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開展各級干部赴基層轉變作風服務群眾活動實施方案
(四)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一是認真抓好安居富民、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工程。突出抓好安居富民工程建設,加強住房保障,提升居民幸福指數,進一步加大事關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全鄉各族農牧民安居樂業。二是切實提高教育設施建設和教學質量水平。加大對教育設施的建設力度,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雙語教育、規范發展學前教育,力爭在年內普及學前兩年“雙語”教育;加強教育教學研討,借鑒內地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三是加大轉移就業人員技能培訓力度。充分發揮鄉勞動保障所和團委、婦聯作用,努力實現轉移勞動力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不斷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規模化和規范化水平,努力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有組織、長期性轉移。四是加強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加快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服務體系建設,加大醫療設施和設備投入力度,逐步改善鄉衛生院條件,加大醫療技術人員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衛生技術人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努力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任務。五是落實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五個一”要求。摸清情況、主動作為、強化措施、細化責任,讓每一個青少年都能得到組織的關心和培養,讓每一個困難家庭都能享受扶貧幫困政策,讓每一個居民都能進入社會管理服務體系,讓每一個公民都能依法享受權益,正常履行義務,達到社會文明進步。
(五)全面落實基層建設年各項部署。一是繼續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從陣地建設管理、人員配備、管理體制、工作制度、集體資產管理等各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思路,實現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和維穩責任全覆蓋。二是加快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深入實施“統籌城鄉基層黨建、推動城鄉共同發展”工程,規范運行“兩議三審四公開”民主議事機制,進一步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新途徑,建立村級集體經濟扶持基金,指導村級黨組織落實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制度,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破解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努力實現地區關于額敏縣集體收入3萬元以上的村達到90%以上的目標要求。三是集中抓好后進基層組織整建工作。注重結合XX年底村隊黨組織年度考核結果、村干部雙述雙評、換屆走訪入戶等,對村隊黨組織進行分類定等,實施“好村帶差村、強村帶弱村、大村帶小村”,樹立典型;加大工作指導幫扶力度,轉化升級較好和一般等次;對“差”等次基層黨組織,由黨委主要領導親自包聯,并至少配備5名以上綜合素質較高的工作隊成員駐村開展工作,努力實現在今年7月1日建黨節前擺脫后進基層黨組織落后局面。四是積極推進工作創新。指導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創新,完成《千名農村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工程》等創新項目的推廣運用,培育1-2個具有鄉域特色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品牌。
四、相關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配強工作力量。按照自治區黨委、地委和縣委的統一部署,開展干部赴基層轉變作風服務群眾活動從2月開始到11月結束。縣委分別向17個鄉(鎮)場派出了工作隊。各單位也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真正把那些能力素質好、群眾觀念強、熟悉基層、懂雙語的優秀干部,特別是少數民族干部派下去幫助開展工作。鄉派工作隊,將由包村領導干部帶隊負責,與縣派工作隊混合編隊,盡快深入到村隊,按照本方案的措施內容要求,切實撲下身子,協助村隊黨組織做好各項工作。原則上重點村隊工作隊成員不少于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