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由來傳說是什么
小寒的來歷是什么?關于小寒的由來你知道嗎?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介紹小寒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小寒簡介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中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的由來
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還處于“二九”的最后幾天里,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位于小寒節氣之后的大寒,處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大寒。
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于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令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盡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小寒時節特征
氣溫特征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小寒與冬季“數九”中的三九相交,因此進入小寒也意味著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根據氣象部門報道,我國東北地區小寒節氣里的平均氣溫在-30℃左右,最低氣溫可達-50℃,黃河流域一帶平均氣溫在-5℃左右,江南地區平均氣溫也降至5℃左右,平時也會有強冷空氣南下,導致氣溫短期降至更低。
動物報寒
按古代歷書記載,小寒節氣的物候特征為“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雊”。小寒天寒地凍,陽氣萌動,候鳥大雁順陽氣而活動,此時出現北飛跡象;喜鵲是感陽氣萌動而筑巢的留鳥,小寒開始筑巢穴,并將巢門南開,以躲避北方寒風侵襲;雉,俗稱山雞,也感陽氣而發聲,小寒時節開始鳴叫。這些物候提醒人們小寒的到來,開始本節氣內的生產農事與生活等。
干冷的小寒
小寒節氣是24節氣中的倒數第二個節氣。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期,通常小寒又是低溫的極點,建國以來,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小寒節氣的有20xx年,遠遠高于其它各節氣。
小寒節氣的寒潮活動以強度大為特點。寒潮的強度大,南下控制的范圍也相應增大,因此廣東省南部和北部寒潮爆發的次數也就趨于相近了(冬至以前北部多于雷州半島)。極端最低氣溫和霜凍,大多出現在寒潮即將結束和云散天晴的清晨。這時正是果木、熱帶作物、冬種作物凍害最嚴重的時刻,也是防寒關鍵時刻。
小寒節氣的寒潮的另一個特點是干。因為寒潮強度大,冷空氣占據范圍大,下沉氣流的強度也增大,空氣下沉,就不利于成云致雨。所以在這個時期,除了遇到南方暖濕氣流很強的情況外,一般比較少雨。
另外,廣東省有“小寒大寒出日頭,凍死老黃牛”的說法,它表明如果小寒天氣晴暖,預兆明春天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