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質量推進會發言稿
再說日常課。“每天上好一節課”應該成為我們的追求,最好能成為每天幸福工作的重要標桿。怎么達成?備課是關鍵。現在我們的集體備課制度有了,人也到了,但是我們捫心自問,效果怎么樣?我想,后期我們要重視主講教師的主講內容準備,要重視檢查備課筆記上的修改情況,我們將安排行政人員深入到各組聽聽到底講些什么有沒有效果。我建議以后的集體備課中,要圍繞著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展開,這樣更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有了備課,還需要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希望教師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預備鈴響時進教室,維持好課堂中學生的紀律,爭取找不到一個不在學習的孩子。跟大家打個招呼,以后我的聽課形式會有改變,我會在一節課中同時聽一個年級幾個班級的課(我稱之為走班聽課),課前不打招呼,執教的教師看到我走來走去,也不要過問,就當我沒來過。我主要是了解課堂上學生和教師的狀態,同樣,我會以博客的形式分析我看到的現象。
2.分析考試方向,開發專項訓練題庫,用專門的時間加以落實。
語文學科(二到六年級):(1)開發文章分析專項訓練題庫。由各年級的組長分配各任課教師定期完成文章分析的文章和分析題的編制,以每周三篇的量來安排。將編制的文章分析印制給學生練習,學校要求各語文教師利用午讀時間進行指導,既要講答案,更要講方法。以一個月為時間段,上交訓練過的講義(每份至少30張)到分管教導處,將各班的訓練量記錄備案。(2)發掘優秀作文閱讀內容。將班級中學生作文本作為閱讀的首要內容,不要怕作文本弄舊了,教師在批閱時為好的文章打上三星,請其他同學閱讀。老師要經常利用學生訂閱的報紙,為學生推薦值得借鑒的文章,組織學生一起閱讀。
英語學科(三到六年級):無非是詞匯、句子、語法,重在記憶。因此,要重在教學之后的記憶。我們的英語老師身兼兩三個班級,她們也很希望在短期內提升成績。但總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因此,語文和數學教師要形成這樣的共識:是英語的時間,絕不占用,即使英語教師沒有及時到班,也要組織學生學習英語。要提升我們看管和監督的協同作戰的能力。
數學學科(二到六年級):為了便于統計和檢查,我還是要求每個班級要建立一本專用的《每日一題》的本子,不要跟我說:什么上,已經有了,太麻煩了。你就把這個本子當作管理的需要。此本子和語文的文章分析一樣,每月檢查一次。
3.將單元檢測“壘成”學生成績不斷提升的階梯。
單元檢測,就是正式考試的“實戰訓練”,不可放棄,更不可應付式對待。以后,單元練習卷均納入作業檢查的必查內容。
簡單介紹,如何將單元檢測“壘成”學生成績不斷提升的階梯?精心編制(教什么,主要考什么)→正規檢測(時間要充裕,習慣要培養)→細致批閱(要求要嚴格,標準要統一)→全面統計(統計成績,統計錯題分布)→客觀通報(等地,進步,退步)→重點講評(抓住重點,方法掌握)→關注訂正(正確答案,基礎知識)。
4.組織分年級,分項目的學科調研。
落實每月一調研的舉措。調研可以使綜合性的,更可以是分題型專題式的。調研既要統計成績和名次,更要請最優和最差的作總結發言。
5.調整作息,讓早讀課回歸本色。
早讀,應該是全校書聲瑯瑯,可惜,現在的早晨噪聲一片。請大家不要小看學生的放聲朗讀,更多的語感是通過朗讀得到的,學生一旦有了很強的語感,語文成績就會直線上升。
我們的作息時間進行調整,早晨提前10分鐘上班,晚上提前10分鐘下班。要求早晨早讀科目的教師在7:50—8:20,半個小時內組織早讀。至于交作業和打掃衛生須要求學生在7:50前完成,實在來不及,可以請值日的同學早一點到校。(其實,有很多學生很早就到校了)
當然,我們期望看到的是:學生早讀的自主管理,早晨,即使教師不到校,也有小干部開始組織早讀了,即使個別學生有事不在讀,至少讓大部分學生開始讀起來。
最后,讓我們認清形勢,真抓實干,發揚“忍辱負重”的精神,力爭通過一年的時間讓我們的教學質量從低谷中走出來。
我代表學校校長室,代表全校學生的家長,也代表天補的老百姓,期待著大家的付出!更期待著大家的成功!
相信:只要有行動,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