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賞識教育”實施方案
對于班內的一些后進生,尤其要多加以關注,多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對膽小的學生要多肯定、鼓勵,對調皮、好動的學生在適當賞識的同時還要多提新要求,使其改掉不良習慣。
4、將賞識教育深入課堂教學之中
課堂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賞識教育是最有效的。在課堂上提倡要善用多用精彩的課堂用語,時刻提醒自己不說帶有侮辱性的傷害學生自尊和自信的話。教師的在備課中要精心設計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語,多用鼓勵性的話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賞識學生就要堅信學生是聰明的,永遠鼓勵學生,從不挖苦學生。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我們要學會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賞識,當學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態度要寬容,語氣要和藹,批評時不大聲指責學生,這樣一來,學生會感到教師對他充滿尊重、信任,也許他們更懂得自愛和自信。所以本學期我們在課堂中實施《賞識課堂激勵語言及忌語條款》評價要求:學校制定了激勵語言120條和忌語60條。要求每位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在一堂課中至少使用四五句激勵性評價語言,不得出現有損學生人格的污辱性語言,尤其是條款中規定的忌語60條。如發現教師出現類似忌語,將在課堂綜合評價中扣除相應的分數。反之激勵性評價語言沒有達到要求也要相應扣分。(附:賞識課堂激勵評價語言及忌語條款)
5、將賞識教育融入日常細節之中
賞識教育不應該是刻意的,而應該是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自然而貼心的。賞識他人除了表揚和鼓勵的話語之外,一個溫柔、慈愛的動作,也是一種賞識,對于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疼愛地撫摸一下他的頭,高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友好地輕拍一下他的肩或背。一個飽含愛意、贊許的眼神,也是一種賞識,當孩子在課堂上有一個精彩的發言,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投以贊許的目光。一個和藹可親的微笑,也是一種賞識,當孩子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時,我們的微笑會讓孩子的心田感到無比的溫暖……我們要讓教師認識到賞識教育無處不在,要做一個有心人。繼續開展“賞識卡集錦”和“每周一記”活動,賞識卡的操作跟上學期一樣,班級每兩周更換一次賞識卡,制作成“賞識卡集錦”,這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賞識。重點加入教師對學生能家長對孩子的賞識。操作規定:每位教師每周至少賞識5名學生,填寫賞識卡贈送給學生。家長每月至少寫一張賞識卡給孩子。這些項目均納入教師考核和班級考核之中。德育處每周進行抽查,量化,打分。讓學生在抒寫賞識卡的活動中學會賞識他人,在每周的“發現”和“感謝”之中鞭策自我、提升自我。
6、開展“擁抱賞識,遠離抱怨”紫手環行動
在全校教師中開展紫手環行動。做到不抱怨從我開始,將紫手環運動進行到底,讓陽光積極心態照亮我們多彩的生活。紫手環運動目的是邀請每個參加的教師戴上紫手環以達到“三不目標”即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閑話。抱怨只會讓自己更煩躁,更沒安全感,沒自信,而這些卻一直都沒發覺。自我檢視一下:當我抱怨(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時,背后的原因嚴重嗎?作為教師對自我的要求要高,有時無意中流露出抱怨的情緒,就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這樣的破壞性是巨大的,同時也會形成負面循環,所以要向鏟除瘟疫一樣,鏟除我的抱怨情緒,時刻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