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夢論文參考文獻
5、“中國夢”與“美國夢”的本質區(qū)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春濤
時下熱議“中國夢”,有人不免會聯(lián)想到“美國夢”。“中國夢”與“美國夢”當然不是一回事,兩者有著本質區(qū)別。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從路徑選擇上講,美國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從概念內(nèi)涵上講,“美國夢”主要以自由、繁榮為標簽,宣稱一個人無論什么背景,只要來到北美新大陸,通過個人奮斗,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但這經(jīng)不起時間和事實的檢驗。美國直至建國87年后才廢除奴隸制,隨后又長期推行種族歧視。現(xiàn)在種族藩籬消除了,但階級階層的鴻溝依然存在,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使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美國夢”十分虛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包括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三個層面,落腳點是“人民幸福”。全國各族人民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體力量,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社會主義的強國富民之夢,是對“美國夢”的超越。提出“中國夢”的概念,是自信和實力的體現(xiàn),吹響了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新的進軍號角,令人心潮激蕩豪情滿懷。
從動態(tài)或趨勢上講,“美國夢”早已褪去其耀眼光環(huán),缺少新內(nèi)涵和活力,缺乏可持續(xù)性。我國則持續(xù)保持著強勁發(fā)展勢頭,中國社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中國夢”正一步步地從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
6、“中國夢”的內(nèi)在屬性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崔耀中
提出“中國夢”后,從中央到地方,迅速掀起學習宣傳的熱潮。“中國夢”具有五個方面的屬性:一是政治性。“中國夢”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我們黨和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政治號召。“中國夢”的提出,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的執(zhí)政理念,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內(nèi)涵。二是歷史性。“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夢想,是實現(xiàn)“兩個1XX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寫照,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是對當代中國社會共同信仰的召喚,體現(xiàn)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三是人民性。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夢”凝聚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道出了中國人民的心聲。1933年《東方雜志》提出“先生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僅收到160份答案。今天,媒體都在開展“說出你心中的中國夢”等活動,得到億萬群眾的積極響應。四是實踐性。我們現(xiàn)在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實現(xiàn)“中國夢”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走中國道路相結合,必將進一步激發(fā)全國人民實現(xiàn)夢想的激情和“實干興邦”、“愚公移山”的奮斗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五是包容性。為什么“中國夢”會在海內(nèi)外引起這么大的反響?因為“中國夢”道出了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的共同渴望。不分階層,不分地域,不分身份,全球華人,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中國夢”,都為“中國夢”感到驕傲,感到自豪,都有著將自己的夢想融入“中國夢”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