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日2024年主題(通用3篇)
世界和平日2024年主題 篇1
一、活動背景
聯合國大會于 1981 年通過決議,將每年 9 月的第三個星期二聯大開幕 的日子定為國際和平日。自國際和平日設立以來,全世界的政府和非政府機 構、民間社會和宗教團體紛紛舉行各種活動紀念國際和平日。然而目前在全 世界范圍內,戰爭、恐怖襲擊、地區沖突等多種形式的暴力敵對活動依然存 在,人類實現真正和平的理想任重而道遠。為了呼吁更多的人維護和平,特 在我校舉辦國際和平日活動,激發學生的和平主義精神。
二、活動主題 和平世界、和諧生活
三、活動意義 宣傳國際和平精神,通過活動來加深同學們對維護世界和平的認識和責 任感,讓同學們感受到世界和平需要依靠大家共同來維護,人人都應為世界 和平盡一份力。在全校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愛好和平的氛圍。
四、活動時間 本周三(9 月 21 日):中午 11:30-12:30
五、活動地點 柳園餐廳風華園、荷園餐廳風味園
六、活動對象 鄭州大學全體師生
七、活動參與者 文學院志愿者 4 名及文學院社會實踐部各委員
八、活動準備
1、自制傳單,打印 30 張。
2、通知志愿者做好活動準備,了解活動內容,并提醒佩戴志愿者小紅帽, 徽章。
3、通知文訊部拍照寫稿。
九、活動流程
1、周三中午十一點半在風味園門口集合,檢查人員的集合情況。
2、將傳單發到志愿者手中。
3、由各委員為志愿者強調活動內容及活動方式。
4、活動結束后寫總結。
十、活動注意 志愿者要文明禮貌,積極主動溝通,準確傳達活動目的。
世界和平日2024年主題 篇2
活動背景:
我們在教室里安靜的學習,在操場上快樂的運動,在校園里幸福的生活。但是,這并不代表著我們的生存的世界也是和平與安寧的。利比亞,敘利亞……世界很多國家地區的人民都還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備受戰爭的煎熬,即使是偉大的祖國也時刻受到分裂主義、外國強權等的威脅,中國南海,釣魚島等地區局勢依然不穩定,我們的軍隊、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人民依然不能懈怠。值此國際和平日,我們有必要組織各種活動來表達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追求!
活動目的及意義:
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戰爭的毀滅性,災難性,從而對戰爭更加的厭惡,警惕帝國主義,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對國家的威脅,居安思危,增加大家的愛國情懷,引起大家對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對美好生活的珍惜。
活動名稱:
呼喚和平鴿
活動展開:
分四部分,1以戰爭為話題開展一期演講比賽活動。2收集近段時間的有關戰爭的時事新聞,近年來世界各地影響力比較大的戰爭,我國面臨的威脅以及我國的國防建設情況,通過海報,宣傳欄等進行宣傳。3組織大家看戰爭題材的電影,強烈建議《黑鷹墜落》。4征文,戰爭題材,和平題材,體裁不限。
第一部分
(演講比賽,重在鍛煉自己,鍛煉自己的思維,語言表達,和傾聽理解的能力,同時發表分享自己對戰爭,對和平的看法和意見。)
1、借教室,通知各會員。
2、布置會場
3、主持人開場詞
4、會員依次演講
5、大家討論各自的見解,有意見的可適當辯論。
6、主持人總結
第二部分步驟:
1、 社團內成員收集資料。
2、 制作海報或板報。
3、 在廣場等公共場所展示。
第三部分:
1、 借教室,準備好電影。
2、 貼宣傳單宣傳。
3、 提前到教室試映。
4、 放電影。
第四部分:
1、 貼宣傳單。
2、 通過電子郵件,投稿等方式征文,整理。
3、 評比出優秀文章,通過板報網絡等方式展示。
世界和平日2024年主題 篇3
為文者都要經歷一段青年的寫作過程。這里所說的青年指的并不是實際的年齡,而是筆法年齡和寫作心理年齡。在這個階段所樹立起的寫作心態和自身與寫作的關系對以后寫作之路可以說是埋下了很的伏筆。
有的人寫作時間早,少年時期就開始出書;有的人寫作時間晚,年過花甲才拿起筆。當然,這些都無關緊要,這些都只是時間和資質的問題,與寫作本身關系不大,不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寫作之路。真正與寫作有關的是寫作者,而我所要說的是寫作者在青年的寫作階段。
寫作可以是一種選擇過程,這種選擇主要是在青年的階段完成的。心態,感悟能力和對寫作的思考不自主地幫助寫作者完成了在這一階段的選擇。這種選擇書一種慢性的,不主觀的過程,對當即的效果是微乎其微,而它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一個寫作者的寫作之路。
寫手和作家都與寫有關,但對寫的思考不同。造成這兩個詞在名詞成分上不同的原因是其在青年寫作階段的選擇。寫作者永遠是寫作的載體,他們在青年的寫作過程中潛意識的選擇改變了他們的名稱以及以后的路。同個青年寫作階段,功名的心也許人人都有,但對寫作的思考和對自身寫作的升華區分了從青年寫作階段所走出來的寫手和作家。寫手們已漸露頭角,他們喜歡迎著文字浪弄潮,喜歡在各大青春雜志上吹噓,他們已經確立了自己寫手的地位,日記,認為文字在他們手上可以翻云覆雨。而此刻,作家還是稱不上是作家的,他們還在不間斷的思考,不間斷的提升。如此看來準作家們與寫手們比起來確實遜色了不少。在這些準作家中,一些被現實埋沒,一些被自己忽視,最后只能有很少的一部分從青年階段脫穎而出,成為了主流,一發而不可收。
社會上最熱門的話題80后,基源于一些寫作者,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出其不意地跳入到寫手的圈子里。他們玩世不恭的心態在文字上得到闡釋,他們迎合著自己虛欲的心不斷地挖掘荒蕪。而他們所出的還只是青年的寫作階段,他們夸大了文字的本能,膨脹了自己的內心。最后,時代過了,他們只能是曇花一現。當代著名文學家、學者二月河是作家行列的一個典范,從無名小卒到現在名利雙收,他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選擇過程。沒有清康熙年間的史書著作,一句“我來寫”就賭上了他十余載批閱,最后成就了巨著《康熙大帝》,人們記住了他,歷史也會記住他。
寫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淪落為一個寫手很容易,而蛻變成一個作家要經歷一個寂寞的過程。當代文壇沒有如百朵金花競相開放的場景或許是和一些寫作者沒能在青年的寫作過程中很好的選擇有關。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認真負責,在青年的寫作過程中把握好方向,慎重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