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圣誕”敬老院獻愛心活動策劃書
(3)活動后期進程表
日期 負責人 實施步驟 主要內容 情況分析 12月25日 總負責 對本次活動進行小結 以口述的形式,向各位組員小結本次活動以及評價本次活動 12月26日~12月28日 全體組員 召開第三次網絡會議 以口述的形式,向各位組員小結本次活動以及評價本次活動 全體組員通過電子稿的形式寫一份活動總結;后勤組負責整理本次活動的相片、錄像;公關組負責制作采訪稿 12月29日 全體組員 在全體組員總結本次活動 上交個人完成的總結及有關本次活動的文件 通過口述的形式總結本次活動 上交本次活動總結的電子稿以及相關文件至高二執委會處
應急方案:1、 當會員發現老人有任何不適時請立即聯系樓層護理人員。2、 如出現會員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請與負責人取得聯系。3、 如果會員在活動中走到其他樓層請提前通知負責人,在活動負責人與場地負責人允許的情況下去其他樓層活動。四、 附錄:1. 注意事項:1、 全體參與成員必須在活動當天按時到達活動地點。如不能來或不能及時到達,請提前向負責人請假,并說明原因。2、 活動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活動地點,如有急事請向負責人請假,并說明情況。3、 注意儀容儀表及語言。衣著整齊、大方,佩戴團徽(團員)4、 維持好活動秩序,保管好隨身攜帶的物品,注意安全。5、 活動結束后,清理活動現場遺留下來的垃圾。2.特殊注意事項——對老人的探視1、之前,要徹底處理好在生活里的經濟糾紛和感情糾紛,不要到之后給老人帶來不穩定因素。希望能有良好的心態和狀態去參與本次活動。2、一些老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人生經驗,這些都是他們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財富。因此,他們的思想深處并不希望被人憐憫,但因年邁的關系,他們在生理上被人視為弱者,這個問題常常觸及老人內心的自尊。因此我們在探視老人時,不要在語言上將老人放在弱者的地位上進行交流,不要傷害到老人脆弱的自尊。對老人可以多用請教的方式,這樣容易融洽感情,加深了解。注意自己的言辭,還有不要和他們說過激的言論,這樣傳出去,對紅十字會影響也不好,如果對管理等方面有意見可以通過正規途徑,如向上級部門反映等方式加以解決。3、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特別是老年人在場的時候,要注意避免燙傷、碰撞老年人等事項。4、可以準備一些革命老歌曲,耳熟能詳的.比如:《南泥灣》、《松花江上》等。5、與老人溝通的態度與技巧溝通的定義:溝通是一個過程,可使兩個人互相了解,透過傳達及接收資料訊息,給予及接受對方的指示,互相教導,互相學習,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溝通不局限于利用語言,還有手勢、動作,來表達出事實、感覺和意念。同感---設身處地從服務對象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事物,并且正確地傳達自己的了 解予對方,使其覺得被了解和接受,這是給服務對象最大的支持力量。真摯---用坦誠的態度與對方交往,使他們感受到一種真摯的關心。接納---服務對象大部分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懷及接納,故需以愛心 及體諒去接納他們。尊重---服務對象常感無用,容易產生自卑,給予明顯尊重、支持,增強其自愛 和自尊心,提升其自我形象。主動---服務對象大多是被動,自信心低,對人有戒心,因此要積極主動去接觸他們,使他們感到關心。耐心---服務對象多有一些不愉快的生活經驗,需要耐心地聆聽和處理。個人化、獨特性---每一服務對象都應視為獨立之個體,有不同之特質與需要,除基本態度與技巧外,仍要順應情況,作出合宜之行動和表示,才是有意義地建立良好關系,及大致所期望之效果。 6、如何與老人家交談?(1)、態度: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臉上常常微笑,讓老人能感受到你的親切感;(2)、位置:不要讓老人抬起頭或遠距離跟你說話,那樣老人會感受你高高在上和難以親切的,應該近距離彎下腰去與老人交談,老人才會覺得你與他平等和覺得你重視他;(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視對方眼睛,你的視線不要游走不定,讓老人覺得你不關注他,同性間可以摸著對方的手交談;(4)、語言:說話的速度要相對慢些,語調要適中,有些老人撞聾(弱聽),則須大聲點,但還要看對方表情和反應,去判斷對方需要;(5)、話題選擇:要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如家鄉、親人、年輕時的事、電視節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歡的話題,也可以先多說一下自己,讓老人信任你后再展開別的話題;(6)、真誠的贊賞: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像小朋友一樣,喜歡表揚、夸獎,所以,你要真誠、慷慨地多贊美他,他就高興,那談話的氣氛就會活躍很多;(7)、應變能力:萬一有事談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緒有變時,盡量不要勸說,先用手輕拍對方的手或肩膀作安慰,穩定情緒,然后盡快扯開話題;(8)、有耐心:老人家一般都比較嘮叨,一點點事可以說很久,你不要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要耐心地去傾聽老人的話......(9)、第一次見面,先聆聽,這很重要。從談話中歸納老人的喜好。話題要隨老人喜好。盡量充當聽眾的角色;(10)、不要過分好奇去問老人一些私人事。例如這些問句“為什么獨身呢?”“為什么沒有人來看你呢?”“為什么你不......”等等,一些我們平常認為輕松平常的東西,在他們眼里,可能是最深的一條傷痕,不要隨意去揭它,除非老人自己愿意說;(11)、不要在談話過程中隨意反駁老人的觀點。他們活了大半輩子,絕不希望被一個毛頭小子反駁,盡量跟著他們的話鋒走。不要給太多個人意見;(12)、老人家少不了會嘮叨抱怨,我們要做的是傾聽,他們說出來并不是需要我們馬上為他們做些什么,純粹只是想說而已。所以聽到老人的要求,要用理智去分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有不明白要跟其他會員商量解決的方法,不能一味地有求必應,你答應的必須是你自己能實現的;(13)、對老人的抱怨要給予適當的引導,不能總讓老人一味地抱怨下去,否則整個談話內容給他留的印象都不會太愉快,找個機會岔開話題,談些正面的事情會讓他覺得開心些,老人與小孩一樣,生氣很快,高興也很快;(14)、會員應自我增值。沒人喜歡都談統一內容,老人家接觸面尤其窄,不可能每次都問:您叫什么名字?您多大年紀啦,會員可嘗試與老人談些社會中的資訊,從中可以知道老人的喜好,會員必須要知道光寫,才可能談之有物;(15)、與老人溝通,可以借助一些外物。如果有老人喜歡看報,只是由于眼睛白內障看不了,如果知道了這點,給他讀讀報,如此類推。融入長者的生活所需中,才是我們最好的服務;7、我們與老人接觸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1)、安全:永遠要擺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確扶法;輪椅,老人坐上去時,一定不要讓輪椅動而導致坐空,推輪椅動作要緩慢,老人的腳要放好,雙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離開扶手的范圍!在開始推輪椅前,要說些“伯伯,我們開始走了!”等提醒的話。(2)、尊重老人的習慣:不要動老人房里的擺設和其他物品,如敬老院內婆婆就喜歡把剪刀、藥油擺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也有一個婆婆愛把錢夾在報紙里等等。老人多少會有些特殊習慣,這是一定要注意的,都是些不能夠違犯的規矩。例如不喜歡外人使用他的洗手間或其他,這些在談話過程中發掘,要提醒其他會員。所以會員應在進門之前解決這些問題,減少這類事情的發生。(3)、對探訪的老人要真心,有責任心,不要敷衍,否則對方是會感受得到的。(4)、時刻留意老人變化,如冷、熱、咳、渴、方便等,以便能及時做出應變。(5)、請坐在老人90度的視線范圍內,免得老人的頭轉來轉去。(6)、每個房間不要安排太多人,5人以內。進門時的速度不要太快,一個一個地,好讓老人有個適應期,不致手忙腳亂。離開時速度要更慢,最好是慢慢一個一個地撤退,因為熱鬧之后的寂寞是很難受的,我們要把落寞減到最低。最后由組長壓后。 8、探訪原則:不打亂老人的正常作息,不影響老人現在的生活,我們的探訪僅為協助中心給予老人精神方面的安慰。 與老人溝通的原則:親切勝于親熱 態度勝于技術 多聽勝于多說 了解勝于判斷 同理勝于同情 理喻勝于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