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夢征文2000字
春華秋實,斗轉星移。讓我再憶壬辰年金秋之際,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在古城西安舉辦的第12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當我把新近出版的《陜西茶人之道》拙著送到有關的茶文化專家手中時,有些茶人十分驚訝的說:你怎么能寫出這么多的茶書來,而且與眾不同,總給人傳遞出一種蓬勃向上的草根力量!……作為茶會主辦方的新城區委、區政府領導夸贊說:陜西茶人聯誼會不唯名,不圖利,其務實高效的作風就是全省茶葉事業發展的典范!……說者無意,聽者用心,讓我浮想聯翩……說起來又何至這些呢?陜茶要發展,文化要先行,這是一個文化人的自覺意識與責任感、使命感。陜西茶人聯誼會從成立起,我就清醒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不斷為此而奮進。于是,10多年前,我就與新聞出版部門積極聯系,成立起了陜西茶文化研究系列交流叢書編委會,省作協黨組書記雷濤、著名雜文作家商子雍、中國水利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楊穩新等人擔任顧問,我任主編具體實施。為了解決出版資金的困難,我就像一個高級行善的文化“乞丐”,確切說就像一個“苦行僧”,四處化緣,義務為茶鄉茶企業服務,把低廉的贊助全都投在這上面。一分錢可以壓倒一個經商人,但它決壓不垮一個茶人的信念。XX年來,陜西省茶人聯誼會負責出版了10部茶文化專著,字數約達200多萬字,而我本人編著的就有6部,曾被中國茶葉博物館收藏。其中《紫陽富硒茶文化》被我國著名的茶學專家梅峰譽為“一部書名遠揚的茶書。”原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劉楓、副會長程啟坤等權威人士,分別題墨或作詩贊美,激勵著我前進。特別是《陜西茶人之道》一書,去年8月中旬除在香港國際茶展會上亮相后,還被我帶到了祖國寶島臺灣在茶文化考察交流活動中,作為最為珍貴茶書禮品贈送給中國臺灣茶人,成為宣傳陜西茶葉文化的一個歷史事件。這白紙黑字,照樣飄散著陜茶的清香,凝聚著中華茶文化的正能量。
茶人是行走在草木之中,是與大地相融合,構成了天地人合一的最美風景,為社會報得春暉。XX年的光陰,彈指一揮間,它讓我的青春歲月不在。但我與陜西茶人聯誼會會員們總是以平常心看萬千世界,從來就不居功自傲,而是謙卑共進,不求索取,樂于奉獻,讓人生的價值觀得到最大化的升華。然而,我國茶葉界并沒有忘記我,在XX年上海世博會開幕之際,鑒于我對中國茶葉事業的貢獻,還被授予為“覺農勛章”的表彰,這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啊!而我們的會員中,類似獲得過“陜西茶葉發展有突出貢獻者”稱號的就有5人,省勞動模范1人等相關的表彰獎勵就有10多人,同樣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助推陜茶發展的精英之才。這些看起平淡無奇,卻成為我們身邊的感動,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常言說:“十年鑄一劍”,品茶可清心。回首往事,人生的一個階段已經過去了,下一個階段悄然來臨。陜西省茶人聯誼會重新被省民政廳登記審批,具有了法人資格,一大批德才兼備的茶人又出現到眾人面前,這就為我們的團隊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讓各位會員們奔赴相告。正如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國龍說道:“這是全省茶葉界的一件大喜事,值得恭賀!”其辦公室工作人員王昱詠詩贊美道:“秦地雄風,茶為國飲;聯誼茶人,書寫茶韻;弘揚茶道,振興茶業;品茶論道,功德無量;愛茶之人,品位清雅。祝愿陜西省茶人聯誼會事業如蓬勃的春花,愈來愈芳艷,愈來愈醇香!”是啊,我們心中有個夢,好夢成真自己圓。大家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寬廣。茶道如歌,人生豪邁。為了陜西乃至全國茶葉事業的大發展,我們仍是在新的起跑線上不停在飛跑,要將自己生命的個體融入到春色濃綠的茶葉世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