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普通高校教學工作暨優秀教學成果表彰會上的講話
在重慶市普通高校教學工作暨優秀教學成果表彰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重慶市普通高校教學工作暨優秀教學成果表彰會。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獲得第二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學校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長期耕耘在高教戰線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服務經濟社會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十五”是我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市高等教育進步最快、發展最好、變化最大的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市高等教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教育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突破,辦學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科技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現在全市在校大學生突破了50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20%,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階段”跨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教育階段”。在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發展主題,努力處理好質量與規模、結構、效益的關系,加大財力和人力的投入,切實加強了教學工作。通過組織實施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加大了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力度,狠抓了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加強了教學建設,全面推進了教學質量監管和評估。通過實施一系列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和匯聚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高校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后勤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通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綜合素質有了顯著提高。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市高等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員工,特別是在座的書記、校長和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們的嘔心瀝血、拼搏奮斗的結果。
對我市高校的近期工作,我在可平同志剛才講的基礎上再講三點意見。
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重慶高等教育工作全局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市高等教育教育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諸如教學投入不足,教學管理比較薄弱,教學改革亟待深入等。但從根本上講,還是一個質量問題。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高等教育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在建設創新型重慶實踐中實現新的發展,推動我市高等學校各項建設,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就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學校發展的關系,堅持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這是國家長期堅持的方針。而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發展則必須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緊密結合,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從現實的緊迫需要出發,加快調整高等教育結構,集中更多的財力和物力,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優秀人才。要從國家和重慶的長遠戰略需要出發,加強我市高等學校的學科建設,提升學術水平,推動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經濟建設緊密結合,與繁榮文化、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著力提高我市高等教育質量。
二是正確處理突出重點和統籌全局的關系,堅持走高校特色發展之路。高等教育要全面適應現代化建設對知識和人才的要求,就必須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只有重慶的所有高校的優勢、特色學科的水平高了,才能形成重慶高等教育整體的高水平。提升我市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必須集中力量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堅持特色立校,特色興校,特色強校之路。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重點、抓亮點、創特色,加強跨學科、跨專業的教學和研究,有重點地培育若干優勢學科和拳頭專業,打造特色品牌,創構獨到而杰出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獨特的辦學治校風格和科學人文優勢,全面提升學校的學術聲望和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