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集中規劃活動實施預案
二、資金籌措和管理
(一)資金籌措。根據分級財政、分級管理的原則。主要采取多渠道籌措資金解決。自治區安排一定資金,專項用于規劃編制、培訓補助、以獎代補等。縣、區人民政府要在年度預算中安排村鎮規劃編制經費,配套自治區專項資金使用。此外,結合農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農村土地整理整村推進項目,將土地整理資金的規劃編制經費予以整合,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
(二)資金管理。村鎮規劃集中行動的資金管理方法由自治區財政廳商有關部門制定。實行報賬式管理,封閉運行、專款專用。
三、實施方法與階段
加強協調,村鎮規劃集中行動涉及面廣、任務繁重、時間緊迫。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入實際。落實責任,高效實施,科學管理,確保村鎮規劃集中行動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各縣、區在組織編制村鎮規劃中,應按規劃指導層面由上往下的原則,區分輕重緩急,按三個層面分三個階段實施。
依照《廣西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方法》要求,第一階段(XX年112月)以縣、區為單位。啟動縣、區域鎮村體系規劃和鄉鎮總體規劃的編制或修編,組織編制村委所在地的村屯規劃,以及中心村的規劃,并完成上述規劃的審批。全市年度總任務是編制和完成審批12縣縣域鎮村體系規劃,44個鄉鎮總體規劃,1350個村委所在地的村屯規劃以及中心村的規劃。
縣、區要制定計劃組織鄉鎮規劃建設管理人員及村莊規劃協管員的培訓。同時。
同步組織編制主要交通干線沿線村屯的規劃,第二階段(2012年112月)繼續推進編制村委所在地的村屯以及中心村的規劃。并基本完成規劃審批。
并基本完成規劃審批。第三階段(2013年1月—12月)組織編制主要交通干線沿線村屯的規劃及其他村屯的規劃。
上述三個層面的規劃可同步部署、統籌推進、交叉進行,各縣、區在組織實施中。確保按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四、主要內容
(一)開展農村宅基地和房屋確權登記。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房屋所有權進行確權登記。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到用地單位或個人。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和農民住房確權到戶。通過確權登記,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探索建立對農民自愿放棄宅基地的彌補機制。
(二)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各縣、區政府要依托“農事村辦”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建立村屯建設管理委員會等村民組織,實行自主管理;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村民公約等,將村屯建設的日常事務納入村規民約的管理范疇,探索建立政府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相結合的管理新模式。
(三)建立村鎮建設規劃技術服務體系。有條件的縣、區要逐步組建農村規劃建設技術服務單位。
四)建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與土地管理聯動工作機制。
銜接好村莊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理整村推進規劃。縣、區村莊布局規劃中要有與土地利用規劃銜接情況的說明,1.建立規劃聯動機制。建立村鎮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土地整理整村推進規劃的聯動機制。各級城鄉規劃建設部門與國土資源部門要密切配合。規劃審批時,要有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意見。國土資源部門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定土地整理整村推進規劃時,也要有與村鎮規劃相銜接的情況說明,規劃審批時要有城鄉規劃建設部門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