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思路、創新機制,努力開創信訪工作新局面
2、主觀上存在“三個不健全”因素。一是機構隊伍不健全。主要是基層存在薄弱環節,有人掛名,無人辦事,有人發話,無人落實。二是工作機制不健全。對信訪穩定的配套政策、管理水平都未跟上,從工作的機制上就缺乏前瞻性、主動性,使矛盾越積越大,問題越累越多。三是責任制度不健全。由于責任不明確,追究不到位,處罰不嚴格,造成“可抓可不抓”的不良風氣產生,造成干部工作方法簡單,應付了事,不但矛盾未化解,反而轉化升級。
三、主要做法
針對我縣面臨的嚴峻信訪形勢,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冷靜分析、正確對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縣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1、從增強縣域經濟入手,切實減少信訪源。近幾年來,各地信訪總量連年攀升,主要還是因為貧困,因為經濟不發達。平昌縣委、縣政府充分認識到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發展才是硬道理”思想,不斷深化改革、推進發展、增強綜合實力,才能妥善解決諸多的社會矛盾,才是做好當前信訪工作、維護積極穩定的最根本出路。縣十次黨表會確立了“高揚發展主題,改進黨的建設,為加快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目標而努力奮斗”的主題,提出了“前三年鞏固越溫成果,后五年實現小康水平,再十年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并結合實際制定了“食品工業強縣,畜牧產業興縣,勞務經濟大縣”的戰略決策。新一屆縣委、政府發展思路清晰,配套措施具體,工作作風扎實,激發了廣大干群參政議政的熱情,使大家充滿了信任和希望,全縣上下形成了萬眾一心、共謀發展、共建小康、共創輝煌的良好氛圍。廣大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前途明了,干勁足了,心里樂了,上訪也少了。
2、從純正黨風政風入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采取綜合的措施來維護穩定。縣委、政府沒有就穩定抓穩定,始終以全面的觀點、發展的觀點、辨證的觀點、系統的觀點看待穩定中的問題,處理穩定中的各種關系。在縣十次黨代會上縣委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決定》、《關于加強督查工作確保決策落實的決
定》和《關于進一步優化發展軟環境的決定》,把治理發展環境,優化干部隊伍,加強工作督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作為純正黨風政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工作來抓。堅持民主決策干部,公開、公平、公正地選任干部,凡進必考,同時,在干部中狠剎了抓挪公款、大操大辦、打牌賭博、濫告誣告“四風”;設立了政務中心,取消行政審批收費項目361個,將合法合規收費納入窗口實行“一站式”審批;建立了會計核算中心和政府采購中心,對176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集中會計核算,同時完善了財務支出聯簽、領導干部公務消費、項目爭取支出等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工程公開招投標,推行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招標拍賣,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全面推行“三公開”。針對一些干群對我縣三大經濟建設、城鎮建設管理、行政區劃調整等工作的不理解,縣委、政府就組織老干部和號召機關工作人員到生產第一線和重點項目工地去視察、參觀,通過不定期的“形勢報告會”,老干部的“情況通報會”,在電視臺開辟專欄等方式進行宣傳、解釋、溝通。針對我縣一度時期存在的不良信訪現象和不規范的信訪工作行為,縣委、政府就從加強制度建設入手,制定了《平昌縣信訪工作暫行辦法》,下發了《關于平昌縣進一步加強信訪工作的意見》,對辦理群眾信訪、提高信訪工作實效、保護信訪人合法權益、規范信訪行為、維護信訪秩序等作了具體的規定。特別是通過實行對到縣信訪件由縣信訪辦歸總受理,再分類處理的辦法,有效地遏止了串訪,減少了多位領導簽批、多個單位辦理導致的互相扯皮行為。采用法律的、政治的、經濟的、~的手段,多管齊下遏止了那些因小團體利益爭斗,極個別人因私利得失搬弄是非、捏造事實、亂告狀、亂造謠甚至誣告的不良現象。同時,縣委、政府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法紀教育入手,結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治鄉、“四五”普法、“嚴打”整治等活動,加大干部群眾的法紀、政策、道德教育,在行政執法單位積極開展“三最佳”創建、黨員先鋒工程、執法質量年、集中教育整頓等活動,提高了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增進了群眾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