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隊應急救援主力軍思考看法
(二)建立科學的救援機制,統籌各種搶險力量。一是要建立處置突發事件聯動機制。把當地公安、消防、武警、駐軍、交通、煤氣、化工、衛生、環保、通信等有救援能力的單位納入搶險救援應急體系,明確各有關部門在搶險救援工作中的任務和協調配合,確定搶險救援響應機制和啟動形式、組織原則和通信指揮方法,做到有備而來。二是要制定各類災害事故搶險救援預案。應由政府牽頭,各有關部門共同參加,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分析災害事故可能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處置措施,既要在災害事故的預防處置和善后處理上有對策,也要在處置技術上有著落。三是組織實戰演習。通過實戰演習,明確任務、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項,明確參戰的單位和力量,明確組織指揮和各部門的協調關系。公安消防總、支隊應結合本地重點單位、重點目標的實際情況和可能發生的重大災害事故確定處置對策和具體措施,特勤大、中隊要針對轄區內各重點單位可能發生的災害事故確定具體的技戰術。
(三)優化消防裝備結構,配備相應的裝備器材。先進的武器裝備是構成戰斗中不可少或缺的要素,加強消防部隊裝備建設是做好搶險救援工作的關鍵。加強裝備建設,還必須堅持適度超前、優化組合的思路,從精、從高、從優提高消防裝備的科技含量和現代化水平。尤其是消防坦克、防化洗消車、搶險救援車、水上救援車等特種車輛,以及偵檢、破拆、堵漏、救生、警戒、照明、排煙、輸轉、防護等搶險救援器材和防化服、防毒衣、隔熱服等先進個人防護裝備。為適應搶險救援業務訓練的需要,構建可以開展滅火戰斗、水上救援、井下救人、化學危險品事故處置等綜合訓練的基地,形成了一個設備較齊全、性能較可靠、技術較先進、保障較有力的消防裝備體系。要強化裝備合成,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個人防護裝備、高科技裝備、特種裝備、消防通信等4類裝備體系結構;要加強管理與培訓,實現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要對購置的器材裝備加強管理維護,落實專人負責管理,確保裝備器材完整好用;要培訓一批熟練掌握裝備性能、使用和維修方法的技術骨干,并組織技術骨干定期對基層執勤人員進行應知應會培訓,提高所有官兵使用、保養、維修現代化器材裝備的能力。
(四)突出應急救援訓練的針對性,提高基層官兵的處置能力。要強化業務理論學習。基層指揮員和戰斗員要加強特殊災害事故處置技戰術學習,尤其是化學危險品和毒氣的理化性質、技術參數、事故特點、處置程序與措施、行動要求、注意事項等等,在參加處置時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蠻干。要突出針對性訓練。應急救援訓練堅持從“實戰”出發,結合本地區、本區域或轄區搶險救援的特點,開展好針對性訓練。特別對于特殊災害事故處置中的偵察檢測、稀釋降毒、稀釋驅散、器具堵漏、進攻防毒、冷卻保護、洗消處理等重點課目要進行分解訓練和綜合訓練,鍛煉提高基層消防部隊搶險救援的處置能力。要強化科技練兵。社會搶險救援訓練,既要注重訓練手段的科學性,又要注重訓練內容的科學性,向科技要戰斗力。要針對各種社會搶險救援的處置,探索以現有裝備實施處置和救援的戰法,同時積極改革創新,挖潛現有裝備潛力,增加高技術含量的內容,適應現代災害事故處置需要。要制定和完善社會搶險救援處置預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深入調查研究,主動了解、掌握轄區容易發生特殊災害事故的源頭狀況,制定的處置預案要經專家論證、切實可行、行之有效。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模擬演練,不斷修改完善,使預案更加科學合理,貼近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