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建設資金籌措管理經驗交流
全民造環境,提高土地附加值。要在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三者和諧統一基礎上,把經營城鎮的思路貫穿到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樹立城鎮形象,營造城鎮品牌,提高城鎮檔次,從而使城鎮土地資產不斷增值。要把環境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以人為本,綠化、美化、亮化城鎮,增添新的人文景觀,把城鎮形象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著力營造有利于投資創業和經濟運行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政府服務環境,不斷提高城鎮的吸引力、凝聚力,以此造商機、造人氣,帶動土地升值。
四、拓展渠道,廣泛吸引民間資本
在城鎮化建設中,我們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規劃和管理上,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產業支撐、突出特色”的方針,拿出一個比較具體的、可行的帶有戰略性規劃藍圖,許多事交給民間去辦,把民間的財力吸引過來,讓他們投入到各項建設。具體地說,就是把我們的資源配置權、管理權變得可以經營,以商品方式轉讓給民間,可通過財政貼息等形式,引導民間資本投向城鎮基礎設施,使民間成為小城鎮建設、投資和消費的主體。同時,大力做好基礎設施項目的招商,力爭招商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按企業化、市場化、民營化思路,積極拓展籌資渠道,大力推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專業招商等按市場經濟運行規則運作的招商方式,廣招四海客商。
吸引民間資本進行建設。必須消除城鎮化建設體制上的障礙。財政、建設、公交、土地等職能部門建立有利于城鎮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一是全面改革城鎮戶籍制度,降低農民進入城鎮門檻。二是推進城鎮用地改革。按既有利于保護耕地,又利于促進城鎮化建設原則,妥善解決用地供需矛盾,同時進一步完善融資、購房、發展二三產業等相關政策,不斷提高城鎮吸引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城鎮化建設是一項需較大投入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基礎建設作為改善投資環境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具有投資大、回收期長等特征,只有廣開渠道,舉全社會之力,小城鎮建設資金才會有充足的保障。同時,城鎮化建設融資問題不僅僅是財政問題,還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站在發展高度,打破行業、部門界限,統一協調,統一運作,建設資金籌措就有更多的新思路,新機制、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