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作文言之有理——寫作輔導
不論寫什么樣體裁的作文,都要有一個主題。所謂主題,就是創作主體通過所寫的內容來表達意念、感受、情感和情趣等,也就是作者經過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研究,并通過對材料的提煉而得出的思想結晶。
意勝則文勝,主題立意是否正確、新穎、高遠、深刻,直接關系到作文成敗,因此高考作文要在立意上下工夫。
一、如何突出作文的主題
1、選材豐富,緊扣話題
寫作文,為了突出主題,深化主題,有時需要適當增加文章所使用的材料。XX年湖南考生以《勇敢奔跑,勇敢超越》為題的文章,就是緊扣住話題“跑的體驗”立意準確、材料豐富的范文。文章選擇李白和文天祥作為敘寫的對象,采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他們自身經歷來詮釋人生中跑的體驗——“勇敢在人生路上奔跑,勇敢在心靈上跨越”這一主題。文中寫到:李白在奔跑中感悟到“奔跑讓我履跌履撞,奔跑又讓我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文天祥也在奔跑中感悟到“奔跑讓我遍體鱗傷,拋頭灑血,奔跑又讓我在心靈上完成了一次永恒的跨越——意志,應該在殘酷和無情中超強”。
2、選準材料,拒絕低俗
在寫作中要做到精益求精,突出主題,選材就應該圍繞主題展開,切不可選擇與主題無關的材料。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我們鼓勵考生們能提出新穎的觀點,但立意不得庸俗低下。
XX年北京有一篇零分作文《安》就犯立意不高遠、庸俗低下的毛病。本文的作者帶著好玩,調侃的態度對待考試作文。開篇說:“我熱愛。首先向偉大的正確的光榮的請安。(注:此處可由讀者自由發揮填入,譬如老婆,女朋友,老大哥等等)。”仿用的句式帶有調侃的口吻,讓人讀后不是滋味。第二段解釋我們國家的象征“天安門”時說名字取得好啊,天安了,我們老百姓才能安,否則,門兒都沒有。天安之后,就是地安,地安之后,才輪到人安。具體來說,在單位要服從領導,不要讓領導不安;學校里,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不要讓老師不安;丈夫回家,不要讓老婆不安;談戀愛,不要讓女朋友不安;到了社會上,無論看到什么怪事都不要吭聲,你任何影響穩定的言行都會引起不安,都會被境外敵對勢力利用……這些話語明顯是牢騷滿腹,含有抵觸情緒,語言偏激,態度消極,思想悲觀。好象對社會有深仇大恨似的。雖然以“安”為題來寫了,但沒抓住實質性的東西,而是采用意識流的手法,亂侃對安的解釋,立意不準確,偏離了話題。
總的來說,要想突出作文的主題,關鍵在于搜集充分的材料,從大量的材料中提煉出有用的題材,根據在作文里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掌握好使用題材的寬嚴度。
二、如何結構作文的主題句
1、主題句的表達
議論文中,主題稱作中心論點或者基本論點,作為一個判斷句的形式來說是非常明晰的,并且往往在標題中直接表達出來。如論文標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又如《反對本本主義》等。
而在文學體裁中,主題常常演變為一個復句,可以稱為意蘊。意蘊是全部文學作品內容所體現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題、副主題以及審美情致等作者的認識判斷和審美追求。如《紅樓夢》的意蘊可以寫成:“在混沌生活中極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這種追求不可能達到的悲愴和幻滅。”在一篇短小的散文中,意蘊也應這樣表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意蘊可以說是“春天美好、新鮮、活潑”。需要多說一點的是,主題是作者自己的認識判斷。對于經典的以及其它高層次的文學作品中的主題意蘊,我們的提煉往往只是對于作者主題認識的確認或者猜測和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