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述職報告:潛心管理 精心育人
1、“推門聽課”不留情。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行政、學科帶頭人、教研能手、骨干教師為成員的工作小組,課前不打招呼,聽后個別交換意見,提出要求和建議。
2、“隨機監測課”重反思。每周教務處安排常態課,全校教師都可以聽,然后利用校本教研活動日進行評課。每學期對各年級組及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認真評估,包括:一聽(聽課堂教學);二看(看備課筆記、作業批改);三總結(總結教師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并提出改進措施)。
3、“毛遂自薦課”重交流。繼續開展“比教”活動,按教導處開學初的計劃安排,每月兩節校級示范課,分語數教師全員參與聽課,評課,并給予公平公正的量化評分。上課教師上交優質教案、說課稿、反思。年終先進教師上匯報課。
4、“青藍工程”促發展。本學期繼續開展骨干教師幫扶活動,每月骨干教師上一節示范課,幫扶教師上四節研討課,學期末骨干教師指導幫扶教師上一節優質課。
以上“四課”的順利開展,為我校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教學技能的平臺,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 四)、堅持課題研究,抓亮學校特色。
1、在省級課題《經典誦讀提升師生人文素養》的研究中,學校的讀書活動小組精心設計誦讀內容,規定閱讀時間,每個年級的語文老師精心挑選20首古詩詞,每天晨誦時間由吳啟梅校長指導學生朗讀20分鐘。中午學生自由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每周二的讀書活動課由語文老師指導閱讀,教務處每天落實檢查,并成立誦讀團體。17日學校舉行了誦讀踐行《弟子規》啟動儀式,并為全校710名同學免費贈送了《弟子規》讀本。本學期要把《弟子規》背完,每月分班舉行誦讀比賽。今年的“六一”、“元旦”分別舉行了兩次“經典誦讀,傳承中華文化”的誦讀、吟唱、歌舞等形式的師生同臺競賽交流活動。每學期評選“書香家庭”和背詩小能手和背詩小標兵。在讀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xx小學《誦讀經典,潤澤童心》詩詞讀本已經印刷出來發放到了學生手中,讀本共5冊,每冊收錄四十首古詩詞,學生每周背誦一首,每節課前學生齊誦古詩詞一首。讓誦讀成為一種習慣。
2、在《創造性使用教材有效提升農村學生能力發展》研究中,我校與xx小學開展了兩次“同課異構”活動,4月20日xx區第二次課題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市教科院的夏x老師與我校的王春桂老師同課異構分別上了一節四年級《小數加減法》的數學公開課,來自6個課題組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共50余人參與聽課。10月22日學校數學課題組成員到東門小學參加了數學聯誼活動。使課題研究做到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提高辦學水平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服務。
四、德育工作有創新,校園文化建設顯個性。
1、校園文化建設,讓書香潤澤師生心靈。精心布置讀書長廊,我們在教學樓道設計了詩詞、警句,讓之成為特色成果展示的主陣地;充分利用讀書廣場,我們設計了經典誦讀傳承中華文化之楚文化故事,經典誦讀傳承中華文化之勵志故事,讓之成為學生休閑閱讀的樂園;花壇,教室等地設計了楹聯,弟子規,每周一詩讓各種小景點無聲地散發濃濃書香,凸顯特色亮點。
2、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深入開展《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推行“愛心獻他人、孝心獻父母、自信心留自己、舉止優雅、說話文雅、情趣高雅”的“三心三雅”教育。經常性地進行班容班貌檢查,重視值日崗隊伍建設,將小學生日常規范教育抓細、抓嚴、抓實,校園里做到了地上無痰跡紙屑、墻上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衛生無死角。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了參觀大遺址放風箏活動,既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又增強了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在教師節來臨之際開展了“感恩教師”主題活動,既培養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懷,學生優雅的舞蹈又落實了藝術教育。國防教育日學習“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建隊日舉行“領巾飛揚 童心向黨”紀念日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重陽節舉行了“九九重陽 濃濃敬老情”敬老活動,同學們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獻上了歡快的舞蹈,并開展了“戀親恩 干親意 抒親情”的征文比賽。體現了學生尊老、愛老的愛心和孝心。學校運動會運動健兒們奮力拼搏的精神不但推進了我校的陽光體育運動,更體現了學生的自信心。
4、落實常規檢查。學生會干部的一日常規檢查,每天放學后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落實“三雅”教育。學校校委會每月對班級文化布置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校委會成員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打分,結合一日常規得分情況評選每月優秀班級,班級推薦“三心三雅”校園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