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廁改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在追求物質文明同時,往往忽視了精神文明。像環境的污染,特別是農村環境衛生的惡化,已成為目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形象的一大公害。為了徹底改變“糞缸垃圾到處見,蒼蠅蚊子滿天飛”現象,上虞市政府率先在全省開展了一場農村廁所“改革”,這一創舉已成為老百姓的熱點話題。我們課題小組為了了解老百姓對這一工作的看法,選取了經濟和社會發展處于中等水平的謝塘鎮作為調查點,對該鎮的干部群眾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相關的看法和意見,希望能為農村廁改提供一些參考。 二、調查范圍 *村 三、調查方法 (1)訪談 (2)發問卷 (3)實地察看 訪談:3月30日我們課題小組成員向謝塘鎮出發。首先對謝塘鎮政府領導進行了面對面的談話。鎮長非常支持我們,同我們談了廁改的來龍去脈。廁改是市政府發布文件,以道墟鎮為試點的一場改革,謝塘鎮走在了廁改的前列。在鎮村兩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鎮共投入資金234.07萬元,興建公廁57只,衛生戶廁3916只。清除露天糞缸5089只,基本上改變了“糞缸垃圾到處見,蒼蠅蚊子滿天飛”的現象。 隨后,我們課題小組對山東、戴家兩村(謝塘鎮的廁改試點)村干部進行面對面訪談。 發問卷:因時間和范圍的限制,我們只發放了60份問卷,有效卷為42份。但我們抓住了不同的典型對象,可以說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真實情況。 實地察看:我們對當地的廁所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察看,公廁基本上做到了干凈衛生,不同家庭的戶廁都保持很干凈,不出現污水直排河中的現象。 調查結果 1、關于廁改的提出和進行情況 廁改是由市政府發文件倡導的,是對農村糞缸遍地現象提出的一些針對性措施。據調查,當地鎮部門實行責任落實制。以謝塘鎮為例,他們采取以鎮長抓片長(當地以五六個村合為一片),片長抓村長,層層落實。在村中,又以廣播,宣傳窗動員大會等形式號召村民積極配合此項措施,因此進行得十分順利。有些村民不同意時,也會耐心開導,對其實行補貼,以每戶100元標準,補助給改廁村,總補助資金達77萬元。 2、村民對廁改的反映 經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村民都支持廁改,其中僅有極少數村民抱冷淡態度。并且與此相對應的,經調查發現,村民中不同年齡段對于廁改的看法也有較大的不同。 為了便于觀察和統計,我們把調查中所得的資料反映到如下的圖表中。從這里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年齡偏大者對公廁的改革支持率偏低。今據實地訪察之后發現老年人,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他們對公廁持抵觸情緒。對于距公廁太遠,也忿忿不平。二者經當地村委人員反映和我們組成員的討論,認為老年人有這種反映也與他們文化程度有關,從總體上看村民還是積極配合此項舉措的。 3、關于廁改后村民反映的調查 廁改后,村民對本村的環境基本上都持肯定態度。據調查發現,謝塘鎮戴家村以戶廁為主,公廁為次,山東村以公廁為主,戶廁為次,公戶結合的方法。戶廁解決了人口分散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