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題實驗方案
㈢、教學模式發展目標
1、通過教學,實現課程的創生與開發。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
2、讓教學成為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3、教學過程重視探究、選擇、創造,重視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正確世界觀的逐步形成。
4、建立評價項目多元、評價方式多樣、重視教學過程、促進教學實踐、促進學生發展的發展性評價體系。
四、研究內容
1、如何以教師為本,促進教師的發展。
具體內容有:改變觀念、增強能力,提高教師素質;如何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以教師為本”在構建新型教學模式中的作用;如何評價教師等。
2、如何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具體內容有:如何使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主體意識的確立;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如何評價學生等。
3、如何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模式。
具體內容有:教學要關注人(包括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建立發展性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體現尊重、民主、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學反思等。
五、研究原則
1、發展性原則:課題著眼于教師的發展,特別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著眼于學生的未來,努力構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
2、全面性原則: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本課題研究既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重視學生三個維度的全面發展。
3、綜合性原則:在各學科中綜合開展課題的研究,強調學科間融合、課內外溝通、校內外聯系,引導學生綜合地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4、體驗性原則: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
5、實踐性原則:以教學實踐為基礎開展課題研究,在教學實踐中,有目的地為兒童創建實踐的最根本途徑——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發現、認識、理解和發展。
六、研究方法
&
nbsp; 1、文獻研究法。
2、行動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觀察比較法。
5、經驗總結法。
七、研究措施
㈠、成立課題組,組織、管理好研究隊伍,制定好研究實驗方案,并對方案的實施進行調控,及時總結研究成果,確保課題研究正確、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