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慶詩朗誦(精選3篇)
小學校慶詩朗誦 篇1
校慶志
作者:軒轅無義
六朝故都,濱江新城。
北依杭滬,南接紹嵊。
臨錢塘而對玉皇,引一橋而望六和。
江南福地,煙雨調而豐順;
大醫輩出,德藝馨而遠揚。
辦學五秩,桃李天下。
有何公國醫之高妙,又大鵬才華之拔萃。
遷舊址于新地,全國首范;
建校舍之濱江,眼略宏遠。
形局特色,義含精深;
求本遠志,浙中之魂。
先圣至理,勵師生以慎獨;
草藥濟世,授天下以仁術。
生有所幸,得學四年;
幸而不幸,難躬校慶。
十月金風,送爽飄香。
天晴朗而色碧藍,氣清新而味芬芳。
結麗錦于內外,張彩旗于道旁。
登頂樓而望南,盡目力而不達。
高樓櫛比,層出疊嶂;
山多樹密,莽莽蒼蒼。
漏視西湖,蕩舟舸之湖心;
聞聲溪澗,嘯獅虎于林間。
山傍水,水滋林:
綠長堤以曠心,繞明珠以怡神。
白露旋翔,南雁成行。
雷峰與保俶遙望,凈慈共流霞互彰。
音樂噴泉,響隨碧波蕩漾;
游人醉景,笑似流水湯湯。
縱有奇景,難消遺憾。
五十載而今同慶,三年多求學于此。
校園草木,具含不舍之情義;
湖邊柳下,曾留終生之永憶。
成學業,續夢想。
回首昨日點點,歷歷皆在目旁。
懵懂入校,得師長以啟智;
行將離校,賴領導之力薦。
敬學長而同事,友學弟以共展;
承前輩而創新天,繼傳統而樹新風。
服務同學,未曾思求回報;
提高自身,未忘培養后人。
捫良心而無愧,卻今朝而有悔。
嗟乎!節雖定日,事難擇期。
有心向往,無暇躬身。
嗚呼!且回身而埋首,以待來時;
暫舍歡而先志,以求明朝。
君子寧靜致遠,無欲則剛。
莊公拒相,寧拽尾于泥濘;
五柳掛印,不同污而違心。
圣人難效,仰之可欽;
先賢雖遠,敬之非晚。
登高騁目,空留長嘆之聲;
撫膺默念,唯增遺恨之情。
某,一介書生,何足輕重?
無才少德,縱弱冠已多年;
有心重義,欲盡力以同慶。
寄祝福于長風,托良愿于周公。
未羽化而登仙,使萬物可隨心。
今日且罷,安擔本分;
他年有成,百歲慶生。
寶駒非命,必精飼以強體;
鳳凰涅槃,必浴血而重生。
何憾?佳期已逝,盛事可期;
五十華誕,百年夢想。
昨日燦爛,幸得蒙于前賢;
開創未來,將寄望于我輩!
承前啟后,再譜華章;
繼往開來,共創輝煌!
東海已見,且把神通展亮!
小學校慶詩朗誦 篇2
校慶感懷
作者:中華一條龍
物換星移五十秋,芬芳桃李遍神州。
金風傳信迎佳客,喜雨潤花香滿樓。
金榜題名興偉業,蟾宮折桂立潮頭。
老弦清韻今猶在,前輩精神不敢丟。
小學校慶詩朗誦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在這長風浩蕩、秋意濃濃的九月,我們懷著興奮與喜悅的心情,迎來了實驗小學百年校慶的盛典。此時,群賢薈萃,少長咸集,共同慶祝這一激動人心的歡樂時刻。在此,我代表全校2706名師生員工向蒞臨大會的領導、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重視實小建設和發展的各級黨政、人大、政協、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支持、幫助實小建設和發展的歷屆校友表示誠摯的謝意! 百年風雨話滄桑。清光緒20xx年,也就是公元,“廢科舉,辦新學堂”,近代教育家吳天成在成都辦通省師范的同時,回威會同知縣婁棟、舉人胡素民等,將縣城的“緯經書院、鏡堂書院、青峰書院”合并,在緯經書院原址創辦了威遠縣立高等小學堂,成為四川省最早創辦的三所縣立高等小學堂之一。學校更名為縣立高級小學校,1940年稱威遠縣嚴陵鎮中心國民小學,1949年改稱威遠縣小學校。1950—1957年6月稱嚴陵鎮小學。1957年7月,威遠縣人民委員會將嚴陵鎮小學分辦為“嚴一小”和“嚴二小”。嚴一小校址設魏家山(即現嚴中校址)。“嚴二小”校址設原解放路天后宮威師附小,也就是現我校校址。同時為方便師范生就近實習教學,又將原師范附小由天后宮遷到西街原嚴小初級部,也就是現在的嚴陵鎮中心校校址。1978年學校更名為嚴陵鎮南街小學,200X年,更名為威遠縣實驗小學。
從創建到解放的46年間,學校僅招收76個班,畢業學生2082人。從解放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的20xx年間,學校規模逐步擴大,教師由原來的27人發展到39人,在校學生數由原來的678人發展到873人。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20xx年,學校更是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這20xx年間,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占地面積達4500m2,建筑面積4800m2,教學班39個,教職工116名,學生2602人。學校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校園多媒體電視教學系統和紅領巾電視臺,擁有網絡教室、微機室、多功能教室、鋼琴室、舞蹈房、實驗室、閱覽室等一流的設施,整個校園環境幽雅怡人,充滿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首任校長胡素民“嚴慈兼用”,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名言勉勵學生,培育英才。120xx年歲月悠悠,雖一度遷址,雖數易其名,但這種優良的作風卻代代相傳,永不磨滅。120xx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輸送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人才。革命烈士胡馭垓,黃浦軍校第一期高材生,在國民黨高干中被譽為“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擴情,首任中共威遠縣委書記張滌癡,原《人民日報》總編胡績偉,勇奪多項大獎、擁有多項發明,被譽為“清華愛迪生”的全國十大新聞人物、博士生邱虹云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今,校友們分布于全國各地,有的風華正茂,年輕有為;有的老當益壯,雄心不已。他們默默奮戰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以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智慧和生命,譜寫了共和國一曲曲奮進昂揚的贊歌。
勤耕耘,碩果盈枝喜人心。改革開放以來,我校獲得了一頂頂榮譽的桂冠,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小學、省普教科研課題項目學校、省心理健康教學實驗學校、市最佳警民共建文明單位、市校風示范學校、市現代教育示范學校、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市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市體驗教育先進學校等。 改革開放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教育的春天,也迎來了實驗小學青春煥發、欣欣向榮的今天。這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學校要發展,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社會的穩定是根本前提;各級領導的殷切關懷、社會家長的鼎力相助是可靠保證;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發展特長、全面育人、學思行結合的育人理念是不竭源泉;科研興校、質量立校,依法治校、辦特色學校是必由之路;一支敬業愛崗、勇于創新、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是堅實基礎。
目睹今天的成就,總結成功的經驗,正視缺點與不足,我們將奮力推進新課改,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爭創市教育科研示范學校和縣課改示范學校。我們將以建現代實小為目標,建立天文觀測臺、電子閱覽室,完善校園多媒體教學網絡;我們將以創省校風示范校為目標,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我們將以當現代教師為目標,提高教師綜合教學能力;我們將以培養現代人才為目標,在重視學生德育素質、文化素質、體育素質的前提下,突出藝術、科技、英語、武術、心理健康教育等辦學特色。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回首實驗小學的昨天,我們感慨萬千;正視實驗小學的今天,我們豪情滿懷;展望實驗小學的明天,我們信心倍增。我們絕不辜負威遠75萬父老鄉親的深情期待。而今,學校正以創省級校風示范學校、建現代實小為目標,去搏擊新世紀的風雨,去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去實現新世紀的跨越!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