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赴山東華東等地學習考察報告
二、主要啟示
通過學習考察,考察組在學習、了解各地人大監督工作先進經驗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和強勁勢頭,強烈地意識到在全國各地競相發展的逼人態勢下,我市應進一步增強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跨越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克服“小進即滿、小富即安,墨守成規、求穩怕事”等思想,繼續解放思想,自加壓力,奮起直追。考察組將這次學習考察情況向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作了匯報,并結合實際將把學習考察成果落實到人大監督各項工作中去,不斷開創我市人大工作新局面,為江門爭當廣東重點發展區排頭兵、贏在新起點發揮應有作用。
(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切實加大人大監督力度。
針對江門與珠三角發達地區差距拉大的態勢,市人大常委會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主動抓大事、議大事,不斷加大監督力度,推動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一是把監督工作與江門爭當廣東重點發展區排頭兵結合起來。貫徹落實市委把江門建成廣東重點發展區排頭兵的戰略部署,把排頭兵的目標和要求落實到人大各項工作中去,以扎實有效的監督工作為我市爭當省重點發展區排頭兵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二是把監督工作與提高行政執行力結合起來。加強行政效能監督,推動政府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精簡和規范審批事項,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和質量,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對規劃尤其是中長期規劃執行情況的過程監督,督促政府狠抓規劃落實,不斷提高行政執行力,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三是把監督工作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目前,我市城鎮化進程緩慢,通脹壓力較大,農民增收困難,群眾看病難、住房難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要抓住這些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不斷加大監督力度,督促政府大力實施“千企扶千村”工程,落實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對民生的投入,促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改善民生上。四是把監督工作與加快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以學習貫徹xx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圍繞我市農村制度建設和創新、發展現代農業、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增強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深入調研;加強對涉農建議、議案的辦理及法律法規的監督,促進依法治農,為農民權益提供法律保障,加快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二)創新機制,健全制度,著力提高人大監督水平。
《監督法》實施后,考察地的人大監督工作之所以開展得有聲有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非常重視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我市應積極學習借鑒,并結合實際建立健全監督工作機制、制度,使我市人大監督工作更科學規范,更具操作性。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大與黨委、政府的溝通協調機制。建立和完善黨委定期專題研究人大工作或聽取人大工作匯報的制度,加強黨委對人大工作領導;建立黨委、政府負責人親自審閱人大重點建議、聽取社情民意的制度,對代表提出的重點建議、人大提交的報告以及反映的社情民意及時認真研究處理并反饋處理情況,保證人大建議、報告和重要社情民意得到重視并加以落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黨委、人大、政府聯席會議,通報工作情況,對監督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進行研究協商,加強相互間的溝通聯系。二是建立走訪代表、聯系選民機制。通過建立和完善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聯系常委會委員尤其是非駐會委員,常委會組成人員分工聯系代表小組、走訪代表,代表聯系選民、向選民述職報告等制度,及時了解和掌握代表和選民意見,及時反映人民群眾呼聲。三是建立預算審查監督機制。借用“外腦”,聘請會計師、審計員、律師等財經專業人員,參與對財政預算和審計報告的初審,為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審議相關報告提供咨詢;成立以財經專家(系本級人大代表)為主的財政監督委員會,加強人代會財政預算報告的審議;財經工委或財政監督委員會在預算審查之后對政府執行預算進行跟蹤問效,對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的資金使用績效進行分析評估,加強人大財政監督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四是建立跟蹤監督機制。對人大及其常委會形成的決議、決定、審議意見,實行回顧性跟蹤督辦,檢查辦理進度,共商辦理措施,保證監督取得實效;對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議案,要重答復更重落實,不僅督促那些代表對建議答復不滿意的部門加強整改,對那些答復滿意的也要進行跟蹤監督,確保代表建議、議案落到實處。五是建立綜合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監督法》中規定的七種主要監督形式的各自優勢,完善執法檢查、評議、視察等常規手段,對那些嚴重違法的人和事要敢于和善于運用質詢、撤職、特定問題調查等剛性手段;積極探索和改進監督方式方法,形成工作監督與法律監督相結合、監督事與監督人相結合,人大監督與輿論監督相結合的多方位、立體式監督方式,如借助媒體、網絡等形式開辦“民生論壇”或“民生沙龍”,常委會領導帶領人大代表定期與市民近距離溝通聯系,傾聽民生,匯聚民意。又如通過互聯網進行視頻直播市人代會、常委會會議等,讓市民就可以在家“旁聽”人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