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精選18篇)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
第一節課是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書寫板書――圖形的運動。圖形怎么運動?大家很好奇,便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圖形自己會動。”有的說:“很多個小圖形集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圖形。”斌老師讓我們安靜下來,他告訴我們圖形運動就是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圖形啊?”我迫不及待地問斌老師。斌老師耐心地講解:“對稱圖形就是一個圖形,左右兩邊完全一樣,這樣的圖形叫作對稱圖形。”接著,斌老師讓我們看課件,像蝴蝶、樹葉、蜻蜓,這3個圖形左右兩邊完全一樣。我們終于聽懂了圖形運動。斌老師為了檢驗我們是否明白,給我們出幾道關于圖形的題目,讓我們判斷梳子、五角星、乒乓板、數字1哪些是對稱圖形?同學們仔細觀察后,說出了正確的答案。斌老師又給我們出了一道題:“圓是不是對稱圖形?有多少條對稱軸?”同學們思考片刻,有的說1條,有的說4條,有的說6條……答案五花八門。這時,有一個同學說有無數條對稱軸。斌老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斌老師在電腦上給我們演示圓的對稱軸。斌老師一邊演示,我們一邊數,1條、2條、3條……我們驚訝極了!圓的對稱軸真的有無數條哦!
丁零零,伴隨著清脆的鈴聲,有趣的數學課結束了。斌老師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讓我們找找身邊的對稱圖形。看誰是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能找到很多對稱圖形。
生活中圖形運動現象無處不在,相信我們還會發現許多生活中存在的數學規律。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2
同學們,你知道嗎?火柴棒不但可以做游戲,而且可以擺成各種奇形怪狀的圖形文字,最有趣的是可以做各式各樣的算術,不信你聽我說。
原本錯誤的一道用火柴棒拼出的算術題,通過增加、減少或移動算式中的火柴棒,將原來錯誤的算式,變成正確的算式。比如星期天我在家里做的一道題目:用火柴棒拼出的一道算術題:“21—12=7”,只移動一根火柴棒,使算式成立。我想左邊“21”減“12”等于“9”,比右邊“7”大“2”,要使等式成立,必須把左邊的數變小,或者把右邊的“7”變大。我想右邊是“7”,只移動一根火柴要變大是不可能的,只能改變左邊的算式。于是我把“12”移動一根火柴變成“14”,就把原來的算式變成了“21”減“14”等于“7”。你看,這個算式就這樣輕輕松松地被我改正過來了。還有一道題目是:“87+3=76”,也只能移動一根水柴,使算式成立。左邊“87”加上“3”等于“90”,比右邊“76”大,要使左邊的數變小,方法只有把“87”去掉一根火柴變成“67”,把去掉的那根加在“3”上,“3”就變成了“9”,算式就成立了。
同學們,看了上面這兩個游戲你覺得有趣嗎?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碰到數學游戲,有些還很有趣呢!它們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3
我是一個討厭數學的煩人,每逢上數學課,我就頭疼,就想睡覺,然而,卻有一堂以前的數學課,讓我開始喜歡上了數學課,領我摸進數學解題之門。
七月之初,爸爸帶著我去了暑假輔導班,數學課上,老師突然問:"你們都喜歡吃芝麻糖嗎?”“當然愛啦!芝麻糖又香又甜可好吃了”同學們不約而同的回答“那好呀!”下面讓大家一起學做芝麻糖吧!老師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寫著“芝麻糖是由30%的紅糖與70%的芝麻末調制成的,如果要做10千克的芝麻糖來,那么需要多少紅糖和芝麻呢?”
哎!原來老師又讓我們數學題啊!我的"厭學癥"又發生了,眼睛一花,頭腦發暈,整個教室仿佛在旋……翻滾……我翻著小白眼……·扒找桌子上好像要睡覺了“小盛,我看你今天不舒服,一定是生病了吧!沒關系,等把芝麻糖做好后,一定就會好的。”老師風趣地說著,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線段圖并在中間加了一點接著提高了話音,“這條線段圖好比是紅糖芝麻各要多少?”老師又讓我把改成百分之30和百分之70之后,解釋說:這倆個分數的分母都是“10”這就是說把10千克的芝麻糖平均分成10等份,其中紅糖占了芝麻占算式是紅糖芝麻啊!原來數學題這么簡單,一畫、一點、一改,問題解決了。
這堂數學課,我不僅學會了怎么解數學題,而且還學會了怎么制作芝麻糖,還明白了芝麻糖可以補血的醫學效益,一舉多得,真是有趣極了!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4
我們的老師個個才華橫溢,教的學科五花八門。我則對一位“變臉大師”印象最深刻。
她頭發長長的,戴著一副圓框眼鏡。雖然戴著眼鏡,但鏡中的眼睛卻炯炯有神,像發著光一樣,鼻子與嘴巴都挺小的。她的身材很苗條,個子適中,走起路來輕飄飄的,仿佛腳下生了云。
她為什么會被我稱為“變臉大師”呢?只見她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原本還熱鬧非凡地教室霎時間停住了,仿佛“靜止”了一般。這時候,她就要開始變臉了。上課了,她剛剛還笑嘻嘻地講著課,臉上一絲生氣的模樣都沒有。突然,她怒目圓睜,眉毛倒豎地像兩個“1”字,張著血盆大口仿佛要把我們活活生吞,說到:“某某某,你再給我動一下,就站后面去!”就是在那一剎那,像從兔子變成了獅子,換了個人。等她吼完后,又變回了兔子,臉上的各種怒火,一下子都煙消云散了,真跟換了副面孔沒什么兩樣。她還經常實施“突擊訓練”。在課堂上,一邊上課,一邊隨時觀察著有沒有人在分心。若是有,她便先記在心上,講到一處,突然發問:“某某某,這個問題怎么回答?”事先完全不動聲色,一下子就把同學們給“問呆了”,聽得認真的還能答出來,可是被她抓住的,基本都答不上來。所以在她的課上大家都不敢開小差,生怕被“嚇住”。
你們知道這是誰嗎?這就是我認為的“變臉大師”——有趣的數學陳老師。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5
有一天,媽媽給我出了4道算24點的題目。
第一道是:“1、2、3、4”,我想了一會就想出來了。答案就是1+2=3,3+3=6,6×4=24。
第二道是:“5、6、7、8”,我想了好久也沒想出來。我想的是5×6=30,7×8=56都不對,我再想如果7+8呢?也不對。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來,最后只好求助媽媽。媽媽說:“怎么樣才能最簡單地算出24,有3種方法:第一種就是3×8、第二種就是4×6、第三種是2×12。”我這才知道,一下子就湊出來是5+7=12,8-6=2,12×2=24,我明白了其中的技巧。
第三道題是“4、4、10、10”。我想用媽媽的方法一定能算出來。4已經有了,那6算的出來嗎?我想10-4=6,4×6=24,這雖然對了,但還有一個10沒有用上,所以只好再請教媽媽。媽媽說,你倒過來推試試。我心算了一下,發現這也是一種技巧。用10×10=100,100-4=96,96÷4=24。
媽媽出了最后一道題3、5、7、9,我以為這又是一種方法,但我想,我先試一試再說。一想,用媽媽教的第一種技巧就可以了,7-5=2,9+3=12,2×12=24,媽媽說我能舉一反三了。媽媽又說其實這題很簡單,全部加起來就可以了,我一算,得數果然是24。
媽媽給我出的這些題目的技巧我都牢牢記在心中了。我覺得這些數學題真有趣。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6
“救命啊!減號來了!”數字10邊跑邊大叫,有個數字問:“哦?是嗎,我可不信!”果然減號來了。減號念起了咒語:“10-3=7!”10飛了起來,“啪!”的一聲掉到了地上,可憐的10變成了7。
于是7回到了家里。7的姐姐是加號。他進了家門看見姐姐就開始乞求姐姐:“姐姐你就給我加給1吧,就1,就1,求求你了嗎!”加號看著7可憐巴巴的樣子,只好同意了。加號開始念起了咒語:“7+1=8!”這時7緩緩上升,又緩慢的的下降,這時的7已經變成了8。8緊緊地抱住加號。8道了謝,就出去玩了。
剛走出大門,8就看見不遠處的花壇邊站著個符號,再仔細一看,呦!這不是減號嗎?于是8立刻藏到旁邊的草叢里。突然一個蒼老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你好呀!小朋友。”8一回頭,“呀!原來是除號奶奶。您好!”一說完他就轉回去干自己的事情了,除號奶奶看他這么沒好氣,于是念起咒語:“8除以2等于4。”
“嗖!”的一聲8飛上天空,又“啪”的一聲掉到了地上,8又變成了4。4哭著跑上了一輛大巴,來到了自己的奶奶家。4的奶奶是乘號,奶奶特別疼愛4。4立即抱住了奶奶,便放聲大哭起來:“嗚、嗚、嗚、嗚、嗚……”“怎么了!”奶奶親切的問到,4吞吞吐吐地告訴奶奶,今天發生的事。奶奶說:“乖!乖!我給你乘3不就好了。”4破涕為笑。奶奶念起咒語“4乘以3等于12。”金光閃過,4立馬變成了12。
數學世界真是太有意思了啊!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7
今天中午,數學朱老師讓我們做一張小學生數學報。
做著做著,我遇到了一道難題“一個等腰梯形的下底和腰一樣長,上底是下底的3倍,如果將下底延長6厘米,就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這個梯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看了題目之后,我便冥思苦想,可卻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我想打退堂鼓去請教老師。突然我的耳邊又回蕩起爸爸那嚴厲的話“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這道題也是這樣,你不會,你就讀上一百遍,心中的結也自然而然的解開了。同樣的一道題,但別人告訴你十次答案,也比不上你自己精確的算出來。”于是我打消了放棄的念頭,拿起筆在演草本上畫了起來。
“萬歲!我做出來了吔!”我在心里歡呼。被寫的密密麻麻的演草本上留下了這道題的演算過程。
首先通過條件知道等腰梯形的上底有3段,而下底的長度卻只有這樣的一段。好,把這放在一邊先不看,然后又通過如果將下底延長6厘米就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得知這時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長度相等,哦,增加的6厘米就等于增加了兩段數,那么等腰梯形的下底就是6÷(3-1)=3(厘米)哈哈!剩下的就容易了!既然下底是3厘米了,那么上底不就是3×3=9(厘米)了嗎?周長就是9+3+3+3=18(厘米)了。咦!這不是差倍問題嗎?!
做完了知道題,“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更加深深的牢記在我的心中。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8
前些時候,數學老師教我們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我反復的把這些公式記下來了,以便在計算的時候不搞錯。平時,媽媽還常常提醒我,如果遇到不會做的,可以自己在草稿紙上畫畫圖,或用小剪刀剪剪,這樣你就會發現原來周長的計算并不難,而是會變得非常有趣。
就在今天,我碰到這樣一道數學題:有一個長方形,長是18厘米,寬是12厘米,在這個長方形中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周長是多少?剩下的圖形是一個什么形?周長又是多少?一開始,我說不會做,媽媽說:“你自己動動腦筋,先剪一個長方形,然后折折,剪剪看”。我聽了媽媽的話,自己動手做了起來。
我先用剪刀剪了一個長方形,并標上它們的長和寬,然后折出了一個正方形。我發現,折出的正方形的邊長就是長方形的寬。所以,正方形的周長就是這樣計算的:12×4=48(厘米)。接著,我把正方形剪下來,我發現剪下正方形后,剩下的圖形還是一個長方形,這個小長方形的寬是:18-12=6(厘米),長是大長方形的寬,它的周長就是:(6+12)×2=36(厘米)。很快地,我就把這道題目做出來了。
原來,只要自己開動腦筋,認真鉆研,就一定能找出答案。我發現,數學變得有趣了。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9
今天,我在廠旁邊轉悠,突然被爺爺叫住了,于是我就走過去問爺爺:“爺爺,要我做你的助手嗎?”“助手倒不用,只要你幫我算算,我至少要籬笆多少米?”原來爺爺想把一塊地用籬笆圈起來。
我看了看,一塊長方形的地,一面較長的邊靠墻,寬大約是5米,長大約是它的2倍,那就應該是:5+5=10(米),哈!太簡單了吧,再用10+10=20(米)不就行了嘛!可后來,爺爺又給我提出了問題,說:“我還想在里邊養雞鴨鵝。雞20只,鵝是雞的兩倍,鴨比雞和鵝的總數要少10只。雞、鴨、鵝分別有多少只?雞鵝鴨一共有多少只?”
爺爺的問題真是太多了,我感覺我的小腦袋似乎都轉不過來了呢,可后來我想著,我可是三年級的小學生啦,怎么能輸給爺爺呢?我把算式寫在草稿紙上:20×2=40(只),鵝是40只。20+40=60(只),60-10=50(只),鴨是50只。一共40+20+50=110(只)。哈哈!我可算出來了!爺爺又窮追不舍地問我,雞,鴨,鵝的只數各占總只數的幾分之幾呢?我靈機一動,算出來了,分別是:雞占2/11,鴨占5/11,鵝占4/11,這也不難嘛!哈哈哈哈……
爺爺點點頭笑了,摸摸我的小腦袋說:“嗯,不錯不錯,我家小丫頭還是挺聰明的啊!”看,數學在我們生活當中真是無處不在呢,真是太有趣了!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0
星期五我們學習了“可能性”,數學老師帶著我們進行了許多有趣的實驗,真是太好玩了!
老師先讓我們同桌輪流摸8個紅球、2個藍球、2個黃球和2個綠球,并讓我們記錄下來,所有人都是摸到紅球的次數多,只有一位同學摸到其他球的次數多,所以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其他球的可能性最小。老師又給我們講了一個阿凡提的故事,講的是:可惡的巴依老爺準備把窮人們的糧食再扣多些,可窮人們實在是拿不出剩余的糧食了,便請來了阿凡提,阿凡提對巴依老爺說:“我們拿兩個擲子,如果擲到的和是5、6、7、8、9次數多,你就不能再給窮人們扣糧食了;如果擲到的和是2、3、4、10、11、12的次數多,那你就可以給窮人們扣糧食。”巴依老爺心想:他只有五個數,而我有六個數,我一定會贏的,于是,巴依老爺便同意了。大家想一想,到底是誰會贏呢?
大家有的說阿凡提會贏,有的說巴依老爺會贏,老師請幾位同學做了2次實驗,實驗證明了阿凡提會贏。原來,5、6、7、8、9可以由1和4、2和3、1和5、2和4、3和3、1和6、2和5、3和4、2和6、3和5、4和4、3和6、4和5這13種可能;而巴依老爺只有1和1、1和2、1和3、2和2、4和6、5和5、5和6、6和6這8種可能。
數學真奇妙!它就像一個花園,你在外面看,可能發現不了什么,可當你走進去時,會發現,數學,真的很美麗!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1
前天上午我們知道了一件開心事,是我夢寐以求的趣味數學節,只不過是預賽,我想,為了給班級爭光,為了讓我更聰明,為了讓我成為全班數學最厲害的人,我一定要成功通過預賽!成為班上的偶像之一。
那天,我拿到卷子說:“什么,那么簡單的題。”我一定進入決賽的。我刷刷刷的寫,一分鐘就搞定了,我又檢查了一下:“嘿嘿,一定會達到我目的的。”收卷了,我心里得意得很。
昨天,唐老師叫了我們班上的十二個人中午去五班說一件事,我們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有張蜀鑫大叫道“好阿!可以去參加比賽了。”我們這才知道為什么叫我們去五班。到了中午我如同光一樣奔向五班教室,原來唐老師叫我們來,一是講題,二是說一件事:“24個到齊了,我先說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周末作業不用做。”教室里安靜了二秒,大家異口同聲地尖叫起來,像油炸開鍋了一樣。老師又說:“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要寫日記。”我們聽了像呆了一樣一動不動。“對了,今下午決賽。”
到了下午,我們走進一五班教師,來了一位很酷的老師。發卷了,我做了一個深呼吸開始做了,我留著我做不來的題往后做。就剩下一道題了,我通過深深的思考做完了。收卷子了,我緊張的心也到此結束了。
我一定要考好一點,保佑保佑啊!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2
今天,一位胖胖的、黑黑的華裔美國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堂生動的趣味數學課。
上課了,老師在幻燈片上放出了“6.25”和一個大大的紅色問號。她用很生硬的中文說:“你們,拿出一張白紙,把他對折,在四分之一的紙上畫一個你認為的6.25,時間只有一分鐘。”我們馬上開始動筆,一分鐘一眨眼就過去了。老師叫我們把畫好的圖片舉到胸前,但有些同學的紙上是空白的,不敢舉起來。老師看到了,笑瞇瞇地說:“你們想不出來,在我的課堂上是沒有關系的,你們可以看看別人是怎么畫的!”說完,老師叫成績一般的袁長坤把圖片舉起來,很多同學被他笨拙的動作給逗笑了。可是老師帶著很欣賞的態度很有感情地說:“非常有意思,多么與眾不同啊!中國孩子多么聰明啊!”她又說:“我很喜歡,你能送我嗎?”袁長坤很激動地點點頭。而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上,袁同學卻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現在我們發現他是那么的可愛和獨一無二!
接下來,當胡媫勇敢地舉起她那幅有問題的畫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張大了嘴巴,“啊?”了一聲。老師卻鼓勵她:“不要害怕,做錯了沒關系。你對了,很好,可以給同學做榜樣。錯了,沒關系,你可以從原地站起來,會更好的!”多么貼心的一些話啊,我們都喜歡得到老師的愛和鼓勵!
時間還是轉得太快了,本來還想玩一個小數游戲,但下課鈴聲響了,很多同學都惋惜地“哎”了一聲。在她的課堂上我們感受到了尊重、肯定、鼓勵,大家都舍不得離開這樣的.老師!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3
今天我們要上“千米毫米”這節課了,一上課老師就提了一個問題。1千米=米?我的同桌第一個舉手,老師就讓他回答,他說:
“1千米=1000米”,老師說他答對了。
然后老師讓他拿著粉筆在走廊的盡頭劃一道線,同學們都很納悶:“劃道線干什么呢?”正在這時,老師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誰知道從我們教室走到哪大約是1千米呢?”思旭洋說:“圍著操場走五圈就是1千米”。老師說很好,那我們就到操場上去走一走,親自體驗一下1千米到底有多長!同學們都興高彩烈地沖出了教室。哇,1千米真長啊,我們才走了三圈就都疲憊不堪了,老師看到這情形,也給我們加油鼓勁,終于走完了1千米,我想了想我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我們現在所走的一半,那應該就是500米了,我每天從家到學校來回要走四趟,那我一天就要走2千米,媽媽每天接送我要走來回八趟,那媽媽一天就要走4千米,算出這個數字我真想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我今后一定要聽話一些,并且好好學習,不讓媽媽白跑那些路。”
接下來老師又讓我們十個同學手拉手伸開雙臂,體驗10米有多長,通過這樣的學習,我知道了1千米有多長,10米有多長,這樣的學習即開心又讓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我真喜歡!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4
這個學期在數本課上,我們的老師帶著我們一起討論了程家三兄弟—方程、行程和工程。下面我們來說說其中的二哥—行程。
行程問題的范圍非常廣泛,其中包括普通的行程問題、流水行船、火車過橋、電梯問題等等。普通行程問題又分為簡單行程相遇和追及。
普通的行程問題有三個要素,分別是速度,時間和路程。雖然題目千變萬化,但是只要抓住行程問題的公式便可以解出正確答案,這個公式就是“速度X時間=路程”。相遇問題的公式是“速度和X時間=路程”,這個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把兩個物體的速度加了起來;追及則剛好相反,追擊十八輛各位u提的速度相減,得到速度差,然后就可以利用“速度差X時間=路程差”來計算相關的問題。
流水問題和行船問題即是在普通行程問題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順行和逆行的速度進行問題的解答。順行是把物體本身的速度加上外界的速度再乘以時間就等于在一個時間段內行走的路程;如果是逆行,物體速度就必須比外界快,否則不但走不了,還會倒退;如果物體速度比外界速度快,就用它減去外界速度再乘以用時就能夠得出相應的里程數。
火車過橋需要在橋身長度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車身長度。
在解題時,可能會有一個要素不清晰,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題目,用其他條件來求出這個不清晰的條件,進而用它來接觸題目。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5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和你玩個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游戲規則是什么?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游戲規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于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里,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6
今天有兩節數學課,第二節課玩湊24點的游戲。
上第二節數學課了。老師還沒說游戲規則,很多人都已經興奮地把昨天準備的撲克牌拿出來了。陶老師說:“游戲規則是:每4人一組,每人分10張撲克牌,每次每人出一張牌,可以用加減乘除和小括號,誰先湊出得數是24的算式,四張牌就歸誰。
我和程驥翔、王心語、劉格池一組。第一次,程驥翔出的是7,王心語出的6,我出的也是6,劉格池出的是7。我們絞盡腦汁地想了一會兒,程驥翔說:“6×6-7-7=22得數比24少2。”我說“7+6+7+6=26,得數比24多2。”之后,我們又絞盡腦汁地想了一會兒。我和程驥翔異口同聲地說:“湊不出來!”
緊接著又出了兩次牌,可是兩次牌都和第一次一樣湊不出得數是24的算式。
第4次,程驥翔出的是8,王心語出的是3,我出的是1,劉格池出的也是1,我一下就湊出了得數是24的算式。我激動地說:“我湊出來了,8×3+1-1=24。”這四張牌就歸我了,我高興地把牌收好。
玩著玩著……。王心語和劉格池手里只剩下兩張牌了。正在這時,陶老師走來了,她看見王心語和劉格池只有兩張牌了,連忙幫劉格池一把,幫劉格池贏了一次,王心語只剩下一張牌了,陶老師幫王心語一把,剛贏了一把,這時下課鈴響了。
這堂數學課太好玩了。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7
前天早上,我們學到了一件開心的事。這是我夢想中的一個有趣的數學節。這只是一場預賽。我想,為了給班里爭光,為了讓我更聰明,為了讓我成為班里數學最好的人,我一定要順利通過初賽!成為班上的偶像之一。
那天,我拿到論文,說:“什么,這么簡單的問題。”我一定會進入決賽。我刷完字,一分鐘就寫完了。我又檢查了一遍:“哎,我一定會達到目的的。”卷起來的時候很自豪。
昨天唐老師讓我們班十二個人中午去五班說一件事。我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有張舒馨喊了一聲“是!可以去比賽。”只有那時我們才知道為什么我們被叫到五班。中午,我飛快地跑向五班。原來唐老師給我們打電話了。首先,我談了話題。第二,我說一件事:“24個到了。我先說個好消息,就是周末不用寫作業。”教室里沉默了兩秒鐘后,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地尖叫起來,像是炸了鍋,又像是沸騰了。老師說:“還有個壞消息,寫日記吧。”我們聽著,好像我們站著不動。“對了,今天下午的決賽。”
下午我們走進一五班,來了一個很酷的老師。我深吸一口氣,開始做。我把我做不到的問題留到了以后。只剩下一個問題,是我經過深思熟慮完成的。試卷收齊了,我緊張的心也到此為止了。
我一定要一些,祝福你!
小學五年級數學周記范文匯總 篇18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數學課,那就是生活中的百分數。
講完書上的習題,謝老師把一節課,看到的一些有關生活的知識講給我們大
家聽。我覺的這節課十分有趣。
首先,謝老師給我們講了三個超市在節日期間打折的情況,A超市打9折,B超市不打折,C超市打八折。先開始講時,謝老師問我們打9折什么意思,吵鬧的教室安靜下來,只有幾只手還豎在那里,謝老師讓我回達了這個問題,我說打9折是乘0。9,但這時楊易勝說不對,他說了想法,謝老師聽完楊易勝的回達后說,乘0。9也就是楊易勝說的方法。說完我們計算出了打折后的價格和他們的大小。
接下來,謝老師又給我們看了一條信息,就是早晨——中午和晚上有些肉價價錢的差別,比如:早上9元到下午晚上就是8元或7元一斤,謝老師就問我們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班同學的答案差不多統一,就是肉類到了晚上會不怎么新鮮了,為了進貨方便,所以就想快一點賣出去,自然肉類就便宜了。
然后,謝老師又列出了一份表格,比如買肉類要注意什么,買電器要注意什么,買飲料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也都一一應答,所以我又了解了許多與百分數有關的問題。
這節課不僅讓我了解了許多生活中的百分數,還讓我增加了對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