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崗位的述職報告(精選3篇)
材料崗位的述職報告 篇1
我來到這個團體跟大家共事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回首過去的一年,因為我第一次接觸路面施工,對于路面施工用材料的要求和規范很多地方不太懂,既是新奇又是嚴峻考驗。在這一年里我踏踏實實地經歷了考驗和磨礪,通過自身的不斷學習和實際操作,進一步了解了路面施工有關材料知識和技術規范要求,使自己在計劃材料管理領域得到了補充和提高,如路面用的水泥、碎石、瀝青等各種材料。一年來,在項目領導的關懷和幫助下,在同事們的配合及支持下,我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使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現將擔任材料部的部長的工作情況以及未來兩年工作的計劃報告如下:
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熟悉項目材料管理運營情況之后,著力落實上級領導的工作部署,對這個路面需要的材料進行統計,其中、路面主要材料用量:碎石在整個工程要用1354608.21t;水泥47535.94t;礦粉22038t;機制砂163028t;黃沙10705.84t;鋼筋227.6t;路緣石3442立方米,還有很多。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及時對各種用料指標進行調整,并逐步完善,達到節約材料、控制成本的成效
一、物資采購工作管理
(一)因我項目所在地區都是一些小型的廠礦,而我項目需要的各種主材用量非常大,因此給材料采購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為此,我及時想辦法,一是積極和主要材料供應商取得聯系,要求材料必須保證施工現場的需要;二是走訪水泥廠、碎石廠、沙場等主要材料供應地,及時掌握材料的存儲及運輸情況;三是做好輔材的供應工作,保證各種材料能及時發放到每個施工班組,滿足施工需求。
(二)在采購過程中我不僅要考慮到價格因素、更要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做到貨比三家、還要了解供應各個環節操作、明確采購在各個環節中的不同特點。只要降低成本、不管是哪個環節我們都要認真研究、商討辦法、真的很感謝各位領導,在采購方法方面為我出謀劃策,是領導的嚴格要求,使我在采購方面,有很大的進步。
二、做好周轉材料和機具的管理
周轉材料價值高、使用周期長,是單位的固定資產,我平時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周轉材料和機具的.管理工作:一是做到逐項清理,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臺帳管理制度;二是加強對周轉材料的管理,盡量多周轉,少占用,提高周轉材料的利用率;三是及時掌握施工現場的各種機具的完好率和使用率,該維修保養的一定進行保養維修,防止損壞,確保各類機具的高效運轉率;四是各種機具落實到人頭,建立個人臺帳,做到心中有數,本上有帳,手中有物,家底清楚,有利于生產經營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做好材料成本的控制工作
對我們材料部門來說,材料占整個工程的60%以上,做好材料的成本管理,是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大事;在成本管理上,一是及時走訪施工地區的砂石廠、水泥廠,碎石廠等、及時掌握好各種材料的市場動態;二是經過市場調查后,與材料供應商簽訂切實可行的供銷合同;三是在特殊季節如雨雪天氣,及時做好材料的囤積和價格的調動工作,在各種材料的供應上都保證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在材料的成本管理上要進一步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潤。
四、嚴格收發材料,切實做好材料管理
為了確保工程建設各類材料能夠及時足額供給,避免工程建設因材料短缺、不到位而延誤工期,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對此,我嚴把收料關、供料關和管理關:
1、清點材料數量,不允許工作人員不負責任地估算數量或者按照其他人員提供的數量進行登記簽收。
2、保證工程建設用料收支達到總量平衡,要求材料管理人員對每天的收料、供料情況核算清楚,每三天回報一次工程用料的調運、發放情況。
3、對當天沒有發完的建設用料,要妥善進行存放,并安排專人進行看管,以防丟失、受潮。
五、今后工作的目標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求真務實,做好各項材料的管理工作,在保障材料及時供應的基礎上盡量降低材料成本,既保障施材料工順利進行,又為項目經濟創效益。希望領導給予支持、監督和指導、我將以更高的工作熱情迎接新的挑戰,不斷完善自己,為公司的發展壯大貢獻自己最大的努力。
材料崗位的述職報告 篇2
自從黨中央明確提出西部大開發以來,我省公路建設曰新月異,特別是高速公路以超常規速度發展,很多新建項目、改建工程、通縣公路等相繼建成通車,同時也構成了超多的內業資料即工程檔案。如何有序地管理好工程檔案既是工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檔案部門的要求。下面就是本人的工作總結:
一、思想上要重視工程檔案管理工作,并應設專人管理
工程項目建設中一般對內業資料不太重視。到工程完工后,即將交工驗收,才開始慌忙整理,有的施工單位甚至人也難以找到,給檔案整理帶來較大難度。主要原因首先是整理資料是苦差事,沒有人愿意去干。第二是工程到了收尾階段,大部分人員特別是技術人員又撤離到新的工作崗位。第三是一般施工單位沒有專職檔案管理人員,內業資料分散于工程技術科、試驗室、合同管理等部門。工程后期人員繼續撤離后,有些施工單位留下的人員對資料不了解,加之有些資料簽字手續不完備,需要施工單位或監理人員簽字,人員很難召來,拖延了資料整理時間。第四是工程建設中不重視資料收集,為后期資料整理帶來非常大的工作量。
由于對內業資料不重視,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其首先是拖延了工程交工時間。其第二是耗費超多人力、物力、財務。其第三是為項目檔案管理帶來較大難度。其四對工程質量檢測單位資料審查帶來難度。
鑒于上述原因,因此應在工程建設中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做到工程完工短時間內將內業資料整理結束,為交工驗收做好準備。
二、要制定詳細的貼合各工程實際狀況的工程檔案管理辦法,明確標準和要求
交通部就工程檔案管理陸續下發了《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歸檔管理辦法》、《公路工程竣工驗收辦法》、《交通部科學技術檔案分類編號辦法》和《科學技術檔案案卷構成的一般要求》四個綱領性文件,目前我省尚無統一的竣工文件編制辦法,各項目建設管理單位應根據交通部上述文件編制貼合各項目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編制辦法。
首先是細化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資料整理范圍。第二是細化組卷要求,特別是各種施工用表的排序,如何使質量評定表、試驗表格與工序檢查表有機結合應細化,有可操作性。第三是明確案卷的格式和具體要求,便于施工技術人員操作。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只有綱領性文件是不行的,務必對竣工文件編制辦法細化,讓人一看就明白如何操作,避免由于理解不一造成資料整理的混亂,給內業資料管理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工作量。
三、積極對工程檔案管理人員和關于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檔案整理的標準和要求
由于施工企業來自全國各地,且工程施工中人員變動大,一個新項目可能又是一批新人,各地有各地的具體要求。從實踐來看,絕大部分人對檔案工作不太了解,有的工程技術人員甚至連施工工藝流程都不明白,整理出來的工程檔案千差萬別,無法交工。工程開工前,應對檔案管理人員及關于技術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他們掌握內業資料整理的標準和要求,思想上統一認識,避免資料整理返工和重復勞動。
四、定期對內業資料督導并與計量支付掛鉤
由于資料整理瑣碎,不產生經濟效益,施工過程中現場又十分繁忙,施工人員絕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工地,對資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動應付。如果不認真進行督導檢查,到最后內業很有可能一塌糊涂,更有甚者超多的缺資料,因此內業資料應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評選,引起各方面重視,避免超多的工作堆積。必要時可采取強制措施與計量支付掛鉤,為搞好工作檔案管理帶給保證。
公路工程檔案管理工作是工程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資料,認真抓好此項工作有利于推動工程管理工作,縮短交工驗收的期限,避免工作完工后牽制建設、施工單位超多的人力、物力,順利完成工程檔案的驗收和移交工作。
材料崗位的述職報告 篇3
回顧一年的工作,是非功過、苦樂參半,有收獲有失落,有經驗有教訓,也有太多的感動和感受在這里同大家一起分享和共勉。
一、現就今年的工作匯報如下:
1、工作中繼續保持嚴格要求自己的好習慣,努力和虛心學習同事們的工作經驗和態度。同時總結自己的經驗和一些工作心得。
2、嚴格要求自己的工作習慣,按公司財務要求,所有的采購計劃和流程都能在采購前、采購中、采購后的各個環節中主動接受財務及其他部門監督。
3、努力改善自己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團結其他同事,力求完美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服務好各個部門間協作的宗旨,沒有計較過工作的量大和困難,積極的`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4、 為鋼棒業務的開發和拓展積極、及時的向領導匯報和收集更多的更全面的市場信息和資料。
二、工作不足方面:
1、在工作中整體規劃不夠周詳,遇事急躁毛糙,不能精準的靈活把握市場和應變突發事件。
2、特別是信發鋼棒的采購計劃,由于業務知識不精和過于自信,致使加工質量不過關就發到現場,給其他同事的工作造成了被動,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在這里真誠的再次向公司領導和全體同仁表示深深的歉意。
3、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吸取教訓虛心改過,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出色更完美,為公司發展全力以赴。
三、明年工作計劃
1、更加努力勤奮的做好本職工作,確保材料能夠及時供應,隨時關注市場變化,盡力利用多渠道來降低成本,控制質量。穩定現有供應商,開發培養有潛力的新供應商。在工作中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不斷積累經驗。
2、極力配合質檢部解決物料質量,和財務部配和做好采購成本的控制。
3、全力配合各個領導、團結其他同事,努力學習業務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待人處事風格。進一步強化敬業精神,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完成工作的標準。
4、繼續發揚敬業敬崗與公司發展為己任的精神和原則,認真總結經驗,克服不足,繼續發揚吃苦耐勞精神,努力做得盡善盡美。以實際行動來展現自己的能力和風采。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為公司在新年度的發展再上新臺階、更上一層樓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活沒有彩排的機會,每時每刻都是現場直播,再美好也將過去,再困難也要面對。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為公司未來的明天讓我們繼續攜手并肩、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