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工作規劃
14、加強國際稅務管理。深入開展反避稅工作,規范特別納稅調整程序,加強關聯交易信息基礎管理,強化預約定價的監控執行,不斷提高案件調查調整質量。加強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管理,認真做好非居民企業、扣繳義務人登記和合同備案管理工作,加強扣繳、日常納稅申報管理,開展股權轉讓、對外支付稅務證明、股息分配等專項調查和檢查。全面實施非居民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管理辦法,減少協定執行風險。做好稅收情報交換工作,深化稅收情報應用。
15、加強出口退稅管理。深化出口企業全稅種管理模式,進出口稅收管理部門發揮好牽頭協調作用,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基層稅源管理單位加大管理力度,把出口企業征稅退稅抵免等全部納入管理,將退稅抵免管理融入稅源管理之中。推行出口退稅一站式受理,進一步精簡出口退稅審核、審批流程,減少內部紙質資料流轉。繼續做好免予提供紙質出口收匯核銷單工作,加強出口退稅信息管理。加強應征稅出口貨物和代理出口貨物管理,開展應征稅出口貨物專項檢查,對重點行業和敏感貨物進行專項評估,有效防范和打擊出口偷騙稅。
五、加強國稅文化建設,提升干部隊伍素質
16、深入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認真抓好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制定明確具體的學習計劃,分層次,抓重點,采取多種形式,利用國稅網站、宣傳欄等載體,營造濃厚氛圍。緊密結合國稅實際,找準黨建工作著力點,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做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17、推進隊伍建設和機構改革。探索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領導干部考核辦法,加大領導班子考核考察力度。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完善干部選拔任用辦法,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大力推行競爭上崗,強化競爭激勵機制,為優秀干部脫穎而出搭建平臺。完善干部交流辦法,加大基層分局長和稅收管理員的交流輪崗力度。完善組織機構設置,積極穩妥地做好全市國稅系統機構設置工作。理順上下級之間的業務關系以及同級各部門之間的業務銜接,建立職責明晰、分工合理、銜接緊密、工作量相對飽滿的崗位職責體系。
18、加強國稅文化建設。突出理念灌輸和精神塑造,加強“忠誠、法治、盡責、創新、和諧、發展”核心價值理念的宣傳和教育。繼續健全以政治行為、業務行為、生活行為、道德行為等為主的行為準則體系,引導和規范干部言行。進一步創新載體和形式,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增添文化氣息和體現文化內涵。積極開展愛崗敬業教育,繼續堅持典型引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不斷豐富文化品牌內涵,充分宣傳文化品牌和文化建設成果,深入持續推進國稅文化建設。
19、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大力實施人才興稅戰略,以稅務稽查、反避稅、納稅評估、稅收政策研究、稅收經濟分析等為重點,加大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培養力度。完善崗位技能標準,探索開展崗位能力評價,實施專業化、差別化、特色化培訓,逐步建立分級、分類、分崗培訓體系。結合崗位交流和輪換,探索能力與崗位掛鉤的培訓與自主學習激勵機制。充分利用教育培訓管理系統,促進干部職工在線學習。以提高實際工作水平為目標,以科(股)級干部、“六員”骨干和拔尖人才培訓為重點,組織崗位業務能手競賽,培養和選拔一批崗位業務能手,營造“學業務、強素質、做能手”的濃厚氛圍。加強人才梯級隊伍建設,利用多種途徑,有計劃地開展與稅收實際工作密切相關專業的學歷(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