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上學期教學工作會議講話稿
新的學期,我們要繼續在教研的方式方法、內容策略等方面創新創優,不斷提升教研的品質。
一是要強化教研活動的過程管理。每次教研活動都要預先制定計劃方案,做好過程記錄,組織好辯課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要把每次教研活動都當做一個案例來研究總結。各校也要對參與教研活動的老師提出明確的要求,要匯報交流教研的心得與體會,分享教研的收獲。民辦臨時學校應按要求派出教師認真參與每次市級教研活動。
二是要嘗試新的更有效的教研方式。要繼續開展好區域教研、網絡教研、跨學科教研等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動。如上學期星光學校與開發區學校聯合組織的義務教育與特殊教育聯合的教研活動,江濱小學與教學月刊聯合組織的跨學科辯課活動,讓我們老師體驗到了不同的教育模式下不同的教學理念,不同學科不同的教學形式。參與的老師都說感觸很深,收獲很大。還有這個學期,我們還將繼續開展這樣的教研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
要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研手段,如建立學科群,建立學科微博,不斷提高教研的品質。
三是鼓勵更多的不同層面的教研活動。如中心校之間的教研、共同體學校的教研,民辦臨時學校的教研,小班化學校的教研等等。讓教研活動成為學校教學的常態活動。
二、各具特色,創新教學方式
教育教學方式總是在不斷創新與變化之中的。學校要發展,要創特色,要形成校園文化,最終的著力點還是要落在教育教學方式的創新上。上學期,各校在深入推廣“半小時課堂”的同時,紛紛根據自身實際,大膽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新的學期,各校要把修訂后的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活動作為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契機,認真組織開展全員培訓,幫助教師全面理解、深入領會和準確把握修訂后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和主要變化,切實把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我們也要求各學科教研員深入研究本學科課程標準,認真做好解讀輔導工作,要在暑期學科培訓中組織開展專題的新課程標準解讀。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半小時課堂”的研究,把“半小時課堂”和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結合起來,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切實減輕師生的課業負擔。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要特別注意不要加重教師、學生的課業負擔。
二是積極倡導資源型備課,要把作業設計納入必備內容,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狀況設計符合本班學生實際的作業練習。要嚴格控制機械重復的作業,要創新作業的形式,多設計一些預習性的,實踐性的作業。要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三是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開展小班化教學的研究。小班化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可以這樣說,誰在小班化教學方面的研究能走在全市的全面,誰就能走在教育現代化的前面。
三、一舉兩得,創新評比方式
教師教學能力評比過程中一直存在著組織難、效率低、反映多的問題,評選的過程不夠透明,評選的收益面不夠廣,評選不能很好地促進教師的成長。
上學期,我們在xx市首屆校長教學能力展示活動中創新了評選方式,整個評選過程,組織嚴密,程序透明,結果公正。很好地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評選要求,達到了把評比與展示很好結合起來的目的,在全市學校營造出了潛心教學,不斷進取,勇于競爭的良好氛圍。特別是把評選與教學展示相結合,真正發揮了評選的促進輻射作用。
本學期,我們將在四星級教師的評比中進一步嘗試新的評比方式,更好地把評比與教學展示結合起來,讓更多的老師在評比中成長,在評比中受益。
四、多管齊下,創新評價方式
對學生的考試評價方式改革,一直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瓶頸。我們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小學教學評價改革,深入了解各小學教育教學情況,促進各學科教學的均衡協調發展。
新學期,我們要繼續加強教學過程評價,及時發現學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加強對課程開設、教學進度、媒體使用等的督促和檢查。
新學期,我們要對上學期檢測中成績不理想的學校開展專題的跟蹤調研,深入課堂,幫助學校查找問題。要嘗試縱向對比評價、共同體捆綁考核等新的評價方式。
新學期,我們要繼續嘗試學生綜合素養評價、學生操作能力評價、學生體育、藝術技能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更好地發揮評價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