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創新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科技教育創新的心得體會 篇1
在市教研室、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有幸參加了今年于5月13日14日在市中區鑫昌路小學舉行的我市第三界小學科學教學年會。來自全市的優秀小學科學教師代表嶧城區底閣鎮甘溝小學參加這一盛會。會議共安排了三項內容:
1、進行小學科學優良課展現,研討課堂教學。
2、進行優秀課堂評課。
3、科學優秀教案經驗交換。科學,一個崇高的詞語,經常敲擊著我們的心靈。神七的問天更是我國科技氣力的最好見證,這是讓每個中華兒女非常自豪的盛事。科學教育,一個沉重的話題時時敦促著我們的腳步。回看我們的教學現狀常令我們嘆息,只重結果、輕進程的教學方式還經常存在,枯燥無味的接受式學習,取代了自主式探究。學生的科學愛好何來?這是我們急需解決的題目,急待改變的現狀。所以,怎樣用好新教材,更好的使三維目標在每節課上得到落實,切實進步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活動的實效性,增進學生科學素養的不斷提升,成為此次研究活動的主題。作為從事科學教學的我來講,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進步的機會。我倍加珍惜,認真聽取了每堂課,并做了詳實的記錄,感受深入,收獲很大。這勢必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側重要的指導意義,增進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綜合兩天來的聽課和學習情況,現總結以下:
一、教學進程精致。
從每位教師的教學進程來看,教師都做了精心的預備。從導入到拓展,每句話都很精煉,每個題目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知識的深度、難度的掌控上處理的好,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二、重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科學教學的核心。科學探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自主解決題目,從而培養學生的善于獨立思考的思惟習慣和思惟能力。在所展現的課堂教學中都遵守了這一理念,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在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研究。教師課前也做了充足的預備,為學生提供了所需的實驗材料,可見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視。
三、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薛城區臨山小學的陳文老師執教的《地球上有甚么》為例:他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探究基本方法為支持,采用生活情形提出題目實驗探究解釋題目的教學模式。透過與生活息息相干的教學情形,驅動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生活的經驗的反思中發現題目,培養學生解決題目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最后再利用所取得的知識和方法,解決類似的生活題目。在這一進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惟品質。其他的.科學學習的方法,如:整理處理資料的方法、討論與交換的方法等在課堂教學中都有所體現。
四、進程扎實有效。
這是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如此重大的課堂比賽中能做到扎扎實實,不走過場,足見教師的課堂教學素質和教學意識在進步。看到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認真細致、反復地觀察、分析、記錄信息數據,將探究活動進行到底,真是難能可市北關小學張英老師執教的《斜面》。課開始放映怎樣搬運物體。再比如山亭區北莊中心校的陳靜老師執教的《蘋果為甚么回落地》,在上課開始時播放了一段關于牛頓思考蘋果落地的視頻,讓生調動各種感官初步知道地球引力的發現情形,引發起探究蘋果落地是怎樣回事的欲望。現在多媒體已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倍受師生的青睞。
科技教育創新的心得體會 篇2
聽完“教師家精神”20__年巡回宣講,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靈魂的.觸動和生命的啟迪。教育家們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為祖國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點亮了學生的未來之路。我將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專業素養,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技教育創新的心得體會 篇3
通過此次教育整頓學習教育,使我深切感受到教育整頓的重大意義,通過學習,我對自身在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認真的查擺,并針對存在的不足,明確自己今后工作要改進工作方式,不斷研究本職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