條路,F在我終于知道:學好真的很難,學壞一瞬間就可以。
我一定要做一個尊重法律的小公民。愛我們的國家,尊重我們的國家。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6
要做到有計劃、有課時、有教師、有教材,并密切聯系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實踐中,要注意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認識水平由淺入深地分階段、分層次施教。小學階段側重法律常識的啟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法律常識,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行為;初中階段重點學習與日常行為有關的重要法律法規,提高學生遵紀守法意識;高中階段主要學習法律基本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憲法權威的意識依法享有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同時,要按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在小學,結合思想品德課、社會課語文等學科教學,滲透《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在中學,結合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學,滲透《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知識。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書——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一點兒都不錯,最近讀了《中小學法制教育讀本》后感觸頗深,我想那些犯罪分子如果也能日日不離書,那么這個社會將會多么安定、團結。
中國是一個法治社會,不會因你的錯誤大小而姑息、包庇任何一個人?墒侨詴心敲匆恍┤藶榱艘患核嚼|犯法律的底線,最終攤上牢獄之災。其實細想,這和他們平時的言行有直接的關系,平時不約束自己,會由小錯變成大錯。
我們身邊也有一些同學會經常犯錯誤,法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為只是打了人家幾下,拿了別人一塊橡皮而已,沒什么大驚小怪的。但俗話說:“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還會漸漸地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情不自禁地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不認識自己錯誤,繼續發展下去,會越變越嚴重,最終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哦!
雖然我們現在還是小學生,有老師、家長的教育和保護,但總有一天我們會長大,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上社會,獨立生活。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自律,聽從老師、父母的教導,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同時還要學會自我保護,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為了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應該嚴于律己,不能去惹是生非,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同學之間更要相互尊重,真誠相待,當那些不文明的行為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必須理智地拒絕,在學法、守法的同時會用法,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來創造文明的社會。
古訓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學校做起,好好學習,爭創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8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實施以來,新疆新聞出版廣電系統迅速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宣傳貫徹落實好《條例》內容。
連日來,阿克蘇地區廣播電視臺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廣播電視臺譯制中心主任艾則孜·吾斯曼在學習了《條例》后表示,“自己很受鼓舞,深刻認識到了去極端化工作的重要性。我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干部首先自己發聲亮劍,遵守《條例》,結合我們的工作特點譯制出更優秀的少數民族廣播電視節目,豐富電視屏幕!
這幾天,天山電影制片廠的職工十分忙碌,他們一邊為新片《塔克拉瑪干的鼓聲》的上映做著最后準備,一邊抽出專門時間組織大家學習《條例》。天山電影制片廠副廠長穆克亞提·熱木扎提說,“電影《塔克拉瑪干的鼓聲》講述了一個被宗教極端思想籠罩的小村莊,在”駐村工作隊隊員的艱苦工作不斷努力下,當地群眾思想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故事。今后我們將會組織優秀的編劇導演深入到各個鄉村,挖掘一些真實又感人的故事,通過影片來反應各地團結諧的景象,弘揚社會正能量。”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9
我學習完學校發的這兩本法制教育課本后,獲得了一絲體會,現在我一一的闡述出來。我覺得法制教育應從青少年抓起,應從社會各方面抓起,首先法制教育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家庭和社會良好的育人環境為搞好法制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法制觀念強與淡薄,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法制意識。家長不但要學習法律知識,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傳播黃色或不健康內容。
進行法制教育,讓學生提高整體素質,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還需要社會的配合,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少年兒童的`成長。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如果不給他們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不給他們正確引導,容易使少年兒童走上歧路。
所以學校要開設這門課程,還要要求各科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應憑借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滲透,讓學生從小就有法制觀念,知道用法律保護自己。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徑。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當地把握分寸,適時滲透,潛移默化。
在語文思想品德等課中針對學生實際滲透一些法律教育內容,是為了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每月搞一次有關法制問題的主題班會或隊會,啟發學生熱烈討論,提高法制意識。其次,采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形式。如法制文藝宣傳、黑板報、廣播、法制錄像、網絡法律競賽、違法犯罪青少年現身說法、學生“帶法回家”等多種形式。
此外,我們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以法制教育為主題的“演講、征文、”等活動。例如舉行“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演講比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毒品對一個人、對一個家庭甚至是對一個社會的的嚴重危害,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家長販毒還坐在牢里,他們的孩子是多么可憐、多么渴望愛啊,所以廣大青少年朋友們,不要輕易觸犯法律。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想要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必須在實際生活中抓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弱,控制能力差的人很難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個人小節的不文明是一種恥辱。個人,無論在國門內外都是國家重要的形象窗口。國人理當從此時此刻開始多一點自律,多一點禮讓,多一點知識,多一點理想,共同塑造優雅文明的社會環境,從而成為和諧大氣的中國形象的堅固基石。
團隊精神是一種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堅毅奮斗到底的精神。目前在青少年甚至成人中都存在一意孤行,缺乏團隊精神的現象,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平常教育中缺乏對團隊精神的培養。
再次,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對青少年教育中適當讓之樹立爭第一的意識,使每個青少年用教高標準但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在爭第一中,要用正當的手段,要有正確的心態,各種教育活動對青少年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相信未來的時代是一個需要團隊精神的時代,因此,我們培養青少年的團隊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用約束來強化自己。讓良好的生活習慣規范我們的生活。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學校為了我們,可算是用心良苦啊!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學校因此開展了: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講座。講座時間也就是今天:3月25日開展的。
講座以照片配事例向我們訴說了生活中青少年發生的真是案例。10歲左右的青少年犯罪你聽說過嗎?相信你聽都沒聽過吧!可是這有,還是團伙作案,最小的比我們在場的每一位同學都小,僅僅10歲啊,其余均為12歲。他們的作案手法十分的'老套:溜門、撬鎖。他們盜竊共有8次。主要盜竊的就是錢財及零食,盜竊錢財都用來充值Q幣、點卡和買零食,直到盜取一家大型的服裝店后,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重視,據說偷盜完后,一名罪犯還在一家店中玩起了生死狙擊。案發原因有三點:
1、好奇心強、好模范,求知欲望強,但不表現在學習上。
2、頂撞家長、老師,遇事不冷靜。
3、上網成癮,不聽家長、老師勸告,用早餐錢來上網,揮霍完后就去偷、去搶。
所以,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尊敬師長,家長是我們的監護人,老師是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好好學習,聽師長的話,成長道路才不會彎。
2、上課好好聽講,放學后完成每天老師布置的注意,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
3、課外時間多多看書,多閱讀,不要迷戀網絡游戲,多參加一些興趣班,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和愛好。
在生活中,有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甚至還有些人會問:“法律是大人的事,關我什么事。”其實不是的。老師曾經說過:“小時候偷針,長大了偷金!蔽覀儼嗌嫌幸粋同學,他在我們班上看見別人有什么新玩意,他就會絞盡腦汁的想把那個玩意“順手牽羊”,也許他改了,也許他沒改,但壞習風是不提倡的。
當今社會是法制社會,我們人人都應該學會學法、知法、懂法、守法。這樣世界就會更加美好的。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通過前段時間學校組織的法制學習我在網上閱讀了《義務教育法》《教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等的有關規定,使我對這些法律法規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是《義務教育法》!读x務教育法》從學生、學校、教師、教育教學等幾大方面闡述了《義務教育法》的主要內容,每一方面與我們教師息息相關,在今后教學中教師有法可依,促使教師有高度的事業心,提高業務水平,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師德修養,是時代向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義務教育法》賦予我們的義務,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作為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教育新風。通過學習《義務教育法》,有了深刻的體會。教育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教育必須有明確的指向性目的性,主要解決人的發展問題,喚起學生精神世界能動、自主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读x務教育法》要求我們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于職守。教師必須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身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孩子。喜歡孩子,愛護孩子,服務于孩子,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職。師魂即師愛。但在實際工作中做到這一點,卻是不易。不管如何,教師要對每位孩子的發展負責,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求知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共事。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樣才可稱得上不辱使命。
其次是學習《教育法》。通過學習《義務教育法》,我有了一些體會。學習《教育法》、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
第三是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關于學習此法,我總結了一下幾點體會: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13
這天,我和全校師生一齊觀看了《法制教育》片,里面介紹了一些青少年兒童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教育和染上了不良的行為習慣,我看了以后深有感觸,也頗受教育。
首先是缺少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由于一些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或父母離婚了,不能關心照顧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自由地學習生活。他們就會在放學后不回家或者不做作業、貪玩。這樣漸漸地遠離了學校和家庭的管教,過早地走上社會。作文
其次,就是染上了不良的行為民習慣。這些孩子在學校里面不遵守紀律,上課調皮搗蛋,課后打罵其他同學,甚至欺負小同學。他們不愛學習,沉溺于網絡游戲。就像片中講到的為了籌齊上網的費用,他們敢于拿出鋒利的刀子去搶劫他人,給他人和社會造成危害。
他們用自我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于完美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完美與自由的我們。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學校里,做一個好學生,家庭里,做一個好子女,社會上,做一個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能夠產生心靈的震撼。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鼻嗌倌晔亲鎳奈磥、民族的期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法律就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矩”。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的作用顯得愈來愈重要,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也愈來愈密切。作為21世紀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們,學習、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是實現新世紀宏偉藍圖、振興中華的需要,也是維護人類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需要。
所以要使人生走得輝煌燦爛就務必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為一時的沖動而做犯法的事情令自我悔恨終生!自毀前程!
在那里,我要真誠的呼吁每一個人,不要讓自我悔恨終生、自毀前程!從此刻起,我們每個人都就應給自我的人生填上輝煌的一筆——學法知法懂法,讓自我的人生更亮麗、更成功、更輝煌!
小學生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篇14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在絢麗多彩的大千世界,有許許多多我們向往和自己想擁有的東西,隨著這種欲望的萌生,人們貪婪的心理也開始出現了。
今天我們觀看了法制教育電影片《與法同行》,我們懂得了很多的人生道理,知道了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影片里講述了幾個典型的真實事件,講述了青少年,特別是學生由于幼稚無知而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的悲劇,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基本上來源于家庭教育不當和受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未成年人因為缺乏法制觀念,自制能力不強,很容易因為一念之差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在生活中有時也會見到因為家庭矛盾或一些瑣事而引起打斗等事件而釀成人命關天的大禍的實例,今天法制教育片里的那個原本愛學習,懂事的青少年,卻因為處理他媽媽的感情出軌問題缺乏法制觀念而釀成大錯。他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自己溫馨甜蜜的家庭,但是他因為做事太沖動了,結果造成兩敗俱傷;在自己以后的人生中留下了一個永遠也抹不掉的陰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寬容,遇事要冷靜;要理智地處理問題、妥善地化解矛盾,不要沖動。要培養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否則會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導致走上犯罪道路。我們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了解與掌握和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要自覺遵紀守法,生活不存在假設,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我們只能選擇一次。
同學們,讓我們在每一個關鍵時期都能把握好自己的腳步,把握好前進的方向,等待我們的將是美好的希望和遠大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