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題實驗方案
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以教學方式改革為載體
——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模式
實驗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新世紀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難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擬的。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教學改革是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的,是對課程改革的呼應。在傳統的教學論概念系統中,“課程”被理解為規范性的教學內容,被界定為學科或各門學科的總和,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當課程由“~”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專家研制走向教師開發,由學科內容走向學生經驗的時候,教師和學生就成為了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而教學過程也因此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在這種背景下,教學改革才能真正成為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能動力量,成為教師和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為使我校的教學改革能真正進入教育的內核,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呼喚的教學改革,為使我們的教學模式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為更好地關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擬開展“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以教學方式改革為載體,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發展”,僅僅是指通過各種考試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練。這種專注于工具價值的發展觀嚴重地破壞了人的內在的自然,從而嚴重地阻礙了人的本體價值的實現。為了充分發揮課程之于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本課題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以教學方式改革為載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點,從課程的創造與開發、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新型的師生關系等方面展開具體的研究工作,以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從而最終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
三、研究目標
、濉⒔處煱l展目標
1、讓教師提高素質,發展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2、讓教師更新觀念,發展為課程的建議者和開發者。
3、讓教師轉變角色,發展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妗W生發展目標
1、轉變學習方式,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和學習興趣。
2、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