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革新心得體會
正文:
1.這次活動的組織團隊
2.這次活動的編排過程(記敘)
3.本次活動的目的
4.在活動期間的大體經過
5.本次活動意義
6.參與本次活動帶來的收獲
7.對本次活動意見或者建議(可省略)
注:心得體會書寫要求用信簽紙(若條件允許)
【范例】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黨執政理論的升華,其根本任務就是要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和諧社會是一個有著極為豐富的物質文明支撐的社會,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將物質財富的積累作為工作的中心,同時,又注意將全社會創造財富的過程,納入發展的軌道中來考慮,讓發展的成果能夠惠及全體人民。
第一,和諧社會是能夠創造極為豐富的有機財富的社會
在科學發展觀中,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發展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離開人的需要,為了發展而發展,甚至為了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與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的。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們為趕超英美而舉國進行的大煉鋼鐵的大躍進運動,還有在改革開放中,局部地區和個別領導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無一不是離開了人的現實需要,而為某種虛幻的目標服務。當人們為了實現這種目標,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時,其結果必然導致大量的資源被消耗和掠奪,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的嚴重破壞。這種離開人的具體需要而創造的財富,很難表現為可供社會支配的有機形態,它所耗費的大量有限資源,其產出的結果成為對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毫無用處的負支出,甚至變成了制約發展的沉重包袱。這種情況在過去以增長為主要目的的發展觀中,多有表現。它們往往由于決策失誤或短視的選擇,在不同地區出現了大量產業雷同、重復建設,由此而形成的一個個半拉子工程、爛尾樓工程等,使得這部分社會財富表現為無任何發展動力的無機性。
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求建立一種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協調性既體現在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又體現在發展的最終結果中。這種協調性使得和諧社會的和諧,不僅表現在人的關系中,同樣也要在物的關系中表現出來。因而,與以往的時代不同,和諧社會是能夠創造大量有機財富的社會。
和諧社會財富的有機性有多種表現,一是社會財富構成要素的有機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和諧社會的財富不僅在構成要素之間是多元統一的,既表現創造物質財富的生產要素有機結構的協調統一,更表現為財富最終形態的協調統一,它能夠滿足人的物質、精神以及人的主體意識所需要的。二是表現為財富創造過程的有機性。在人類改造自然過程中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物質文明建設中,和諧社會要求人們按照科學發展觀所指明的方向,在開發利用自然中,人們能更文明、更科學、更富有遠見地對待自然,而不是短視地、粗暴地、盲目地將自然視作人可以任意掠奪的對象,人們只有自覺的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創造出符合人生存與價值的有機財富,才可能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創造財富過程中,始終把握住滿足人們需要的這一目的。因而,社會有機財富必然要體現出速度與效益的統一,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把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堅持加快速度與效益的統一、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并舉的同時,走內涵式的發展道路。三是表現為人們財富支配方式的有機性。社會有機財富的極大豐富不僅與創造財富的過程及財富最終形態相關,同時也與人們支配財富的方式有關。它體現了財富分配制度的巨大改善,正是在財富的轉移過程中,財富的有機性最終得以表現出來。在和諧社會里,財富在國家合理的財政政策的支配下,能夠順利地在全社會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和諧地變換形態,這是有機財富的一個顯著特點,即它除了實現自身物質形態的增殖外,它還具有制造社會祥和氣氛的作用。因而,它的目的是雙重的,它具有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多向轉移性,而不僅僅是少數人財富的原始積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