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椅子在中國的發展及影響
椅子如何在中國出現的
關于椅子如何在中國出現的,有以下三種可能:
由胡床發展而來的
前面說過,胡床的出現第一次改變了中國人的坐姿,出現了胡坐現象。坐在胡床上的姿勢與坐在椅子上的姿勢基本相同,差別就在于胡床沒有靠背。在宋代佚名畫宋《蕉蔭擊球圖》中,我們看到宋代的交椅又稱太師椅,結構是前后兩腿交叉,交結點做軸,上橫梁穿繩代座,可以折合,座上安裝靠背,可見,交椅就是一個安裝了靠背的胡床或者是安裝了靠背的馬扎,從中不難看出胡床和交椅的密切關系。但是,交椅還不能作為椅子就是由胡床直接發展而來的證據,畢竟交椅在宋代才出現,而唐朝中期我國就出現了椅子,《韓熙載夜宴圖》上的椅子是
那種標準的四條腿椅子,根本不是交椅。
由歐洲傳入
從世界家具史來看,古埃及應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椅子的地方,后來椅子從埃及傳到了希臘,又從希臘傳到了羅馬,最后傳到了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那么中國的椅子與歐洲的椅子有關系嗎?
雖然唐朝對外聯系廣泛,但是中國距歐洲遙遠,中間還有龐大的阿拉伯帝國阻礙,唐朝與歐洲并沒有直接的聯系,若非要扯上點兒直接聯系,那就是景教在中國的傳播了。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發源于五世紀的君士坦丁堡。景教因主張基督的神、人兩性論,故被斥為異端,教徒被迫向東方遷徙。在唐太宗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時,21位景教的傳教士到達長安,經太宗批準,開始譯經傳教,所以有可能是這些歐洲來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時不習慣中國的坐禮,而把家鄉的椅子制造出來。
由佛教傳入
以上為論文的一部分,鉆石會員可獲取全部內容。點擊查看如何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