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滋病宣傳講話(精選3篇)
防艾滋病宣傳講話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12月1日是第--個“世界艾滋病日”。號召大家都要勇于承擔防治責任,積極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盡其力,各負其責,同心攜手,加強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為實現健康中國夢努力奮斗。
今天我們談起艾滋病,可能會有人想這里是青春校園,是遠離塵囂的象牙塔,談艾滋病不是杞人憂天嗎?
其實,感染艾滋病的途徑林林總總,艾滋病離我們并不遙遠。親人、同學、朋友、火車上的臨座,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說不定就有艾滋病感染者,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艾滋病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據衛生部門統計,我國20__年報告感染者和病人10.4萬例,感染者中以男性和青壯年為主,85%的感染者年齡在21-40歲之間,全球新增的43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40%是15-24歲的年輕人。伊寧市是全國艾滋病、性病高發地區之一。艾滋病的形勢非常嚴峻,帶來的嚴重損失和危害是觸目驚心的,因此預防艾滋病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憐!如果你看到無辜的嬰兒,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為之心痛嗎如果你看到妙齡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殘得瘦比黃花,你能不為之惋惜嗎他們在痛苦中吶喊,在無奈中抗爭,在失望中期盼。面對這樣一群不幸的病人,我們能忍心無動于衷能棄之不管嗎?防治艾滋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一場只有愛心才能戰勝的戰爭。關注艾滋病而不是漠視它,正視艾滋病人而不是恐懼他們,關愛艾滋病人而不是歧視他們;這些是何等地重要,它關系到生命的尊嚴,關系到以人為本的國策,甚至關系到國家的盛衰、民族的興亡!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培養未來的社會棟梁,有義務做好艾滋病的預防宣傳工作。不僅要自己掌握艾滋病的防御知識,還要在校園內社會上廣泛宣傳艾滋病的預防知識,不僅幫助人們消除恐慌,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還要帶動學生和社會其它成員消除歧視,關愛艾滋病患者。讓他們真正參與到防治、關愛艾滋病這個社會主題中來,成為抗擊艾滋病蔓延的主力軍。
艾滋病的英文簡寫就是人們所熟悉的"aids"。這個簡稱的字面意義就是“援助”的意思。
朋友們!讓紅絲帶在每人的心中飄揚。讓紅絲帶將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我們的心連結在一塊;讓紅絲帶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勝艾滋,共同撐起生命的天空。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防艾滋病宣傳講話 篇2
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已經非常成熟,它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理論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正確性通過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歷史性成就得到了充分證明。黨的十九大報告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一點都不為過。
自從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強調我國當前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可見,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已經非常成熟,它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理論依據。
部分經濟指標的變化不影響基本歷史定位的判斷
有人認為,既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從“落后的社會生產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且出現了一些經濟指標變化,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我們人均GDP即將跨越1萬美元,當前較多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這就說明我們物質匱乏的時代已經過去。在這些人看來,我們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體判斷也應適時修正為“中級階段”或“高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判斷已經不能準確反映國情,需要提出新的理論框架來準確認識和定位我們的時代。這一看法是不能成立的。
實際上,僅僅從人均GDP或產能過剩等一兩項指標來區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所謂的“社會主義中級階段”,這種研究的偏頗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主要著眼點不是一兩項經濟指標,而是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與黨的基本路線、改革開發的基本國策直接相關。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主要著眼點是改革開放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征程。改革開放實踐先行,但理論不能滯后,到黨的十三大召開前夕,雖然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已經轟轟烈烈地在全國展開,但我們急切需要對這一偉大實踐作出理論說明,在此背景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應運而生。黨的十三大報告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并指出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并且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簡單地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基本主張是,我國的社會主義依然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對于不發達的社會主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當然是第一要務。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們需要進一步改革開放,引進外資,充分調動民間活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體判斷,我們才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并進一步找準了改革開放的目標,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功加入世貿組織,更加緊密地融入世界經濟。如今,我們已經站穩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不斷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引領全球化,我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各項成績,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判斷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沒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認識偏差帶來的歷史教訓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正確性通過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歷史性成就得到了充分說明。另一方面,那些沒有認識到或者偏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行為也付出了巨大的歷史代價,對于這些歷史教訓,我們也應該深刻反思。
蘇聯就曾在社會發展階段的理論認識問題上犯下了歷史錯誤。我們知道,蘇聯在1936年就宣布建成社會主義,并提出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基本路線,后來衛國戰爭短暫中斷了蘇聯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進程,衛國戰爭甫一結束,蘇聯就重提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任務。在赫魯曉夫時期,蘇聯并沒有糾正這一錯誤,而是繼續推行超越階段的做法,并提出了加快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口號,制定了20xx年建成共產主義的時間表。這一判斷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繼續演變成為“發達的社會主義”理論,直至1967年,蘇聯宣稱已建成了“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不切實際的口號給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帶來了巨大傷害。
由此可見,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認識是關系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路線問題,建設社會主義不能超越歷史階段,不能急于求成。幸運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科學的、正確的認識,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以此為指導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新時代背景下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如何理解“新時代”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間的關系呢?
實際上,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時代特別強調的是時代主題的轉變,“強起來”成為時代主題,這個強起來與改革開放以來持續奮斗取得的巨大成績息息相關,與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息息相關,與黨的xx大以來的重大歷史變革息息相關。但是,這個轉變不影響我們對所處歷史階段的總體判斷,在強調新時代的同時,強調“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們全黨必須繼續“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判斷與黨的基本路線密切相關,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根本上要求我們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新時代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要求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根本而言,當前,發展的任務一點都不比過去輕,我們更需要繼續堅持與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動發展。在此意義上,黨的十九大報告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一點都不為過。
防艾滋病宣傳講話 篇3
近日,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暨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委員會20xx年年會在山西晉城舉行。論壇以“傳承經典,立德樹人”為主題,由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委員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組委會、晉城市教育局、中共澤州縣委宣傳部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校長、一線教師以及國學愛好者200余人參加。
圍繞“傳承經典,立德樹人”的理論和理論構建,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教育部原副總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振有強調,傳承經典首先要回歸經典,敬畏經典,通過厘清經典之本義來認識經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理論研究所所長吳安春研究員認為,經典的傳承不能墨守成規,應基于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當代中國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將傳統文化之“精神要義”與立德樹人之“發展導向”以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育人之本”相結合。而提升教育研究者和一線教師的國學素養,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落地的重要保障。湯用彤學術獎評委會秘書長雷原提出,育人的基本方法包括親近自然、勤耕精藝、養蒙讀經、尊師好學樂群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認為,中學階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亟待改善。
“傳承經典,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是本次論壇關注的重要內容。北京府學胡同小學開展國學校本教材研發,并形成了“1+X”全學科國學教育模式。北京星火小學將經典融入校園情境,創辦“齊家讀書會”,將學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北京房山區琉璃河水泥廠學校的燕都書院設置了“小水滴”校本課程、入泮課程、國學微課程。北京垂楊柳中心小學通過網聚名師大家,孵化課程,以此弘揚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