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2016年工作要點
5、抓好環境保護。建設電鍍集控區、園區工業廢水處理設施,推進東江源頭水源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飲用水工程等項目建設。建成禮亨水庫突發污染應急防護工程建設,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營。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促進有色、化工等重點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節能減排任務,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
六、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
加大民生投入,全縣新增財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辦好民生方面10件實事,大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滿意度。
1、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全面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徹底改善農村中小學尤其是農村教學點辦學條件。實施“名師、名校”工程,引進一批教育人才,保持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萬人比在全市的領先地位。
2、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拓展投資創業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困難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再就業。抓好就業創業示范街建設。加快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3、完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啟動衛生監督大樓建設,完成第一人民醫院一期和疾控中心大樓建設,建立和完善以縣公立醫院為龍頭、其它縣級醫院為骨干、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繼續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一步擴大醫療保障范圍,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4、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力爭全縣蔬菜自給率達到70%。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和重點優撫對象房屋100戶,新建廉租房500套、公租房100套。在縣城新建成34個公交站臺,新建老城、巋美山2個3級汽車站和20個農村客運候車亭。抓好文體中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圖書館及文化館達標建設、鎮綜合文化站和非物質遺產保護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城鎮社區體育場館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體育健身人口比例。提高國有自來水公司管理水平,加大管網改造力度,有效改善水質供應狀況。
5、強化社會管理。暢通信訪渠道,建立協調聯動、快捷高效的信訪事項化解機制并加強信訪問責;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重點排查和及時穩妥處理農村土地征用、城鎮房屋拆遷、企業改制、涉法涉訴信訪、部分軍隊退役人員等方面的問題。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活動,進一步凈化社會環境;推進“天網”工程建設,在縣城公共部位再新增100個視頻監控點的基礎上,將監控延伸到社區、機關樓院;加強鎮(街)和諧平安聯創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強對城市邊緣地段、薄弱環節的管理,實現管理無縫隙;加強城鎮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制定并啟動“”普法規劃,增強公民的法制觀念,不斷提升依法治縣水平。完善落實測報有據、應急有力、避險有序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抓好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消除各類安全隱患。鞏固人口和計劃生育“創國優”工作成果,全面落實“村(居)為主”工作機制,促進人口計生工作健康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