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通用10篇)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1
“你這混蛋,竟敢趁后羿不在家就來搶仙丹,我一定不會讓你得逞的!”
咦?這是怎么回事?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在賞月,怎么會傳出這樣的話語?難道時間逆轉了?噢,都不是,這是還得從上星期講起。
上星期天,舅媽帶著我那頑皮的小表弟和小表妹來我家玩。一到家,家里就鬧瘋了,我們一會兒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一會兒又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正當玩得興奮時,忽然聽到“乓”的一聲,原來是小表弟在捉“小雞”時把媽媽最喜歡的被子碰碎了。正當舅媽要懲罰我們時,媽媽趕緊說:“落地開花,富貴榮華,不要這么生氣!”停頓了片刻,又說:“不如你們在這個中秋節里表演節目給我們看吧!就當將功補過。”我們連忙答應了。
于是,我們決定要演“嫦娥奔月”的戲劇。到了中秋節晚上,戲劇便開始了。
開始出場的是“后羿”(小表弟),只見他拿著弓和箭,大步流星地走出來,后面走來的是“嫦娥”(小表妹)。因為人數不夠,因此妹妹既當仙女又當壞人逢蒙,當逢蒙要來搶仙丹時,小表妹突然蹦出了一句話:“你這混蛋,竟敢趁后羿不在家就來搶仙丹,我一定不會讓你得逞的!”
聽到這句話,大家都大笑起來,我笑得直嚷肚子疼,連平時都不愛笑的爸爸都笑得流出了眼淚。但小表妹沒理會我們,繼續演下去。
終于到了“嫦娥”要“飛天”了,在要“起飛”時,小表妹的腳被絆了一下,跌倒了。大家都驚異的望著我們,我趕緊出來打圓場:“因為嫦娥被絆腳,藥力失去作用,因此嫦娥就不用飛天了!”
“哈哈哈”戲劇便在笑聲中結束了。
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懷念的中秋之夜啊!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2
今天,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晚上8點,我便讓爸爸媽媽帶我去觀海長廊吃月餅。
到了觀海長廊,哇!街道上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燈飾讓我眼花繚亂。公路上的汽車排成一條龍,移動一步都非常困難。我們找了一塊比較空曠的草地,坐下來,邊賞月邊吃月餅。草地上坐滿了很多人,三五成群,充滿了歡聲笑語。我望著天空,天上布滿了金色的燈光,爸爸告訴我那是孔明燈,是古代三國時期孔明也就是臥龍先生發明的。現在有人傳說,誰放的孔明燈越高,就越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
10點時,我靜靜地躺在草地上,再次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上沒有星星,但那些帶著希望而被放飛的孔明燈足以代替星星了。它們明亮而耀眼,在天空中自由穿梭,那是因為它們是希望的光芒。天空下,皎潔的月光灑遍大地,為我們這些快樂的人們增添色彩。望著月亮,我想起了書中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也許那不是神話吧。
要回去了,我望著這片充滿歡樂的草坪,依依不舍地和爸爸媽媽回家了。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3
轉眼間,又來了。中秋節呀,既可欣賞到餃潔的圓月,又可吃到美味的食品——月餅。
月餅,對于大家不是陌生的吧。那種皮薄、香甜、好吃的圓圓方方各種餡兒的東西讓我們口水直往下流。烤得發黃發黑的香皮兒還模糊地印著點字,是寫著這月餅是什么口味的。最普遍的就是蓮容蛋黃、豆沙這類的了,而水果口味的則比較少有,但近年大力推廣,(我就非常喜歡吃哦)別說,還真不錯。
今年早早就發下了月餅,我禁不住月餅對我的誘惑,拿了二個來吃。咬著第一個月餅那薄薄的皮兒,嗯,真香,一口咬著了里面好吃的餡兒。餡兒是別具一格的草莓味,醬紅色,軟軟滑滑的,還具有草莓的甘甜,配合穌皮,哇,真是太好吃了!我三除五除便吃掉一個。隨手拿起一個,細看上面的字,寫著:哈密瓜。哈密瓜味啊,看起來挺不錯。干脆大口咬,露出了里面深綠色、柔嫩美味的餡兒。哈密瓜味既有甜味,又有點酸味,還有點月餅味哪。真是越吃越好吃。
看來這次吃月餅可是頭一回吃到那么好吃的水果月餅哦。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4
中秋節我們放假3天,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看姥姥,還給姥姥帶了一盒中秋月餅,月餅有很多口味的,象征著我們的甜蜜生活,天空不作美雨一直的下,我只好和哥哥、姐姐一起在姥姥家玩游戲,有漢堡堡游戲等等。
我們還在一起吃團圓飯和月餅,中秋節就像過年一樣大家能夠團聚在一起,我喜歡過中秋節。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5
中秋節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聞到了一股新鮮的空氣,空氣里還飄著淡淡的甜香,噢,那是月餅的味道。我穿好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下樓去買菜買肉,要為午餐做準備。
去菜市場的路上,我看見了一棵棵茂盛的樹木和一株株鮮艷的小花。來到菜市場門口,這里堵得水泄不通,車輛川流不息。走進去就看見許許多多新鮮的蔬菜和各種肉食。“啊!人流量好大啊!”我不由驚嘆道。現代人的生活都提高了,過中秋節快趕得上過大年那樣熱鬧了!
中午,爸爸媽媽就走進廚房“開工”了,爸爸拿起刀剁起肉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媽媽小心翼翼地淘米洗菜,姥姥在那邊認真地清洗著各種水果。我幫忙收拾東西,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豐盛的飯菜一上桌,我們一家人就團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邊吃邊夸爸爸媽媽的廚藝好,爸爸媽媽的臉上樂開了花。我又給奶奶夾菜夾肉,奶奶直夸我乖巧懂事。
晚飯后,我們便騎著車出去玩,我們一邊騎車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不知不覺中夜晚已來臨,太陽已經休息去了,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少女一樣露出了半邊臉,接著露出了像白玉盤一樣的全貌。月亮是中秋節的代表,這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呀!在秋風明月下騎車,別有一番趣味。
騎車返回的路上,皎潔的明月一路都伴隨著我們。秋風吹過,樹叢中時而傳來嘰嘰喳喳的鳥鳴,時而傳來蟈蟈兒的叫聲,時而傳來了蟋蟀的小提琴曲……我看見銀色的月光越來越亮,好像是在給我們照亮回家的路,那月光照在我身上柔柔的,軟軟的,舒服極了。
今年的中秋節真令我難忘,因為今年的中秋節我吃到了許多美食,看到了許多美景。迷人的中秋節,我怎么能忘記你呢?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6
農歷八月十五,當深藍的帷幕上掛起一輪圓潤的月,當薄紗般的月光灑向大地,當心靈疲倦的人兒圍坐在一起,當團圓的氣氛彌漫人間……這一切,唯中秋可品見。
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品的想往。因為當此日的朝陽躍于頭頂,離家的人們便開始欣喜嫁人即將團圓,心中的疲憊得到安撫,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儲蓄了萬般感情朝著家的`方向前進。是啊,中秋是多么美好的節日。
以前的中秋,都是在外婆家過的。外婆有三個孩子。每逢此時,三家人都會一同聚到外婆家。雖然外婆家不大,但蓄滿了親情,容納著愛。我們擠在桌上早早的吃了晚飯,兄妹們便都圍坐在一起談些生活、工作上的事,詢問老人家的身體情況。我則會和外婆粘在一起,或與親戚們吵吵鬧鬧。外公外婆此時總是笑容漫溢。
待路邊昏黃的街燈亮起,也是月亮顯露面目之時。小孩便搬著小椅子來到陽臺,大人們就倚在窗邊共同賞月。那月餅可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舅舅阿姨都拿了包裝精美的月餅到外婆家,可有好多品種。月餅的圖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有刻印的吉祥字語。餡也多種多樣,椰絲的、蛋黃的、豆沙的、水果的。小孩們都各自挑選喜歡的口味,爭搶著好看的包裝盒。而這一個個的小盒子,便會成為我們第二天課堂下熱烈討論的話題,或是美術課上哪件藝術小品的基礎。
如今的中秋,我身在異鄉。遠離了外婆,遠離了家鄉的親人,我在此處難免有些許的懷念,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感慨。雖然沒有了外婆家的熱鬧非凡的場景,但在這里有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如果心想是圓了父親能陪父母,盡點孝心的愿望,也就少了幾分感嘆。不過,每當中秋之時,爸媽都會拿回來好多月餅,口福還是不減。當我們一起拎著月餅盒到奶奶家時,那種隔別的親情一樣又會迸發而出。這也就是中秋所帶給人們對心靈親情期盼的回報吧。
無論近在咫尺,或遠在天涯。中秋就像一條紐帶,在人們漸漸冷卻的心中點燃一把親情的火。這火燃燒著美好的回憶,燃燒著團聚的喜悅。燃燒這親情所含有的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
中秋將至,我希望今年的月更亮,更圓,更祈望我所愛的親人愈加健康,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憶中秋的真諦。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7
今天是中秋,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這天,人們和家人要圍坐在小方桌周圍,邊吃著月餅、團圓飯邊賞月。這一天,月亮最圓,月光最鉸接。可是最近因為受到臺風的影響,月亮躲在云層里遲遲不肯出來,寧靜、漆黑的夜少了月亮,真是美中不足。不過,就算中秋節少了月亮,我們喜悅的心情也絲毫不會減弱,照樣拉家常、談天,愉悅的氣氛圍繞著我們每一個人。
笑聲過后,爸爸提議:“咱們去放孔明燈吧!希望我們下一年能再接再厲!”“好!”爸爸的提議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孔明燈飛上了天空,那中間跳躍的火苗,像一個小精靈,帶著我們的希望和夢想飛上了天……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8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就是中秋節,這時時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借此來對親人的思念,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日。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不能少的哦,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的樣子。有月下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相傳古代齊國有個丑女叫無鹽,幼年時曾誠懇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有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人家“千里共嬋娟。”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9
星期三下午,我們班在學校四樓會議室召開了中秋茶話會,參加的人員是我們學校領導、老師和我們班全體同學和家長。
我們班的同學都參加了精彩的表演,有做游戲、講故事、跳舞、唱歌等節目。還有許多家長也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在茶話會上老師也講了許多關于中秋節的來歷。
通過這次中秋茶話會,讓我懂得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
關于周記中秋節合集 篇10
中國傳統節日多,每個節日都有著不同的象征,不同的習俗。中秋,這個節日對于我來講總有著一種無法揭開的神秘面紗。每年中秋來臨的時候,除了盼望一個又一個不同口味的月餅外,更有一種幸福是無法取代的,那就是家庭的和諧、和美和溫暖。
每當與祖父母、爸爸、媽媽、兄弟姐妹齊聚一堂的時候,心中會感到無比快樂。小時候賞月,喜歡坐在爸媽旁邊,聽他們講關于月亮的、中秋的傳說。那時對月亮特別向往,更對月亮里的嫦娥十分著迷,有時候我喜歡一直坐在窗前,目不轉睛地看著圓圓的月亮,生怕在我不經意之間,嫦娥、玉兔那一大堆神秘的人物會逃跑;可每次我都全神貫注的,卻都一無所獲!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長大了,明白了那只是孩童時期的一場夢,根本不是現實,于是我不再一心神往的想著嫦娥與玉兔。我開始喜歡坐在窗前,對著明月訴說自己的心事,覺得那月亮會幫我解決似的。如今,長大了一些,我喜歡在月亮下聽歌、看書,似乎覺得在那清冷的月光下會使心沉靜下來……
再多的變化,也無法改變我對中秋的喜愛,我會想象如果以后有出息了,在遠離家鄉的他鄉,如遇到中秋,我會是如何的感覺,還會如這般年少無憂無慮嗎?我還會不會把它當做玉盤、鐮刀或者幻想嫦娥在其中居住?
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人是故鄉親!我想即使身居他鄉,千思萬想,千言萬語也都寄托在同一輪明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