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度工作總結
(八)強化服務,促進醫藥經濟健康穩步發展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醫藥經濟發展,市局專門到各縣(市)局開展了“寓監管于服務企業發展”的專題調研。我局還主動上門與市生物醫藥產業辦溝通“4+1”產業工作,與x學院達成院所合作、學研結合互惠互利的共識與協議,做好工作對接、項目對接和服務對接。x年11月,第五屆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期間,我局主動參與各類生物醫藥產業論壇,為有意來明開辦醫藥企業的客商提供咨詢服務。
1.強化“窗口”建設。繼續完善“一站式”服務,推行陽光工程,扎實推進行政提醒服務,建立了有關藥品法律、法規、規章等考試題庫,對申請開辦藥品零售企業的負責人、質量管理人隨機抽出試題,進行測試,提高其依法經營知識。市局還建立了手機短信平臺,及時將國家新出臺的藥品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等告知企業,避免不必要的違法行為。開展換證提示活動,在企業許可證到期前三個月,采用當面、電話、qq等多種方式提示,告知企業要及時按照有關規定提交換發許可證的申請,以免許可證過期,影響企業經營,有利于企業及時申請換發許可證,x年,全市共批辦藥品零售企業41家。審批注冊一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8張。
2.重點幫扶促發展。市局建立了企業聯系制度,實行重點項目掛鉤幫扶機制,指定專人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深入企業現場指導等方式提供相關技術、政策的咨詢、指導、協調等全方位、全過程貼身服務,幫扶企業發展。x年確定了星火實業有限公司醫用氧生產線、匯天公司散劑(外用)生產線、永安藥業公司搬遷改造等作為重點掛鉤幫扶項目,目前,星火醫用氧取得了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通過省局現場核查報國家局待批;匯天藥業散劑(外用)、原料藥(鹽酸貝那普利)gmp通過了認證,合成藥車間合成工段新增關鍵設備擴大產能、新增原料藥(枸櫞酸莫沙必利)生產范圍獲得省局備案、批準;永安藥業整體搬遷改造完成了設計、征地,已于8月份動工建設;配合省局對福建省天健制藥有限公司申報的頭孢替唑鈉、頭孢地嗪鈉、頭孢硫瞇三個品種的藥品進行注冊現場核查;指導幫促九輝包裝有限公司搬遷擴建藥用軟膏管生產線通過了省局驗收;服務窗口前移,提前介入為x市貝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選定生產場所、籌建過程提供咨詢,進行現場指導,使企業順利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該公司現已取得7個一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2個二類醫療器械產品已完成臨床試驗和注冊送檢等工作。
3.服務藥品從業人才建設。開展藥品從業人員崗位培訓,全年舉辦藥品從業人員藥品質量管理培訓班7期,培訓人員514人,其中有藥學職稱或藥學專業人員參加法律法規培訓的123人;舉辦1期農村藥品零售企業藥學技術負責人培訓班,培訓人員31人;組織開展藥學初中級職稱人員和農村藥品零售企業藥學技術負責人繼續教育,在市、縣舉辦11期藥學初中級職稱人員和農村藥店藥學技術負責人繼續教育,培訓人員825人,其中:藥學初中級職稱人員706人,農村藥品零售企業藥學技術負責人 119人;組織開展藥學初級職稱評審工作,有185人通過評審,其中藥師85人,藥師100人。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工作與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與百姓的期望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新時期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對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要不斷加強崗位培訓,提高實戰經驗,提高依法行政、執法辦案、服務發展的工作能力;二是監管成本高,尤其是農村藥品市場監管難度大,如何積極探索有效監管機制,建立管用的長效機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還要進一步探索;三是醫藥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制藥企業少,規模小,新藥品種少,缺少知名品牌,大部分產品是仿制藥品,新藥創新能力差,需要我們進一步發揮幫促指導職能,扶持醫藥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