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體系心得
“繁簡適宜”就是體系文件的多少和詳略程度應符合學校管理的實際需求,并不是文件越多越好,有些學校的文件過于繁瑣,事實證明不僅未能提高組織的管理效能,而且造成了執行過程中的混亂和困惑。
“新舊相融”就是iso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過程并不是對學校原有的管理體系的全面顛覆,而是要對原管理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進完善并實現新舊體系的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滿足iso質量管理體系總要求的管理體系。
“科學可行”強調的是體系文件的充分性與可行性,既能夠滿足iso質量管理體系總要求,又符合學校的教育教學運行規律以及學校的文化,在實際運行中可行、可操作。
(三)要高度重視領導作用
iso9000標準強調領導作用的發揮。標準的八項基本原則對領導作用的描述是“領導者應確保組織的目的與方向一致。他們應當創造并保持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很顯然,如果沒有學校最高管理者的重視與切實推進,學校的質量管理體系肯定是形同擺設,無法有效運行。
(四)要強調中層管理者的參與
中層管理者是質量管理體系能否有效運行的關鍵因素。通過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有助于理清管理思路、界定部門職責、規范部門管理、減少重復無效勞動,提高部門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因此作為學院中層管理者或各部門負責人,應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貫標工作,同時這也是對中層管理者管理能力和執行力的一次考驗,如果缺乏中層管理者高度認同和深度參與,質量管理體系是肯定無法有效運行的。中層管理者應主要在以下方面參與貫標工作:
1.認真學習轉變觀念。要認真學習iso9000標準知識,深刻領會八項質量管理原則的內涵,重點了解與所分管工作相關的過程控制要求,條件允許的話,所有聘任的中層管理者應具備內審員資質證書。
2.高度關注全程參與。貫標工作不僅是院領導和貫標組織部門的工作,應是全院各部門所有教職工的共同工作,中層管理者尤其要高度關注。從體系的建立到運行維護全程參與。比如在體系建立階段,中層管理者要主動參與相關程序文件、作業文件等研討和編制,并重點對職責相關的文件進行評審,以確認這些文件是否適宜可行。如果不具備適宜性的體系文件執行后,不僅將影響體系的有效性,而且也對將所分管的部門工作帶來很多問題或麻煩。
3.履行“部門最高管理者”職責。書記院長是學院最高管理者,而相對于一個部門,部門負責人就是最高管理者,對于“最高管理者”,按照標準的第五章要求,部門負責人一是要提高部門員工的質量意識;二是要確定部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三是要合理分配部門的資源;四是要厘清部門各崗位的工作職責;五是要保持部門內部的有效溝通;六是要定期或每年對部門工作進行總結,確定并實施改進措施。
(五)要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很多職業院校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不高,一個共同的癥結就是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不強。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程序文件、作業文件只是寫在紙上,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要不與學校的教育教學規律相悖,不具操作性,要不落后于學校的發展,過時陳舊。因此,學校建立起一個質量管理體系只是貫標工作的開始,持續改進才是“組織的永恒目標”。一般來說,通過每年的內部審核、監督審核和管理評審,學校的質量管理體系總可進行一定的改進;當一個運行周期(三年)結束,或者當學校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發生重大變化,可組織對體系文件進行換版,如此經過多輪修訂,質量管理體系必將越來越符合iso9000標準的要求和適宜學校的教育教學規律。