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材料
譯丹
學校從堅持“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特色亮校”的辦學思路入手,確定了“合格+特長”的培養目標,相繼在一至五年級開設了書法課,建構了學校的傳統文化為特色的整體改革的初步模式。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資源,開發校本課程,讓學生貼近生活,融入生活,讓學生在實用、會用、能用中享受學習和實踐的快樂過程,讓教師在開發、使用、豐富教材中發揮個人特長,為師生共同發展搭建起教育科研的平臺。幾年來,使教師獲得了共識,使學生激發了熱情,使學校改變了風貌。
一、因地制宜、聯系實際、重在宣傳
我們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讓教師了解書法活動的深遠意義。學校領導召集教師骨干,研究工作計劃,成立書法工作的組織管理系統,采取自培和引進的方法,培養一批書法骨干教師。在組織書法活動中,注重活動的實效性。比如,我們邀請了天津、塘沽等地著名的書法家來校指導工作,請專家對學生的習作進行細致的點評,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書法創作水平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書法學習的深入,學生的書法水平大大提高。學生也體會到,學書法的重要意義。許多任其它課程的教師,在這種熱情中,也積極地投身到書法的創作中來。全體教師都認識到,書法活動不僅僅是班主任和語文教師的事,也是學校全體教師應盡的職責,從而形成了全校教師人人學書法的好風氣。
二、組織引領、制定方案、全員參與
書法事業的發展、繁榮,在一所學校里必須要有一個長遠目標。這個目標的基礎就是:扎根民眾、形成共識。將來多少年之后,學生回憶起來,當年中心莊小學所學到的東西讓我一輩子忘不掉啊。目標的刻錄往往需要時間長、印象深。所以,要完成這一計劃,就需要分階段性實施。
學校成立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掛帥,組織學校其他領導和教師為成員。領導小組制定方案,組織、安排、協調和落實,同時定期召開會議,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總結書法活動新方法,及時向全校推廣。
每逢開學初,領導小組著手制定書法活動方案,從開學初就步入正軌,制定學期的工作計劃,擬定書法課的具體時間。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為各個年級制定目標,低年級以筆畫和坐姿為主,學習書法常識,了解一些名家學書法的故事及學校獲獎學生作品;中高年級鞏固坐姿的同時,學習書法和做人道理,學會欣賞名家作品。
具體的班級,要求制定實施計劃。通過層層落實,使書法活動真正落到實處。除了對學生的要求外,在教師中也制定出具體的實施計劃。
三、認真實踐、不斷創新、探索規律
(一)奠定基礎,培訓教師
俗話說:“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抓傳統文化教育,必須要有一支合格過硬的教師隊伍,我們采用了多種方法,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教學質量與水平。
1.堅持每月一次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側重于書法理論、書法技能基礎知識等。根據我校及教師的實際,我們利用星期二下午教師業務學習的時間,專門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指導,從最基本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基本筆畫、各種基本結構的寫法、等方面做具體的指導練習,使每位教師過好理論關。學期中還要就學習情況進行兩次考核驗收并將考核成績納入教師積分。
2.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培養識字能力;寫字課是技能訓練課,要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示范與模仿,知識與技能,練習與指導的關系,有效地提高課的教學效益。為此每周教研活動時間專門進行識寫字的教學研究,通過觀看優質錄象課、讓優秀教師上示范課等形式,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另外進行識寫字指導課的評優,不斷探索識寫字的教學方法,優化識寫字的課堂教學模式。
3.抓好面對面的教學指導。每月語文教師輪流出一堂識寫字的研究課,其他教師參與聽課,聽完后立即組織全體教師進行點評、研討,這樣所有教師都能對運用教學模式有更深的理解,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4.堅持教師“基本功”訓練。幾年來,教師堅持每月各寫2頁軟筆和硬筆正楷字,由專門的寫字老師每月批閱一次,并進行指導矯正。現在全校教師人人都能認認真真地寫字,按質、按量、按時達標,寫字質量明顯提高。
5.抓好傳統文化社團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為滿足書法愛好者的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學校還專門成立了《春芽書社》社團組織。近兩年來社團已由原來的幾十人發展到四百多人。學校專門聘請了著名書法家、圍棋名人定期來校輔導這些小社員,他們在名家的指導下進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