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學校工作總結大會講話稿:為我們的點贊
如何才能達到“有效”?方法和途徑有很多很多,但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教師“教”的過程變成學生“學”的過程,而所謂“學生‘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彼此互相講解知識的過程。因為最好的學習,就是給別人講,這是個常識。多年來我們把這個常識給忘記了,不停地給學生講,卻不讓學生講。于是,知識在我們教師頭腦里記得越來越深刻,學生卻什么都沒記住。而近年來不少老師遵循了這個常識,并利用了這個常識,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停地給別人講,成績當然就提升了!坝行А碑斎徊恢皇侵赋煽兲嵘,但這是一個最重要也最直觀的指標。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就是有趣有效得好課堂。我知道現在不少人對x中學持批評和否定態度,但我一直是杜郎口中學堅定不移的支持者和辯護者。無論如何,在那樣的條件下,人家創造了驚人的教育業績。今年四月,當代國際著名教育理論家佐藤學參觀了杜郎口中學,并予以高度評價——
我對x中學早有耳聞,百聞不如一見,讓我震撼、欣喜、感動,我回去會對日本的教育同行推薦,也希望全亞洲、全世界教育同行們都能關注杜郎口的理念和經驗。他著重強調說,這是一所“世界級”的學校。
第一,x中學的課堂沒有睡覺的而學生,這了不起。世界所有國家的學校教育多年研究都沒能解決的問題,杜郎口解決了。
第二,x中學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念不僅是本地的,也不僅是中國的,它是世界的,是當今世界教育包括發達國家在內最先進的,這是對世界教育的貢獻。
第三,再一次告訴我們,唯有把學置于教的中心,利用學習共同體,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產生學習,發展學生,促進學生的素養的全面提升。
杜郎口中學的“秘密”是什么?其實不過是遵循常識而已。最好的教,就是教會學生學;最好的學,就是讓學生給別人講!這就是常識。因此,我們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是要遵循這樣的常識,想法設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學會自己學,并給別人講。怎么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座位要方便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纯疵绹囊恍⿲W校,學生在課堂上也是圍坐在一起的。他們的老師告訴我,這不是校長規定的,而是他們認為,這樣做最有利于學生學習,所以就這樣坐了。
除狹義的質量,我們要追求廣義的質量,就是每個學生都有符合自己個性的發展和提高。特別是做人第一!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考上重點大學,但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同時我們要設法給他們以發展的途徑,讓沒有考上大學的孩子也有出路。這是我們的良知所在。我們的課程改革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并為將來的人生發展奠基。
關于閱讀——醒與不醒
說實話把,在我看來,讀書是一個人源于內在需要與興趣的自覺行為,哪需要靠行政文件來“推動”。現在居然要靠上級下發文件,并明確規定要“考核”來推動讀書,這本身是很悲哀的。一個人的興趣其實與勤奮是沒有關系的。我喜歡讀書,而且真的養成了習慣。我酷愛讀書,但我不喜歡別人說我“勤奮”。我覺得這是我的興趣,我的習慣,關“勤奮”什么事兒呢?
記得上次在去長春學習的火車上靜靜地讀書,突然旁邊一位中年男子側臉看著我,久久地看著我。我很不自在,別轉過臉看著他,他不好意思了,問我是做什么的,我說我是教書的。他說:“啊,你多勤奮。∥覐膩頉]見過你這么勤奮的人!”我當時就覺得簡直是在辱沒我的智商!好像我是笨鳥先飛,明天要考試了,今天臨陣磨槍地苦苦看書。
我說:“這勤奮無關,只不過是我的生活習慣罷了!一個人只要對什么有了興趣,并養成了習慣,那和勤奮是沒關系的。比如,我們許多人都喜歡打麻將,有人甚至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通宵打麻將。為什么?因為他們對麻將有著濃厚的興趣。如果你贊美他,啊,你多勤奮。∵@不是有病嗎?”
他聽了,不住地點頭:“嗯,對對對!
我繼續讀我的書,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大叫一聲:“精辟啊!”同時一拍大腿,但他的手拍錯了,拍到我的大腿上了,把我嚇了一跳:“怎么啦?”他說:“你剛才說的那個觀點太精辟了!我一定要回去給我的單位的同事講講。”
所以,老師們,一定要養成讀書的興趣與習慣,這樣一來,即使沒有人規定你讀書,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讀書了。你的書讀得越多,你越相信我這句話:“和老一代大師相比,我們連學者都談不上!”
老一代大師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給老師們講講《大師·馬相伯》。出生于1840年的馬相伯,在多災多難的舊中國,毀家興學,培養新人。梁啟超、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等都曾經是他的學生。先是震旦學院,繼而震旦公學,然后復旦大學,他是創辦了中國第一所自主辦學的大學。在抗戰歲月,年逾九旬的他發表演說,呼吁抗戰,被公認為“救國領袖”“愛國老人”。最后,百歲的馬相伯倒在流亡途中,臨終前說:“我只是一只狗,只會叫,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