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報告精華(通用3篇)
財務分析報告精華 篇1
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綜合分析的必要性
。ㄒ唬┥鲜泄矩攧諘嬓畔⒌奶攸c
1.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提供的內容與方式有專門制度和法規規定
會計制度體系是制約企業財務報告編制的法規體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其專門的法規體系。目前我國涉及上市公司的法律規定主要有:《公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方法》、《第13號季度報告內容與格式特別規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等,這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提供的內容與方式做出了專門的規定,并且形成以制度化。企業在上市后必須首先要履行信息披露制度,對股東負責。
2.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更加詳細、公開、公平同時強調時效性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主要是為與企業相聯系的各種股東提供參考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對內與對外提供會計信息,以此改進加強管理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東比較分散而且他們所涉及的信息渠道比較的單一,這就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的有關公司經營的財務信息更加的詳細,甚至要求提供很多的非財務信息。對于信息披露的時間也有明顯的規定: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半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季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報告第3個月、第9個月結束后的1個月內編制完成。
3.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必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
財務報告信息涉及公司及多個子公司的利益,它涉及許多的部門以及個人,因此為增強公司外部會計報告使用者對其真實性、公允的信賴,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利用外部獨立的注冊會計師對其提供的財務報告進行審計。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綜合分析的目的
財務報告分析就是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對其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可以說不同的報告使用者對財務報告分析有不同的目的。投資者在對企業進行投資時都會對企業的各種財務進行分析,進而了解企業的投資風險。
1.評價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
通過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與相關信息資料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上市公司資產的流動性、負債水平及償債的能力,以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風險。
2.評價上市公司的資產管理水平
公司的生產經營過程就是利用資產取得收益的過程,資產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資源,資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的收益,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體現了企業的整體素質水平。進行上市財務報告分析可以直接的了解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使用效率情況及資金周轉狀況,以此評價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3.評價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獲取盈利是企業生產活動的根本目的,企業的盈利直接反應了企業的綜合素質,企業要想獲得更大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獲得較高的盈利,這樣才能在市場機制中占有一席之地。上市公司為了獲取投資者的投資他們的財務報告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投資者對于盈利水平不能只是停留在利潤的多少簡單的層次上,還要分析它的內在含義,并且要結合企業的內外因素、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等多方面綜合進行考慮,分析未來企業盈利發展變化。
4.評價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與發展趨勢
企業的發展趨勢關系到投資者的自身利益。通過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分析,可以判斷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與發展趨勢,預測公司的經營前景,避免盲目投資帶來的損失。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分析的內容
。ㄒ唬┙洜I業績分析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于企業的業績是非常關心的,因為企業的業績能力強企業就會盈利,企業的業績分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分析上市公司收入的構成情況
上市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其中主業務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指標,對該指標的分析可采用本期收入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較,一般使用最近3到5年的數據。在分析主營業務收入時要注意分析各收入項目在收入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以便了解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在同行中的地位。簡單的一句話就是主營業務收入要占到總收入絕對值,否則企業的發展前景就不容樂觀。
2.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各項利潤和利潤指標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經濟效率評價指標之一,通過對該類指標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發展前景,通過觀察企業的經營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及營業外支凈額在企業總額中的'比重,評價企業利潤來源的可靠性。
3.分析成本費用對上市公司利潤的影響
成本費用是影響企業發展重要的一項,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成本費用越低,企業的盈利就會越高,相反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因此通過企業財務報告分析獲取企業的成本費用的分析,了解各種成本費用在項目中所占有的比重,以此達到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的目的。
(二)資產管理效率分析
對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各項資產運營的能力強弱直接體現了管理者對現有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資產使用效率越高,周轉速度越快,反映了資產的流動性越好,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強,公司的資產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對資產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應收賬款周轉率、貨存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
。ㄈ﹥攤芰Ψ治
償債能力是公司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包括償還短期和中長期債務的能力。
1、流動比率
一般的情況下公司的流動比率為2時較為理想,但是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非生產性公司由于存貨少,流動性資產主要是現金和變現能力較強的應收賬款。
2.速動比率
一般而言公司的速動率為1較為合適,但由于流動資產中可能存在賬齡較長的應收賬款,公司的實際償債能力會收到影響,為了彌補該情況的不足,以較客觀的評價公司的償債能力,還可以用超速動比率來進行評價。
3.利息保障倍數
該指標說明用公司利潤償還利息以后還有大量盈余,該指標越大,公司的財務風險越小,償還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
(四)現金流量分析
由于現金流量的客觀性及其他指標的相關性,對現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對其他指標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
1.經營現金流量與銷售收入比
此比率說明企業每實現一定的銷售所獲得相應的經營現金流量。比率越高,說明公司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的效果越多,支付能力越強。
2.經營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比
該比率也說明企業每實現一定的營業利潤所獲得經營現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賬面利潤實現流入的經營現金流量越多,企業的營業利潤質量越高。
3.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比率
企業在有利潤的時候不一定具有足夠的資金還債,所以利用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負債比率指標,能充分的體現企業的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入在多大的程度上保證償還當期流動負債。
(五)對財務報表附注的分析
由于財務報表中規定的內容具有一定性和規定性,它只能提供定量的財務信息,而財務報表附注作為財務報表的重要的補充,因此對財務報表附注的分析就會顯得格外的重要,他可以幫助投資者進一步的了解企業的財務情況以及動態發展。
1.對或有事項的分析
公司的或有事項是指導致企業發生損益的不確定狀態或情形,因為或有事項的后果需要時間的檢驗,所以一般的公司不應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但必須在報表附注中披露。
2.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對于公司來說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財務報告使用者通過對它的分析可以判斷這些事項將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率還是會使公司遭受損失。
3關聯易
關聯易是企業之間為了某種目的而進行的交易,對于此種交易我們應該了解其交易的實質,了解上市公司被交易出去的資產是否是企業的非重要性資產,而被交易進來的資產是否能在未來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一)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率指標的計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歷史成本、歷史數據為基礎的財務報表之上的,這使比率指標提供的信息與決策之間的相關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服務的能力。而且,比率分析是針對單個指標進行分析,綜合程度較低,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
(二)趨勢分析的局限性
趨勢分析法是指與本企業不同時期指標相比,給分析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變動趨勢方面的信息,為財務預測、決策提供依據。但是趨勢分析法所依據的資料,主要是財務報表的數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通貨膨脹或各種偶然因素的影響和會計換算方法的改變使得不同時期的財務報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ㄈ⿲Ρ确治龅木窒扌
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經濟指標的對比分析,確定指標間差異與趨勢的方法,但由于不同地區的價格水平存在差異,各企業業務關系在區域上又不盡相同,其必然導致不同企業指標水平的差異,從而使之缺乏可比性。
四、財務報表分析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ㄒ唬┰趯ι鲜泄矩攧請蟾孢M行分析時,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執行的會計政策和核算方法,這樣才有利于掌握報表中各個項目數據所反映的情況和變化的原因;其次在運用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時,不能用很少的指標進行分析以避免作出簡單、片面的判斷,使投資者陷入誤區,并影響政府、債權人及股東作出相關對策。
。ǘ┮驗閷ι鲜泄靖黜椮攧罩笜朔治龅臄祿际巧鲜泄具^去或歷史的經營業績,所以,用這些數據去精確分析和預測公司未來的發展情況是不確實的,它僅僅是投資分析的一個方面,還必須根據行業背景、公司自身的特點、經營條件和地區乃至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采用連續的動態分析才可能做出全面的判斷降低投資的潛在風險[3]。如20xx年以來由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曾使被人們認為“夕陽產業”的鋼鐵、煤炭、建材等產業就出現了強勁增長,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盈利水平。
(三)以上內容是互相聯系、相互補充的關系,同時也各有自身的局限性,在運用時不能孤立的運用一兩方面數據就據此作出投資判斷。一般的投資者往往只根據每股收益的凈資產收益率等“單位化”后的指標,或是僅僅依靠靜態的對比來決定投資策略,這樣做就很容易走入誤區。
。ㄋ模┎捎靡陨戏治龇椒〞r應該從正反兩方面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判斷。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時,我們不僅要尋找挖掘出其投資價值,同時也可以發現公司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財務風險,并判斷它是屬于系統風險還是非系統風險以及企業的克服能力,從相反的方向來說明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經營的能力和是否具有投資的價值。
總之,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時不能單一地對某些科目關注而應將公司財務報表與宏觀經濟一起進行綜合判斷,與公司歷史進行縱向比較,與同行業進行橫向寬度比較,并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質的東西舍棄掉,發掘出與決策相關的實質性的信息以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與準確性。
財務分析報告精華 篇2
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行必然會衍生出內部審計部門這個組織機構,其工作職能是獨立地對企業內部的各項經營活動、財務運作等進行監督考察和分析評價,向企業的管理決策層和董事會匯報客觀實際的、科學準確的財務信息,為企業的規劃、決策等提供必要的可參考依據。派駐監事會制度是指相關政府部門和產權管理部門以所有者的身份制定會計人員作為其代表派駐于企業,對建筑企業的資產經營活動和財務會計狀況進行監督的一種組織模式。這是一種有效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和監督管理的手段,特別是對大型的建筑公司,能夠很好地管理控制其所屬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會計管理流程,同時解決了總公司集權管理與子公司分權管理兩者的弊端。加強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加強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健全企業的財務內部報告制度,該策略首先需要在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都建立起財務報告制度并保證其得到有效的實施,這樣就可以掌握住多變的、及時的具體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信息,并提煉出重要的關鍵信息,從而有效地增強財務內部控制和管理的及時性,大大增加了企業決策的可依據性與合理性。另外,建筑企業應該依據企業本身的經營發展狀況,將財務內部的報告具體設置成經營成本費用分析報告、企業資產分析報告等,根據需要可以設為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以此來開拓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信息渠道和提高信息傳遞的時效性與正確性。重視對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目前的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在資金的管理上,其主要的問題在于資金的管理過于分散、授權與審批制度不完善。由于管理上的松弛與漏洞,容易發生資金挪用、侵占等惡劣現象,所以企業應該建立起內部牽制的制度,也就是在涉及到資金和財務收取與支付、結算以及登記等的任何一項工作時都必須設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分工負責,以此來降低資金管理上的風險。提高和強調會計人員在企業財務內控的關鍵作用會計人員對企業的整個營業活動進行綜合有效地計量、核查、錄入和匯報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績效。建筑企業涉及到的所有與經濟相關的活動最后都是由會計人員將相關的數據轉換為企業的會計信息,通過報表的形式提供給管理層,管理者通過會計過程能夠全面了解掌控企業的營業活動和財務狀況,為其決策提供參考和支持。同時,會計人員提供的報表相關信息還可以作為企業內部進行績效考核與業務機理的依據。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經營活動信息與人員溝通的主要橋梁,構成了企業管理活動的數據來源與信息中心。因此,應該強調重視建筑企業會計人員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關鍵作用,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業務水平,對加強建筑企業財務的內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充分認識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內控中的重要作用企業的內部審計結構對企業財務的內部控制管理的效果進行核查和監督,其對企業內控制度的貫徹實行和財務的預期目標的達成能夠起到重要的監督管理作用。內部審計部門在企業的日常工作中,通過不斷地提供有效的建議和意見,促成內控制度與流程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得到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越是大的.建筑企業,由于其職能部門多,經營活動面臨的風險因素也隨之增多,而內部審計機構獨立于各職能部門之外,以其客觀的角度能夠十分有效的辨別和評價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和內部控制運行的狀態。在實際的企業管理中,根據企業的成本績效與員工知識構成情況,可以成立企業內部的專門的審計機構,也可以將內部審計工作外包給專業的審計機構。
加強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通過對存在風險的有效評估,讓企業決策者能夠時刻掌控到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薄弱環節與部位,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將潛在的風險消滅于未然,這是建筑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和風險防范的最佳辦法。財務內部控制能夠成為企業內部交往和溝通的一個有效平臺建立和健全建筑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對全體員工進行規范,同時該制度的有效實施和貫徹落實也需要全體員工和各部門的參與配合溝通。財務內部控制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的各個流程進行規范和監督,實質上就是對員工的工作效果進行評價,并生成會計信息,從而成為員工績效考核和業務評價的依據。健全的財務內控制度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健全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一方面把建筑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以及工作種類綜合到了一起,要求個體之間的配合與合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整體的優勢,以順利達成企業的經營目標;另一方面通過對員工的監督考核與激勵懲罰,可以發揮出員工的潛能,激發工作的自主自覺性。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內控制度,從長遠來看,絕對是一項遠超所值的投資。
財務分析報告精華 篇3
財務情況說明書是財務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編寫好財務情況說明書對貫徹新《會計法》突出規范會計行為,保*會計資料質量的立法宗旨具有重要作用。財務情況說明書是企業(公司)年度、半年度財務報告期內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總結*書面文件。它為企業(公司)內部和外部了解、觀察、衡量、考核、評價其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和生產經營狀況提供重要依據。
企業(公司)的財務情況說明書必須按照《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對需要說明的事項,至少應當對以下情況作出真實、完整、清楚的說明。
。1)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
(2)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
(3)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
。4)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
一、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需對會計報表中各項數據進行分析
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平衡分析法。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平衡原理分析各賬戶間的關系及變化。
2、比較分析法,或叫對比分析法。如分析計劃完成情況,用實際數同計劃數進行比較,來檢查分析計劃的執行情況;如比歷史水平,用本期實際數同上期或歷史最好年份(或正常年份)的數據進行比較,看發展變化情況;又如比先進,用本企業數據指標同本行業中的先進企業進行比較,或用本企業的產品同國內外同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