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曉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的范文(精選5篇)
奚曉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的范文 篇1
前幾日,最高院副院長奚曉明被調查的消息連同高級黑同學信件在司法實務界議論紛紛。事件的具體案情沒有公布,副部級領導的級別也成為不了新聞的熱點,為數(shù)不少的高級領導都進去了,人們見怪不怪,有點麻木、茫然。自己早就想六根清靜、沒頭沒腦地過好每一天。但看了微信圈內同學們的議論后又似乎覺得很有必要寫點什么,同學們由此想到的問題很宏大很深刻,想到了德與才問題、腐敗的根本性問題及預防、以及做人的底線與原則等。這些問題的提出遠遠超過了這一個體事件本身所能涵蓋的范圍,顯得十分重要而且極有意義,特別是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
因之脆弱而又有點敏感的神經被觸動,思之再三,想想這一高級司法官員犯錯對我們基層司法實務人員具有怎樣的警示性作用?這樣的問題或許具有一定的實踐普適性,顯得緊要、長遠。這個事件提醒我們要在工作中做到三不,即不忘初衷、不離本職、不碰紅線。
一、不忘初衷
先說不忘初衷。我們法八三的同學都是在國家撥亂反正重視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建設的時候讀大學的,信奉法律應該是我們的初衷,用所學為國家法治建設做點實事是我們的追求。高法副院長事件對國家法治事業(yè)造成的硬傷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損害了司法裁判的公信力或言之判決的權威性;二是有損于國家公民尊崇法制的信念。
前者是因為其是辦案過程中出的事,后者是人們更注意其二級大法官的身份。這件事網絡上一登,人們或許會問:法律難道在大法官手里也是一根橡皮筋,可長可短、可左可右?世上的法條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釋或掌握法條的人?災難性司法違紀案件既然來了,回避或漠然視之的態(tài)度不可取,本人不贊同什么沉默、陪扶的觀點,法律人可貴的品性才于積極救世,只不過是要客觀公正和因時因地制宜并注重解決問題的契入點。此刻法律人的急務是要一以貫之地繼續(xù)高唱法治的贊歌,展示法治的進步,法律實務界辦出高質量案件,讓每一個判決都能體現(xiàn)出法的公平、正義,理論宣傳界說清有關問題,而不能一葉障目,被浮云遮住了望眼,造成短視進而喪失信心。要認清當今社會治理的大勢,法律人切莫妄自菲薄,自失陣地,法治的腳步是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的,這里順便說一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
大概在1998年左右,具體時間已記不清,似乎是一次黨大會前后,那時自己搞辦公室和研究室工作,也是有感而發(fā),偶然間寫出了篇稿子,內容是談法治、德治方面的。寫完后往抽屜里一塞,沒有在意和理會,因為論文不像論文、隨筆又不像,當時是作為筆記留存的。那知道過了不久,省人大常委會為了貫徹黨代會精神要搞一個理論研討會,需要相關文章,縣人大就向一府二院和縣委系統(tǒng)黨校、研究室等征集稿件,院里就問我有沒有文章,我說沒有專門稿件,但有一篇議題寬泛的文章,不知有沒有用,合不合要求不知道,要么拿去充個數(shù),算交個差,到時候其他部門都有,就是我們檢察院沒有不好看。院里說趕寫也來不及了,打印出來交到人大去,先完成任務。那篇稿子共三部分,一是法治的疑惑,二是德治的困頓,三是法的精義是當今社會的靈魂。后來省人大在縣人大召開了理論研討會,那篇大而不當?shù)母遄与m然獲了獎,但省人大領導在講評中提到:有的文章論點提法還要仔細推敲,免得產生誤解,我心里清楚指的就是第三部分的提法。會議開完后,我覺得這篇稿子上面領導都這樣定了調子,用是不會用的,但還不算很丟人,好歹完成了任務,改也改不成,改了文章基調就是另外一個樣子。就放下這事,材料又往桌子里一塞完事。
誰知過了一段時間,院里又通知我到辦公室領幾本雜志,說上面有一篇我寫的文章,縣人大派人轉來的。拿過來一瞧,雜志名稱叫一一《時代主人》,那篇文章不知怎么還是用了,三部分的主干都沒有動,標題也沒有動,大標題為法治的話題,副標題為法與德問題雜論。記得那時候有點激動,三十幾歲還屬年輕人范圍,也屬正常,更主要的是自己高唱法治贊歌的熱情終于獲得他人理解,再加上這樣的提法在當時也確實有點嚇人,一時難以取得他人快速認同也不奇怪。
時至今日,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自己也已過了天命之年,法治浪漫主義的情懷也在逐漸消退,但無倫怎樣都沒有放棄追尋法治的夢想。隨著自己工作經歷的增長,更加體會到法治進步異常艱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xiàn)。每當耳聞目睹一些違背法的精神的案件和事件發(fā)生時,就會自然想起那篇稿子,不是想那文章內容,而是采用的過程,它表示的是時代的呼聲和選擇,揭示的是時代潮流,不是我的文章有多好。只是每每這個時候,我絕不會翻閱自己的那篇文章,因為一來會反而覺得自己過于理想,甚至有幾份天真、幼稚,還以為是替國家領導人做了一件大事;更擔心的是自己無法面對寫文章時一腔熱血凝就的激情。
同學們在微信圈內說到腐敗的根源和預防,認為是德的問題,有的認為又與德無關,講的都有一定道理。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主要還是要靠法治,德靠君子自覺,有風險性。中央現(xiàn)在的提法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是權力法治化的通俗表達,寄以厚望的仍是法治,只是許多深層次問題還有待明確,比如:把多大的權力關進多大的籠子?把什么樣的權力關進什么樣的籠子?有沒有可以中外共用的籠子?適合中國國情的籠子是啥模樣?誰來保證、監(jiān)督權力能關進籠子?諸如此類問題需要長時期才能明晰,有的要幾代人的時間。
二、不離本職
其次是要不離本職。前幾天上班路上,法院的一位法官拿出手機調出一則深圳市福田區(qū)法院關于暫停辦理人員辭職、調動的通知。那位老弟神色沮喪,面有倦容,說法院法官不好做,深圳都這樣了,沒勁。司法實務工作不好做其實由來已久,什么時候好做過,但越來越不好做還真的是近幾年的事。公、檢、法、司中,比較好做的是律師,理由挺簡單:不好做我可以不做不接案子,所以說錢被律師賺去了,好日子也讓律師過了,法律實務界生態(tài)也在失衡。本人不仇富,別人發(fā)財我高興,愁的是公檢法中不少年輕人想轉行做律師,結果人員斷檔現(xiàn)象嚴重起來,搞得公檢法機關里年齡快退休人員也不能退,不想做還不行。
是什么原因使得年輕人不愿干,年老者又退不了呢?因素較復雜。從目前情況看,工作壓力大,責任重,職業(yè)榮譽感缺失,經濟待遇與付出勞動比例失調,不受社會理解和尊重等是主因。當前執(zhí)法環(huán)境險峻,在一個實行了幾千年王侯政治,單封建社會就二千余年的國度里實現(xiàn)現(xiàn)代法冶,非全面更新傳統(tǒng)文化和國民性不可。
盤點法治建設的負面清單,不難發(fā)現(xiàn)既有傳統(tǒng)性因素,也有非常現(xiàn)代性因素,加起來有:金錢、權勢、網絡、電視臺、報紙、黑社會、上訪的工人、農民等,這些都在挾持著法律的實施、法治的實現(xiàn)。有時它們成為了強勢力量,時常抽法律的耳光,執(zhí)法人成了弱勢群體,法律成了溫馴的綿羊,誰都可以摸兩下。要執(zhí)好現(xiàn)在的法,特別是復雜而敏感案件,人是很難合符要求的,神仙才行,還不是一般神仙,要具備《西游記》里唐僧師徒四人加起來的綜合素質才行。要有唐僧的堅定信念、綜合協(xié)調力;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七十二變;要有豬八戒的善解人意、甜言蜜語;還要有沙僧的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高法院副院長是三十三年的資深法官,既有豐富審判工作經歷又有理論造詣,司法工作中的風風雨雨都走過來了,不久就可以功成身退,但遺憾的是出事了,實為可惜。他的事告訴我們:決定司法實務工作最終成就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不在于你正確地處理過多少案件,而在于你是否犯過一次極為嚴重的錯誤,做得千樁好,做不得一樁丑,這是司法工作事關人的切身利益的性質決定的,對此我們要有高度的警惕。
法律的定義是什么?法律是與壞事打交道的制度性安排,在職場中務必謹慎,萬萬不可偏離職守,把自己陷進去,再難也不能越過底線。如果把人生職場比喻成翻越高山的話,既然選擇好了山峰,就只好一如繼往,勇往直前。年青人登山時多處于上山之路,摔倒了還可以站起來,再不行換一座山。年老者多處下坡路,已經沒有回頭機會,這時候萬不可一腳踏空,前功盡棄,對不起一路辛勞和汗水,也辜負了一路經歷的好風景。
三、不碰紅線
最后是不碰紅線。黨的xx大以來,為適應國家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需要,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多了起來,嚴了起來,強調國家公職人員作風建設要永遠在路上,并將黨紀提高到嚴于國法的新高度。不該說的話不能說,不該問的事不能問,不該去的地方不能去,不能用的東西不能用等等,這些紅線構成了反腐敗形勢新常態(tài),是黨中央對全體黨員的新要求,不可觸碰。
另一種紅線是觸犯國法,即貪財,犯經濟錯誤。有人說我們當今時代是一種物欲橫流,沉渣泛起的平庸年代,用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話說,是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的時代,又有人稱之為小時代,一切以金錢為坐標。此話大謬,市場經濟下人們重視金錢本屬正常,但把整個社會說成唯利是圖則言過其實,什么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無官不貪,這句話傷害了絕大多數(shù)遵紀守法公職人員的辛勤付出。當然極少數(shù)公職人員貪婪也是事實,影響很壞,危害很大。司法人員可不可以擁有正當合法利益,當然可以。律師可以通過為當事人服務名正言順地賺錢,公檢法人員可以投資股票賺錢,只要你運氣好不被套,也可以投資不動產運作而賺錢,也可以參加正常民商活動而致富,但不要與工作上的職務發(fā)生一丁點關系,公檢法人員不能發(fā)不義之財,即與公權力沾親帶故的財要拒之于千里之外。
最高院副院長事件沒有說什么具體違紀事實,無從置評,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不與利益相關則事態(tài)要輕許多,反之則重。從事司法工作需要靜如止水的心境,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陳詞濫調,而是做這行就要懂得這行的規(guī)矩。再說你再有錢又如何?你能超過比爾、蓋茨,看他一頭白發(fā);你能超過馬云,馬云說他最幸福的時候是擁有一百萬的時候。金錢是什么?它是雜技演員手中的那根彩線,需要足夠的技巧才能舞出炫目的色彩,但它越長,舞動的難度就越大,而且停下來的時候也要當心,不要讓它困住了手腳,套住了頸脖。司馬光說的好,金錢會使賢者失去志向,庸者增加過錯。同時,我們要堅信隨著國家經濟發(fā)展和司法改革的順利推進,司法工作人員經濟待遇會逐漸好轉,國家最終會建立與其承擔的社會責任相適應的保障機制。
以上的三不是本人的粗淺體會,做到了我們也許成就不了多輝煌的功業(yè),這本來就該如此,是職責使然,你可以認為這不重要,但重要的是要是做不到,那必然會走許多彎路,會失去至要甚至可能走向失敗。
奚曉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的范文 篇2
縱觀金融案件的發(fā)生,盡管形式各異,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項內控制度未履行好、落實好造成的。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案件除暴露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處罰不力等問題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員工道德風險的控制。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員工整體素質不高,教育乏力。二是防患意識不強,管理乏力。
通過這次活動,每個員工只要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剖析,吸取教訓,警鐘長鳴,并對照有關金融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自我查找履行崗位職責及遵紀守法等方面的差距,明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就必將使我們農村信用社違法違規(guī)案件得到遏制,案件數(shù)量不斷下降。我個人認為,要做好案防工作,關鍵是人,務必牢固樹立人本觀念。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大家不斷增強自身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結合本崗位的實際情況,認真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吸取教訓,警鐘長鳴,提高防范意識,相信我們的信合明天會更美好!
奚曉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的范文 篇3
我行組織開展案件警示教育活動以來,以“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違規(guī)對我們自身的嚴重危害。在工作中,我們要做到:
加強警示教育。通過學習相關案件通報、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提醒全員時刻保持清醒,謹守法規(guī)、嚴守紀律,充分發(fā)揮崗位制約責任,將各類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確保各項業(yè)務健康發(fā)展。
加強崗位管理。全體員工要提高崗位風險意識、責任意識,改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主動出擊防范風險,以扎實的工作作風、過硬的業(yè)務素養(yǎng)、強硬的制度執(zhí)行力,從源頭上杜絕案件風險隱患的發(fā)生。
奚曉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的范文 篇4
通過案件警示教育,結合工作實際,教育我們遵章守紀、緊守紅線,進一步增強員工合規(guī)精神和自我約束意識。
加強法制學習,強化合規(guī)精神。作為新進員工,我們從校園直接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由于平時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之甚少,思想意識中違規(guī)與違法的界限十分模糊。因此,在工作中要加強學習各項規(guī)章制度、行為規(guī)范、紀律規(guī)定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增強員工的法制觀念,樹立依法辦事的思想,使自我保護意識得到提高,真正把“合規(guī)精神”貫穿到每一個崗位、每一位員工、每一項工作中。
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學習,全體員工一定要在追求業(yè)務發(fā)展的同時,把紀律意識、法律意識、廉潔意識、合規(guī)意識貫穿到自己的每一項工作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利益誘惑,恪守法律底線。
奚曉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的范文 篇5
通過對沈副行長在省分行案件和重大風險事件防控專題會議上講話深入學習,對于最近發(fā)生的風險事項和案件,暴露出的我們在工作上思想認識上還沒有完全到位、工作措施上海不夠細和實、內控管理上的重大缺陷,員工行為的不夠敏感、對風險案件揭露能力的不夠強、對突發(fā)事件的應對和處置不夠有力這幾個方面我們得進行深刻的反思。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不可掉以輕心,需進一步增強危機意識、增強對新情況、新問題的敏感性和預判力,摒棄各種麻痹大意的思想和錯誤的認識,時刻保持警惕,有效遏制各類風險案件的發(fā)生。
對于以上存在問題,經過學習與思考,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以提高案件防控的實效性。
一、樹立“以人為本”,提高思想教育水平。案件防控工作教育活動,首要解決的就是一個人的意識問題,應該使大家認識到,制度并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指導實際工作的。特別是案件專項治理的典型案例,對每一位員工應該是有很強的震憾,模范地遵守內控制度,不僅僅是對自身的愛護,也是對他人的負責。在這個方面,應該將本項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使每一位員工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自覺。
二、嚴肅工作紀律,提高違章違紀的代價。要加強各項內控制度落實情況的后續(xù)跟蹤和監(jiān)督工作,對于嚴重違反內控制度的要嚴厲予以處理,要讓每一位違章違紀的員工付出沉重的代價,讓其有切身之痛,嚴重的'更應嚴肅處理至開除。
三、完善工作機制,防范道德風險。道德風險是各項案件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件有內部員工參與的案件背后,無不有作案人長期處心積慮的身影,他們正是利用了工作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精心準備,伺機作案。我們要通過工作機制的轉變,來防范道德風險轉化為實際風險。比如,在工作機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進行崗位輪換,以制度化的形式做好稽核監(jiān)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員工的培訓工作等等。
四、建立健全好各種規(guī)章制度。加強制度建設,重視員工道德風險防范,嚴格操作流程,把對員工思想排查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并做到密切關注員工思想動態(tài),將各種誘發(fā)案件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五、切實加強自身的素質學習。特別是加強規(guī)章制度的學習,熟悉和掌握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分析能力。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將各項制度落實到業(yè)務活動中去。強化責任意識,要求自己愛崗敬業(yè),認真嚴肅對待自己的職業(yè),忠于自己的事業(yè),勤奮工作,深思慎行,將責任心融化于血液,體現(xiàn)于行動,伴隨于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