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教育心得:太陽花班的閱讀夢(精選4篇)
老師的教育心得:太陽花班的閱讀夢 篇1
“我們無力改變教育體制,卻能與孩子一起創造奇跡。”全美最佳教師,故事被搬上好萊塢大屏幕的羅恩·克拉克老師這樣認為,他的奇跡教育點燃學生的激情,他說:“當你走進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般違反紀律和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那你肯定會變得手忙腳亂。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師、商界精英、藝術家和總統,那你就會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對成功有著自我期待的學生。”老師的期待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高期望可以帶來不可思議的進步。
我們很多時候看到的課堂是這樣的:老師單調地講課,學生在課桌上趴著睡覺,功課簡單至極,學生只通過課本來學習,沒有互動,沒有生氣,也沒有激情。教師在設置課程的時候,往往是根據中等水平學生來設計自己的教學,認為這樣可以兼顧優秀和學習困難的學生。其實則不然,這樣我們犧牲了學習拔尖和學習吃力學生的需要。其實,我們可以在保證了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對大部分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設定更高的目標,讓學生覺得他們面臨的挑戰,而不僅僅面對考試,讓他們感受到被鼓勵的狀態,他們就會取得無法估量的成績。
在成長過程中,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尤其這種關注與賞識來自教師。所以要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教師也要深諳表揚的藝術,我們往往因事物繁雜而疏于肯定,有時候又流于形式輕易肯定,這都不足以發揮學生主動性。學會慷慨的、充分的肯定學生,認同他們的夢想,我想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的學習激情就被點燃的,你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學習奇跡。
老師的教育心得:太陽花班的閱讀夢 篇2
在家中的時候,我常會想起我的太陽花班,滿是翠綠的花花草草,墻上是我們的全家福,各種活動的照片和幾個大寫的“靜”,像極了美好的圖書館。傾瀉的陽光下,一朵朵盛開的小小的太陽花,輕捧著書籍,認真的看著書……
因為一次關于讀書的演講活動,我有幸認識了楊老師,并加入到鄉村教育家這個大家庭。在這里,濃厚的閱讀氛圍,讓我重新開啟了閱讀之旅。在楊老師的引導和鼓舞下,我開辦了太陽花閱讀實驗教室。
在太陽花成長的第一年里,我在班級后面開辦了藏書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書閣,上面注明自己的藏書書目。熱心閱讀的孩子就會找到相應的書目到書閣主人那里去借閱。陸澤是班級里異常調皮的孩子,父母給他買了好多書,于是他成了班級里有名的藏書家,作為“閣長”的他,每天忙著做好借閱登記,并收取了不菲的“押金”——積分。在做好借閱登記的同時,他學會了閱讀,學會了向別人推薦自己的好書。班級像他這樣“生意興隆”的藏書家也越來越多了。為了充實藏書閣,我自己也在網上購買了近百本書,每天來我這里借閱的孩子都準時歸還,真是“書非借不能讀也”。
另外,我還開辦了閱讀銀行,每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都可以到我那里去開戶,并申請進入本班的閱讀群。起先,來開戶的孩子只有幾個人,但是由于我堅持每天對閱讀群里的孩子進行指導和鼓勵,漸漸地閱讀群壯大起來。
每晚六點,群里就熱鬧起來。“滴滴”、“滴滴”……有的家長開始匯報孩子今晚閱讀的書目;有的發送孩子認真閱讀的圖片;有的在群里呼叫:誰有《三國演義》啊......對于家長發的每個信息我都極為重視,或點贊、或引導。
尤其是看到像大牛這樣不喜歡讀書的孩子,我更是下了一番功夫。大牛曾經是令我最頭疼的孩子。從我認識他起,毫不夸張的說,他沒有一天不打架惹事。起先,我只是試著帶著這個孩子讀書,鼓勵他的家長進入微信閱讀群。后來,我經常給大牛的家長“開小灶”,教會家長如何讓孩子愛讀書。現在的大牛已經不要家長督促,自己讀書了。有時候他課間看書入了迷,連上課的鈴聲都叫不醒他。真是十足的的小書迷。有次我看見他寫的一篇讀后感的草稿,最后兩行他用深深的筆記寫下了“知識永遠學無止境,知識永遠大于武力”的文字。這是讀書帶給他最真切的感受。
班級的黑板旁安放了閱讀分享箱。孩子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好的建議分享給我。我至今記得第一天打開箱子的情景:那一瞬間我驚呆了,滿滿的一箱子,要知道這只是一天啊。帶著復雜的心情,我一條一條的讀著……漸漸地,我竟然不爭氣的被這些紙條弄得眼睛通紅。“老師,我想告訴你,你不用那么晚睡覺,我已經喜歡上讀書了……”“我最為尊敬的尹老師,您還記得關于《寶葫蘆的秘密》閱讀分享辯論會了嗎?也許你不記得了,但我卻依然記憶猶新,希望您以后多開展這樣的閱讀活動,因為辯論可以鍛煉我們的口才,我真的很喜歡。謝謝老師。”……
每周五是我面對全校開放的閱讀分享會。那些讀完一本書的孩子就開始在分享會上暢談自己讀完一本書的感想。看著他們不再生澀的紅撲撲的小臉,聽著他們激動的分享,在場的人都很感動。
就這樣,太陽花在閱讀的浸潤下不斷地成長。在和孩子們朝夕相伴的閱讀中,我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老師的教育心得:太陽花班的閱讀夢 篇3
步入大學的學生,每一個都是帶著獨立的思想來到學校,他們開始懂得思考和判斷,開始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目標,而大學老師能做的,就是把我們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且幫助學生培養出他們自己一套的邏輯觀念和行為思考方式。
大學的教育心得體會不同于初高中,初中或者高中老師,通過督促學生學習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而且上課學生人數比較少,老師比較容易管教。而在大學,一個教室里面學生就有兩三百人,造成管理比較難,而且大學課堂缺乏硬性的約束力,容易出現學生逃課現象。因而總結大學老師多年的大學教育心得體會,可以看出要挽留住學生的心,降低逃課率,有一種經典方法,就是點名。通過點名與掛科掛鉤來約束學生上課出勤率。甚至有些大學采用藍牙點名和人臉識別點名。但是多年的教育心得體會告知我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無論出到多么高科技的點名技術,如果學生有一顆逃課的心,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逃課的。即使逃不了課,把他們留在課堂了,他們也只會玩手機。因而點名能是硬性的。
而關鍵作為一名老師,要挽留住學生,還是要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吸引性,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真正用課程內容來吸引學生,來啟發學生,才能真正讓學生學到東西,學有所成,也能盡到為人師表的責任。
老師的教育心得:太陽花班的閱讀夢 篇4
為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研究新課程理念下教育教學行為,記錄與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故事、教學行為事件,加強教師行動研究,實現課改背景下教書育人經驗的交流和共享,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樂清市舉行了全市小學教師教育敘事評比。日前,評比結果揭曉。我校程銀寶老師參評的《“報告書”助推班級建設》一文榮獲一等獎,張志英老師《智慧之愛,讓“露珠”變“鉆石”》一文榮獲二等獎,張麗老師《陪著“留守花朵”一起開放——由一個女孩的“哭”所引發的思考》、柯麗蓉老師《“攀比”也能成為成長的陽光》榮獲三等獎。
據悉,三月下旬至四月底,小學分校教研中心結合樂清市教育敘事評選活動,制訂了《教師素養提升活動之專業閱讀活動方案》,開展相應的培訓,幫助教師掌握寫作要領,組織教師共讀《教師成長的40個現場》等教育專著,開展了教育敘事撰寫評選等一系列教師專業閱讀活動。教師參評積極性高,教研組組織教師共讀和撰寫教育敘事活動。老師們著眼于自身教書育人成敗經歷,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理論結合實際。既注重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較好地體現了教育敘事故事性、真實性、典型性、創新性、實用性、啟發性的特點。
校級評選活動得到學校教科室和分校校長室的重視,有關領導在百忙之中擔任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