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學校工作總結(jié)大會講話稿:為我們的點贊
聽著這話我們的確感到受不了,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今中國人的確有太多的“平庸的邪惡”了。起碼的良心,起碼的誠信,都不講了!好,說回教育,我們作為教育者,是不是應該有起碼的誠信呢?
對別人應該講信任。就是與人為善,以人為善。與人為善,是和別人打交道用善良之心待之;以人為善,是把別人都視作善良的人。不要老把別人想得那么壞,對同事、對朋友,不要搞有罪推理,彼此之間相處簡單些。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要互相信任。
我這里舉兩個例子。大家知道,本學期里,我們學校開展了崗位設置及職稱聘任工作,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要聘小高的教師都有指標聘任了,我校就只有小特差一個,開始我覺得工作有難度,但余勇主席主動提出讓高翔校長先聘,這就是大氣、風度,試想下,如果在一個互不信任的環(huán)境里能順利完成么?例如這次年終評優(yōu),中心小學的老師都認真地對待,很好地選出了人選,這需要的是就是彼此之間的信任。如果在一個“這個人做得少,就我做得多”的環(huán)境里,大家想想好么?我想說,大家應該保持彼此的信任。不只是我和大家,老師之間都應該保持信任。
關于師德,其實我還想說的一句就是:“請把對學生的要求,拿來要求自己。”教師自身的行為,就是最好的教育。比如,如果學生看見你在食堂浪費飯菜,你就沒有資格教育學生。我經(jīng)常看到一些老師中午吃飯的時候最后倒掉許多飯菜,我就想,為什么會這樣呢?不是你自己打的飯菜嗎?吃不了那么多為什么要打那么多呢?打了又吃不完最后倒掉,多可惜啊!我們還要多想想:“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和我有沒有關系?”五千文明的年中國,懂禮儀,講誠信,重人格……我們現(xiàn)在還有這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嗎?我用什么來證明自己是一個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中國的國民?
關于改革——變與不變
這學期,我們的課堂出現(xiàn)了很多的新名詞:“微課”、“翻轉(zhuǎn)課堂”、“慕課”、“云平臺”、“大數(shù)據(jù)”等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的技術手段對教學的影響,現(xiàn)在需要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逼著我們學習,不然就落伍了。這就是“變”。有老師總是抱怨“總在變”“一會兒學這個一會學那個”等等,其實,從哲學上說,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如果不變,肯定落后。就我校的辦學條件與規(guī)模,各方面應該走在全縣小學前面,但現(xiàn)在實際上我們已經(jīng)不領先了,因為我們的軟件沒有跟上。我們的教師參選論文少,我們的教師賽課獲獎比例不高,我們的課題研究沒有成果,我們還沒有一批名師。正因為這樣,我想我們的改革勢在必行。
XX年一定要完成這么幾件事。一是選修課的開展——我說的是真正的選修課,要重在“選”,而不是“修”,要真正符合學生的興趣、好愛和個性。千萬不要強迫學生“選”哪門課。另外,所開設的選修課,一定不要弄成“數(shù)學提高班”“英語強化班”“語文拓展班”之類。二是收入分配的改革,大家制定出相對科學的分配制度,合理拉大距離,讓參與改革的老師受益。有一個現(xiàn)象很奇怪,孤立地搞調(diào)查,估計所有人都會說反對“大鍋飯”,但實際上如果真正打破大鍋飯,有人又會有意見了。但我們的分配一定要打破大鍋飯!三是雙向聘任制度的完善。我們的雙向聘任以前搞了好多年,最開始還比較認真,也有效果,但后來越來越草率,所以我們今年就沒搞了,我的觀點是,寧肯不搞也不要走過場。但雙向聘任肯定要搞的,明年我們就要靠大家制定出科學的制度,我的想法是崗位和收入捆綁掛鉤,讓大家選。一件一件的事扎扎實實地做,讓改革推動學校發(fā)展。
關于質(zhì)量——效與不效
狹義的質(zhì)量,當然是指六年級的質(zhì)量,今年六年級考得很好。綜合好評從去年的18位進到了今年的12位。當然,主要還是由于省教育督導檢查影響了六年級老師的教學時間及精力。
質(zhì)量從課堂來。所謂“好課堂”,就是“有趣”加“有效”。有趣,就是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心情愉悅,如沐春風,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下課后盼著第二天再聽這位老師的課。有效,就是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學生們有成果——無論知識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總之有收獲。
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沒有效,課堂就成了看小沈陽,搞笑而已。但如果課堂沒趣,只追求所謂的有效,一味地灌輸,這樣的課學生不愛聽,也很難達到真正的有效。
如何才能達到“有趣”?方式可以有很多:語言的詼諧風趣,讓課堂妙趣橫生;將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覺得學知識其實就是學生活;引導課堂討論甚至爭鳴,讓學生的思想碰撞;組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些都能讓學生感到課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