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實施方案
根據農業部200x年《關于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意見》,為繼續開展好我市200x年農機科技入戶示范工程項目,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
想為指導,以科技示范戶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推廣農機主推技術和主體培訓為關鍵措施,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引導,項目帶動,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轉化長效機制,不斷提升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
二、目標任務
(一)主推技術
1、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實現育秧、整地、插秧、收獲全過程機械化。其中,重點推廣水稻育秧技術、水田攪漿平地技術、機插秧深施肥技術。
2、大豆深窄密機械化耕作栽培技術。其中,重點推廣深松聯合整地技術和深窄密精密播種技術。
(二)實施規模
1、xx鎮、xx鎮和xx鎮實施大豆深窄密機械化耕作栽培技術,總實施面積x萬畝。每個鎮建立x個示范村,每個村選xx個科技示范戶,每戶引帶xx戶,總培養科技示范戶x戶,引帶農民x戶。
2、x鎮、x鎮、實施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總實施面積3萬畝,建立20個示范村,每個村選20個科技示范戶,每戶引帶20戶,共培養示范戶數400戶,引帶農民8000戶。
(三)示范戶的確定與管理
1、示范戶的選擇。要選擇一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種養水平較高、群眾公認、樂于助人的農戶,作為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在農戶自愿申報基礎上,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民主程序確定。
2、建立示范戶技術服務檔案。檔案應注明示范戶的基本情況、技術服務情況、國家補貼、輻射帶動和經濟效益情況。技術指導員負責技術服務和示范戶的信息采集,每季度末按要求報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經市專家組核實后錄入示范戶的技術服務檔案。
3、對示范戶實行動態管理。在生產過程中,示范戶必須服從、配合業務部門指導,對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因故不能履行職責的示范戶,由技術指導單位提出建議,經市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取消其示范戶資格。200x年將在x個示范戶中,淘汰不合格示范戶,再補選條件好的戶做為示范戶。
(四)效益目標
1、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增產10%,示范鎮增產水稻萬斤,增加效益x萬元,水稻戶均增收x元。
2、大豆深窄密機械化耕作栽培播種技術增產10%。示范鎮增產萬斤,增加效益x萬元,大豆戶均增收xx元。
3、水稻生產機械化程度達到70%。大豆深窄密耕作栽培機械化程度達到95%。
三、實施步驟
200x年科技入戶工作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籌備階段。從200x年11月底到200x年12月底。一是成立領導組織。組長:,副組長:,成員:;二是組建專家組,組長:,副組長:,成員:;三是確定農機技術推廣站為技術指導單位,市、鎮、村三級農機、農業技術推廣員為技術指導員;四是從、xx個鎮選出1000個示范戶;五是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對主推技術進行廣泛宣傳。
第二階段組織培訓。從200x年x月初到200x年x月底,對示范戶進行系統地培訓,培訓方式采取到村集中培訓,同時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與技術指導單位,技術指導單位與技術指導員,技術指導員與示范戶之間分別簽訂技術指導服務合同。
第三階段引進機具。從200x年x月初到x月末,指導農機戶檢修農機具,引進新機具,同時實行“物化技術”補貼,充分調動示范戶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農戶對農業機械進行檢修,機械技術狀態完好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