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醫節的來歷和發展
今天是3月17日中國國醫節。
“中國國醫節”是個什么樣的節日?您知道嗎?在1929年,那時還是國/民/黨/政府統治中國,1929年2月國/民/黨/政府衛生機構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會議上提出:取消舊醫藥(那時中醫中藥被稱為舊醫藥),全盤否定中醫中藥。如果取消舊醫藥被確定的話,治病用藥,只能是西醫西藥,我國幾千年的傳統中醫中藥就會被遺棄,這就是當時臭名昭著的“廢止中醫案”。當時在醫學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動,大量的中醫藥人士紛紛抗議游說,上海名中醫張贊臣主辦的《醫界春秋》為此以“中醫藥界奮斗號”一刊發起了對取消舊醫藥的抗命。在同年3月17日,全國17個省市、二百多個團體,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開大會,高呼“反對廢除中醫”、“中國醫藥萬歲”等口號,上南京請愿,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民心民聲,國/民/黨/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舊醫藥的決定。為了紀念這次抗爭的勝利,并希望中醫中藥能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弘揚光大,造福人類,醫學界人士將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上海是“國醫節”的發源地,到今年“中國國醫節”已有77個年頭了。
“國醫節”源于中國上海。大約在1929年,國民黨政府衛生機構的主管俞云岫要求取消“舊醫藥”,遭到中醫藥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和抗爭。為紀念此次抗爭的日子,為了保護和弘揚中醫藥學,上海醫學界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醫節”。
【來歷】
在1929年,那時還是國民黨政府統治中國,1929年2月國民黨政府衛生機構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會議上提出:取消舊醫藥(那時中醫中藥被稱為舊醫藥),全盤否定中醫中藥。如果取消舊醫藥被確定的話,治病用藥,只能是西醫西藥,我國幾千年的傳統中醫中藥就會被遺棄,這就是當時臭名昭著的“廢止中醫案”。當時在醫學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動,大量的中醫藥人士紛紛抗議游說,上海名中醫張贊臣主辦的《醫界春秋》為此以“中醫藥界奮斗號”一刊發起了對取消舊醫藥的抗命。在同年3月17日,全國17個省市、二百多個團體,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開大會,高呼“反對廢除中醫”、“中國醫藥萬歲”等口號,上南京請愿,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民心民聲,國民黨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舊醫藥的決定。為了紀念這次抗爭的勝利,并希望中醫中藥能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弘揚光大,造福人類,醫學界人士將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上海是“國醫節”的發源地。
【詳細】
中醫乃我國“國寶”之一,有著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鴉片戰爭前,中國醫界一直是中醫一枝獨秀。列強入侵后,西學東漸,西醫學也在中國落地生根,兩種異質醫學體系并存,沖突在所難免。在日益激化的中西醫論爭中,醫界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中醫持輕視甚至反對態度,主張用西醫取代中醫,認為中醫已落后于時代,是封建迷信的騙人把戲。尤其是廢止中醫思潮成為政府千方百計排斥、摧殘中醫的思想基礎。從道光皇帝、北洋軍閥到國民黨蔣介石,制造各種障礙阻止中醫的發展,甚至企圖用行政手段消滅中醫。為了挽救中華民族這份寶貴的醫藥文化遺產,中醫界進行了長期的頑強抗爭,僅直接與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的請愿抗爭就有十多次,地區性的抗爭更是難以計數,古老的中醫經歷了歷史上最艱難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