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幼兒園申報材料
3、為孩子們創設綠色生活:
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的養成不是一天就能養成的,我們把環保教育滲透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在教育中,我們把“萌發幼兒環保意識、懂得自覺保護環境、形成正確的環境道德觀念、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作為幼兒的綠色教育重點,關注孩子的每一天、每一刻,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指導綱要》圍繞環保知識、環保行為習慣、環抱情感態度三方面,把綠色教育內容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我們走出課堂的圍欄,結合藝術課題活動,組織孩子的種植活動、觀察活動、戶外教學活動等等,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感受自然美與和諧。
如:我們開辟幼兒園種植角,讓大班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為本班種植角中的胡蘿卜灌溉澆水,幼兒在種植過程中觀察,用繪畫形式記錄生長發育情況;冬季,我們會教育幼兒要節約使用水電,結合本地氣候特點,帶領孩子們進行“雪”的游戲,教師與孩子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掃雪”;結合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做一些種子發芽的小試驗;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回歸自然的環境,為幼兒獲得對世界的感性認識。通過主題活動,初步培養了孩子的環保意識。部分教師還在帶領孩子開展讀報活動,利用各種報導,引導孩子了解各種環保知識:空氣為什么會污染、河里的水為什么會發臭、樹上怎么有那么多的白蟻等等。在認識“汽車”的教學活動中,不失時機的告訴孩子“汽車的尾氣會污染環境”;在音樂游戲“捕魚”中,添加“捕大魚,放小魚”的情節。在老師的帶領下,小班的孩子用飲料盒制作“紙娃娃”;帶上用大紙袋制作的蝴蝶翅膀隨著音樂舞蹈;大班的孩子用報紙裁剪獨特的“時裝”;用廢舊光盤制作動物頭像。種種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大大激發了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孩子們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和習慣,逐步養成了初步的環保意識。
又如:我們有專職的保健醫,為孩子設置健康有營養的綠色食品,每周的食譜展示,天天吸引著家長觀看,定期發放各種膳食調查問卷,有效提高幼兒的膳食質量,每天進餐前,老師用生動、有趣的介紹來激起孩子的食欲,激發進食的興趣,開展“吃的學問多”等多種主題活動,帶領孩子一起“包湯圓”、“嘗月餅”,在吃的過程中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進餐禮儀,組織孩子觀看廚房伯伯阿姨辛苦的勞動。通過組織這些活動,培養了幼兒從小愛勞動、珍惜糧食的情感。
帶領幼兒環保大行動:
1、變廢為寶,美化環境:
我們積極利用家長資源,共同收集安全無公害的廢舊材料來把廢變寶:布片、海綿、各種飲料瓶、果凍殼、紙杯子、塑料杯子、紙盒、報紙等等,一起巧手“打扮”變成了漂亮的“小紙鶴、飛盤、飛鏢、玩具娃娃、可愛的小動物”等等,又如:大班的老師指導孩子們用泥做成各種形式各異的蛋糕,用各種廢舊物品創建了一座“綠色家園”,用泡沫制作的電視機,小、中班孩子用“易拉罐”做成早操的器械等等,孩子們手巧了,心靈了,幼兒園更美了,通過這些活動,幼兒環保的認知、情感、意識都得到了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