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演講致辭內容2023(精選3篇)
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演講致辭內容2023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推廣普通話 共筑中國夢》。
眾所周知,普通話作為我們漢民族的共同語言,必將成為現代漢語的代表,而世界上又有四分之一的人使用漢語。因此,學好普通話,將是我們與他人溝通的一把金鑰匙,我們的道德、修養、文化都將在普通話中得以充分展現。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一個完整規范的民族語言,而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語言的大國,自然需要民族語言。普通話作為多年來實行的各民族共同語,已經以本身的運用性證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講好普通話,能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陶冶愛國情操。可是在校園里大家對普通話的重視還遠遠不夠。普通話是我們日常交流的工具,是文明與進步的象征。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地區都有自己的方言,試想:如果你與一個使用著你完全聽不懂的方言的人來交談,會怎么樣呢?是面面相覷?還是怒目相視?如果我們人人都說普通話,人人都使用文明的用語,那么又會怎么樣呢?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縱觀全球,世界各國“孔子”學院極受歡迎。外國掀起漢語熱,漢語潮。也說明了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像央視的《漢語橋》等節目在國外有著非常高的收視率。漢語走向世界,中國走向世界,中國成為世界的焦點,普通話將會成為世界流行語之一。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還有什么理由說不好普通話?
中國幅員遼闊, 各地有很多方言,但也正是這些方言鬧出了許多的笑話。記得有一次,我回到家,正聽見奶奶她們在說“飛機”的話題,正饑餓的我一盤心思地當作是“肥雞”,結果我愣頭愣腦地插上一句:“肥雞在哪兒?我正餓呢!”一家人無不大笑。如果不是因為家鄉話不標準,我也就不會把“飛機”和“肥雞”混為一談了。
推廣普通話最基本的就是從每所學校做起,相信學校推廣了普通話后,會煥然一新,大有改變:同學們以前嬌聲嬌氣的說話聲會不見,粗魯、不文明的說話聲也會不見,同學們變得更加禮貌,學校也會變得更加文明!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不學好普通話,各地人民可能很難互相溝通、交流。如果人人行動,從我學起,時時、天天訓練,營造一種氛圍,一種人人都說普通話的環境。我認為,普通話不會離我們那么遠,不再那么陌生。要知道“四海同音,萬眾一心”啊!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演講致辭內容2023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和諧紐帶。漢語,已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到了今天,全球有20%的人口使用漢語。但是作為普通話的發源地,在我們的生活中,錯別字總是無處不在,或者是一些“原創”的異體字。在交流的過程中,還能聽到許多不標準的發音,就像“似的”,總有人會把“shi”讀成“si”。還有的同學熱衷于網絡用語,故意發音不正確。這些都會給普通話的傳播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那說不好普通話,會有怎樣的后果呢?舉個例子:一個老伯在大聲叫賣:"賣月餅了,四塊錢十個。"很多人都圍上去買這"便宜"月餅,到付錢時,才明白老伯的月餅是十塊錢四個。只是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區別,卻可以把生意做虧本,值不值呢?還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村長在村民會議上說:‘兔子們,蝦米們,咸菜太貴,不要醬瓜,要豬蹄。’把他的話譯成普通話是:“同志們,鄉親們,現在開會,不要講話,要注意。”如果沒有翻譯的前提下,我們能夠聽懂他的話嗎?
我們使用的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積淀,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內容,推廣普通話應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學好普通話,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從而連成和諧的紐帶。學好普通話,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化素養,從而能更好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為此,我想向同學們提出如下倡議,希望我和大家都能做到:
1、在校園里人人都說普通話,多用普通話與他人交流。
2、人人寫規范字,不寫錯別字、繁體字和異體字。遇到不會的字要去查字典,不要自己認為怎樣讀就怎樣讀。
3、多閱讀,提升文化修養并提高普通話朗誦水平。
4、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帶動身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話,為創建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作貢獻。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從平時做起,從現在做起,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演講致辭內容2023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149班的班主任莊老師,很榮幸能站在國旗下講話,今天我的主題是《推廣普通話,共筑中國夢》。
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也就是今天,9月16日,第22屆推普周在上海舉行開幕式。20__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所以,本屆推普周的主題是“普通話誦七十華誕,規范字書愛國情懷”。
首先,什么是普通話?它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國家計劃到20__年,爭取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其次,為什么要說“普通話”?掌握普通話,就是為了便于不同領域的人們更好地交流。說來也慚愧,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湘潭人,并不知道說湘潭話。因為父母來自不同地方,所以,他們唯一能交流的語言就是普通話,而我從小就只聽得懂普通話,也只會說普通話。說到這里,我還是要感謝一下我的父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們相遇,如果沒有一個大家都能使用,都能聽懂的通用語,肯定是不行的,這就是為什么要推廣普通話。
最后,普通話和方言是什么關系?我們一定要明確的是普通話的推廣不是要消滅方言或民族語言。前一短時間,有一部票房高達48億的電影,是什么?(哪吒)可能有些同學連片名都讀錯了,網上有一個視頻,主持人楊迪讓他自己的媽媽讀哪吒,她的媽媽用四川話讀哪吒,也用普通話讀哪吒,似乎沒有差別。一時間這個視頻點擊量很高,許多市民直呼“普通話的正確發音太難了!”周總理曾說:我們推廣普通話,是為的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而不是禁止和消滅方言。
如果說語言是人與人交往的第二雙眼睛,而普通話則是我們心靈溝通的橋梁。作為益智的學生,我們更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僅要學說普通話,更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意識。致力于在同一天空下,用同一種普通話笑迎八方賓朋,傳遞深情,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