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周記300字左右(精選4篇)
小學數學周記300字左右 篇1
今天我在看報紙的時候看見了這樣一個題目:求圓錐的表面積。
[題目]一個圓錐,底面直徑是6米,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周上任點長是5米,求這個圓錐的表面積。
我雖沒有學習過求圓錐的表面積,但已經學習過圓柱的表面積,通過圓柱的表面積的解題方法知道:圓柱的表面積等于一個側面加上兩個底面積,而圓錐的表面積就是一個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側面是一個扇形,我雖沒學過但我查了資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積是:扇形的面積=弧長×圓半徑×1/2,題目中已經告訴了我們圓錐頂點到底面圓周上任一點長是5米,而弧長是3.14×6=18.84(米),扇形面積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后用扇形面積加上底面積,就得到圓錐的表面積:47.1+3.14×(6/2)×(6/2)=75.36(平方米)。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我們只要勤學善思,就一定會攻克難題,走上成功之路!
小學數學周記300字左右 篇2
今天我正在做作業時,突然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題是這樣的:甲乙兩個倉庫分別存糧104、140噸,要使甲倉庫的存糧是乙倉庫的3倍,那么必須從乙倉庫運出多少噸糧食放入甲倉庫?
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正在這時,媽媽過來了,媽媽看了看這道題說:“這么簡單都不會?真是……不說你了,先幫你解題。”
媽媽先教我用方程解這道題,我死活不肯,她就只好用普通方式教我了,媽媽說:“這道題很簡單,要使甲倉庫的存糧是乙倉庫的三倍,也就是總數要成乙倉庫的4倍,就是(104+140)除以4=61,就是乙倉庫運給甲倉庫后剩下的噸數,要求運出多少噸,就用140-61不就解出來了嗎?”
聽了媽媽的解法后,我還真覺得這道題變簡單了,做出來后,我想:做題要講技巧,不能死記硬背,要不然做任何題都會覺得難!
小學數學周記300字左右 篇3
這周末,老師叫我們去做P78的思考題,我翻開書看了看,好像蠻簡單的,不會太難,便把書塞到書包里。
到了星期日,我翻開書要解決這道題,我看了看,又想了想:這道題沒說明兩根鋼管的長度,只是說兩根一樣長,一根截去3/10米,一根截去3/10,讓人覺得百思不得其解,像是“無頭案”。
我想了好久,也沒想到,反而想出了一些沒用的等式,我放棄剛才所有想的東西,重新想:如果把兩根鋼管長度想作一米,那結果會是……我馬上動手寫:1—3/10=7/10(米),1—1×3/10=7/10(米),結果竟一樣,那要是兩根鋼管的長度大于一米,是三米的話,應該是這樣列式吧:3—3/10=27/10(米),3—3×3/10=21/10(米),27/10米大于21/10米,這回怎么又是第一根長啊?不過要是兩根鋼管的長度小于一米,是0。5米的話呢?列式應該是0。5米=1/2米,1/2—3/10=5/10—3/10=2/10=1/5(米),1/2—1/2×3/10=1/2—3/20=10/20—3/20=7/20(米),1/5米小于7/20米,這次怎么又是第二根長呀,真奇怪?我半信半疑,又試了其它幾個數字,結果不是第一根長就是第二根長。
我最后總結了一下,這道題在三種不同情況下的答案:
⑴當鋼管長度大于一米時,第一根剩下的多。
⑵當鋼管長度短于一米時,第二根剩下的多。
⑶當鋼管長度等于一米時,兩根鋼管一樣長。
哇!數學真奇妙!一題三結果。
小學數學周記300字左右 篇4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此時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明白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夠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能夠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