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作文言之有理——寫作輔導
2、主題句的層次
正如靈魂的高低決定著人的水平一樣,主題句的高低也決定著作文的水平,也就是說主題句具有層次性。
主題句最基本的層次應該是客觀層次,即主題句準確反映了作文中心內容的真實本質。
在記敘文中,主題句或者概括了一個人真實客觀的性格特色,或者刻畫了一個事物的本質特點。在議論文中,中心論點揭示了所論述事物的客觀本質。
主題句更高一層的認識是具有科學文化深度和廣度的認識。這就要求作者的思想認識和修養的提高,這樣的主題句可以說達到了充滿文化色彩的層次,如“他是當代畢昇”。
主題句再高一層是具有哲理意味的認識。哲理簡單地說就是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例如:“他是一個有永恒追求的人!
3、主題句的位置
主題句是作文的核心,作為主導思想貫穿全文,指導全文。主題句在作文中的位置應是明晰的。僅就議論文和記敘文中的主題句位置作一解說是必要的。
議論文中主題句的位置:標題,一般寫出主題句即中心論點這句話;開頭,一般要在段尾寫出主題句,或寫出與主題句相關的論題;中間,主要采用分析法——分出二三層來,說明主題為什么和怎么樣,行文中兼用其它論證方法如列舉事實的例證法;在中間部分的靠后處突出主題句;結論,重申主題句,可以在字句上變化,或更深入一步。
主題句在記敘文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寫作記敘文時,首先要在構思提綱階段就領悟出主題句,接著讓主題句作為靈魂來統帥全文,并最好在中間部分顯示主題句(開頭和結尾也可以出現主題句或者相似的句子)。
主題句在記敘文中的位置:標題,不少標題就是主題,也有不是主題的,但可能與主題有關;開頭,提示或顯示主題,一般在開頭的后方;中間,在高潮部分,即將近結束的地方要強化(強調)主題;結尾,重復主題。
由以上認識可知,作文不但要圍繞著而且要穿插著主題句來寫作,要有一個“提出——強調——重申”主題句的三段式過程。
三、如何深化主題“避俗求新”
1、克服“套板效應”
考生在臨場做話題作文時,主題往往會“不謀而合”,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由于他們年齡、生活范圍、所學知識、思維方式等諸方面的大體近似而造成的對事物的認知水平的趨同性,這一點限于客觀條件很難改變;二是人們所共有的思維方式的“套板效應”(朱光潛語),即人們思考問題時,往往會自然而然、情不自禁、不約而同地滑向一個同一的模式和套路。
下面這篇XX年四川高考滿分作文《永遠的蘇武》,從蘇武牧羊說起,挖掘其深刻內涵并且用極其概括的語言評價了蘇武的愛國精神,立意深刻。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