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發改局2009年工作總結及2010年工作計劃
三是忙于事務性工作多,系統理論學習少,專業知識不夠精深等。
四是思想解放不夠,改革與創新意識不強,對如何應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上,辦法不多。
五是對基層人員的業務培訓不夠。
四、2009年工作打算
(一)抓好發改常規工作
1、做好經濟運行分析工作,為縣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作用
根據我縣2009年經濟運行情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政策變化,根據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新形勢,分析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方面,科學提出2009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機會,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完成機會的對策建議,確保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2、抓好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管理
按照《國家以工代賑工程管理辦法》的要求,加大對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管理力度,在2009年10月份前確保2009年的以工代賑項目全面竣工,啟動2009年的以工代賑項目,同時做好2010年的以工代賑項目的申報工作。
3、強化固定資產和重點項目建設的調度,堅持每月按時統計上報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每季度分析一次投資運行情況,及時掌握投資動態,并針對投資運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確保2009年投資目標的實現。
4、繼續深化《國務院投資體制改革決定》抓好基本建設項目的審批、核準、備案工作,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積極研究探索非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有效途徑。
5、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建設資金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向上跑項目工作的工作力度,爭取上級更多的傾斜扶持。一是要主動服務業主。協調業主單位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精心抓好申請補助項目的策劃、包裝,推動業主單位把各項前期工作做深做細,確實做到申報項目可行、材料齊全,內容豐富詳實;二是要突出重大項目跟進:全力抓好紅色旅游、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交通等重點項目資金的爭取工作;同時做好新農村建設、水利、城市基礎設施、旅游、社會事業等項目的爭取工作。
6、做好計劃生育、綜治、禁毒、普法、“創衛”和“整臟治亂工作,繼續開展“平安單位”、“無毒單位”的創建,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大機關內部管理力度,提升發改工作形象。
7、抓好單位內部管理,完善各類職責制度,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二)完成“十一五”中期評估工作
對評估工作進行綜合分析,完成我縣“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并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新要求和省委加快發展黔北綜合經濟區的總體要求,圍繞加快推進“三新一強”戰略和“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游活縣”的新要求,提出規劃需要調整和修訂的內容及政策建議
(三)完善相關規劃
完善相關規劃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所缺的規劃,如《習水縣“十一五”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桐梓河流域習水段水電開發規劃》、《##縣鄉村旅游總體規劃》等;二是力爭讓相關行業規劃通過評審批復如《土城古鎮保護規劃》;三是力爭讓一部分重點規劃進入省市規劃。
(四)促進項目謀劃機制建設,加強項目庫建設
促進項目謀劃五個機制建設,一是推行項目謀劃例會制度;二是建立鄉鎮部門企業項目謀劃責任制;三是積極推動專家咨詢、指導機制;四是建立項目動態管理機制;五是建立合理的投入機制。加強項目庫建設必須按照適應形勢,把握規律,順勢而為,務求突破的要求。緊盯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謀劃項目;發揮優勢,圍繞推進“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游活縣”建設謀劃項目;突破制約,立足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經濟方式謀劃項目;拓展思路,注重在發展文化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方面謀劃項目。
(五)加大《遵義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的貫徹力度,進一步理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
##縣發展和改革局
二00九年十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