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工作思路
5、嚴格執行財政監督法規為保障,提升財政監督工作水平
繼續堅持以服務財政中心工作為主線,以建立健全財政監督運行機制為保障,不斷提高監督工作質量和層次,提高財政資金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實現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的緊密融合,做到依法監督、科學監督和規范監督。一是明確財政監督的目標,處理好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財政改革的關系。監督工作不能在查處問題上停滯不前,對檢查出的問題要從制度上、管理上找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議,以推進財政改革的發展。二是落實全方位監督的要求。在監督方式上要由事后監督為主向事前調查監督、事中跟蹤監督和事后專項檢查全過程監督轉變,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監督檢查體系,使財政監督的內容涵蓋財稅政策執行、會計信息質量、財政資金使用管理,以及內部監督制約等各個方面。三是注重對檢查資料的利用,擴大監督檢查成果。通過對某類專項資金的檢查,研究該項資金的運行規律,找出現行政策中易出現漏洞的環節,分析出現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并提出加強該項資金管理的建議,從而擴展監督檢查的成果。四是規范監管行為, 防范監督風險。涉及需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的要求辦事,事前要告知,該組織聽證的要組織聽證,嚴格按法定程序,依法行政,依法處理,規避訴訟風險,樹立財政監督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五是建立綜合考評制度, 實施獎懲掛鉤。逐步完善業績綜合考核評價制度,重點關注監管工作質量、制度建設進展情況和內部管理水平。對綜合考評結果予以通報, 并以一定的形式將每年的考核結果與獎懲掛鉤, 以提高監督工作層次和成效,推動機制建設步伐。
6、增強四種意識,建立“四型”機關,一是增強學習意識。創建學習型機關。著重樹立現代學習理念、創造良好學習條件,形成全局上下爭創“學習型組織”、爭當“學習型個人”的氛圍,以此推進財政改革與發展。二是增強廉潔意識,建立廉政型機關。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推進依法行政、規范行事。進一步明確內部管理職能,為監督創造有利條件;推進內部審計規范化,規范權力運行監督。層層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構筑反腐敗防線,增強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倡導“一幫一”結對活動,切實預防干部違法亂紀的機率,以教育的強化來提高干部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三是增強調研意識,建立調研型機關。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上級財政部門的安排,對照全縣“十一•五”規劃,深刻領會上級各項經濟財稅政策,結合本單位、崗位實際,深入開展調研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高理財治稅的水平。四是增強服務意識,建立服務型機關。加強內部制度建設,致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通過科技進步達到管理效益和服務質量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