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學院第三期黨外干部進修班考察報告
按照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安排,第三期黨外干部進修班帶著提高綜合素質、學習先進經驗、辦好旅發大會、加快旅游發展的課題,于6月18日至6月23日在樂山和西昌等地進行了為期6天的異地培訓和實地考察。全班同學通過學習培訓和考察,豐富了學習內容,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開拓了思路,提高了素質,增強了團隊意識,一致認為感觸很深,收獲很大。
一、異地培訓“洗腦”,認識進一步提高
在樂山市培訓期間,樂山市政協副主席、市農工民主黨主委馬增林從樂山市民主黨派建設的基本情況和成效入手,結合自已從一名普通教師逐漸成長為廳級領導干部的成長經歷,就黨外干部如何發揮在參政議政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講解。
他在講課中指出,黨外干部的成長,一是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要有內在支撐。從外部環境講,黨委的重視和統戰部門的關心是關鍵。沒有黨委的重視、沒有統戰部門的關心和培養,黨外干部是不可能有較大作為的。每一名黨外干部的成長經歷,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他講到自己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教育局副局長、局長,后來加入農工民主黨,成長為農工民主黨樂山市委的主委和市政協的領導,每一次進步,都是組織的關心、都是組織的培養。同時,在每個新的工作崗位,他為了適應工作,都自覺地學習有關的知識,不斷充實、提高自己,從而使自己總是在學習中進步、在奮斗中成長。
他結合多年的黨派工作和政協工作,談到了黨外人士如何參政議政。他指出,作為參政黨和無黨派人士,首先對我們的基本政治制度要堅持、要明確。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明確執政和參政之間是并肩戰斗,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奮斗的關系。特別是參政黨,在推進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中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華民族賦予的歷史責任。其次是參政黨要有參政意識。要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要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作用。三是參政黨要正確定位。在參政議政過程中,應做到“盡職而不越位,幫忙而不添亂,切實而不表面”。在政治上要注意把握好“是”與“不是”之度;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越”與“不越”之度;在作風上要注意把握“過”與“不過”之度。黨外干部是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與紐帶,黨外干部社會交往較為廣泛,這有利于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建言獻策,參政議政。但社會交往要適可而止,要認真把握交往的“度”,切不可失去監督。
通過馬主席的講授,學員們感觸很深,認為馬主席是黨外干部的典范,通過他的成長經歷,大家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珍惜組織上給自己的學習機會,認真領會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深刻內涵,牢固樹立黨內黨外一個樣的思想,樹立黨外更能發揮自己作用的觀點;雖不是中共黨員,但要用中共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身不入黨心入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黨的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旅游考察“亮眼”,視野進一步開闊
按照安排,學員們到了著名風景區瀘沽湖考察。享有“東方女兒國”美稱的瀘沽湖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內涵豐富、充滿神秘色彩的風景區。雖然她開發的時間只有幾年,但憑著她獨特的魅力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迅速享譽中外。我們懷著對瀘沽湖的向往之情、探秘之心,與之親密接觸,受到了她的感染,體會到了她的神秘,也誘發了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